战国中后期,展开变法的各国在风光一时之后大都日益削弱,面对复杂多变的时局,各国为了生存,都展开了外交攻势。他们或拉拢盟友,建立统一战线,或打击对手,赢取自身的利益。士人们怀揣经世治国之才,来往于各国之间,上演了一幕幕斗智斗勇的传奇。历史上称这种时而南北合纵以抗秦,时而东西连横以牵制各国的现象为“合纵连横”。
在这朝秦暮楚的大混乱中,出现了哪些巧舌如簧的纵横家?他们又是如何展示自己的风采呢?东方六国是怎样一个个衰弱下去的?抵御秦国大军的最后一道防线又是怎样被摧毁的呢?
战国后期,原有的政治秩序被打破,周天子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彼此相互独立的七个国家。然而,各国在政治和经济上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随着各国交往的加深,他们都需要建立一个新的秩序,谁来主导这一秩序的制定,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每一位国君都希望名垂千史,在相互之间的生死博弈中,怎样才能成为最后的胜出者呢?
在各国形势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后,魏国这个战国初期的霸主,在魏惠王时,经过“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两次惨败之后,不得不放下他那傲慢的姿态,开始在各国的利益争夺之间寻求生存之道。
而齐国则经过(齐威王)的改革,凭借强大实力,战胜了称雄一时的魏国,成为东方的强国。
与此同时,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改革,国力也蒸蒸日上,屡次大败魏军,成为西方的强国。而南方的楚国,尽管改革不彻底,但由于其国土辽阔,人口众多,因此,也是个不容小觑(qu)的大国。
各国实力相差无几,战国的局势进入了更加动荡和复杂的时代,就像黎明前的黑暗,充斥着各种不可预见的可能。在事关生死存亡的斗争中,敌人和朋友的定义已经变得模糊。迫于形势的需要,各大国纷纷拉拢其他国家,以避免自己被孤立或者成为所有国家攻击的目标,于是,在外交和军事上就产生了(合纵连横)的各种活动。
所谓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就是将许多弱国联合起来抵抗一个强国,以防止强国将其逐个兼并。而连横,则为“事一强以攻众弱国”,就是由强国拉拢一些弱国来进攻另外一些弱国,借此达到兼并土地的目的。
为适应这种政治斗争的需要,而奔走于各国的人,就是所谓的纵横家。他们游说各国国君,或鼓吹合纵,或主张连横,那个时代,他们慷慨陈词,虽不是帝王之身,却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时局的走向。
公元前329年,(张仪)来到秦国,希望在乱世中,凭借自己的满腹韬略建立一番丰功伟绩。
(张仪)也是最早主张连横的纵横家,他原是魏公族出身,却成为秦国的第一谋臣,秦国统一天下,他也是功不可没。
也许是机缘巧合,当时楚国正在全力攻打魏国,张仪趁机促使秦国帮助魏国击退了楚国,作为回报,秦国顺利从魏国手中获得了河西地区。让张仪彪炳史册的不是这样投机取巧的小智慧,而是接下来张仪所展现的大谋略。
在获得河西地区之后,张仪率军攻占魏国(蒲阳),也就是今“山西隰(xi)县”,但随后又请秦王还给了魏。就在魏国沉浸在失而复得的欣喜中时,张仪又不失时机的前往魏国陈述利弊,强调秦国有恩于魏国,劝说魏惠王不能这样对待秦国,迫使魏王将今陕西榆林市南,与韩城南的上郡十五县及少梁献给秦国。
正是张仪,秦国控制了黄河天险,向东突进的大门已经敞开。秦在统一六国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关键的一步。
面对张仪的连横策略,魏国将军(公孙衍)寝食难安,他清楚,这样发展下去,魏国会不断的被削弱,直至毫无反抗之力,成为秦国统治下的郡县。
为了挽回时局,公孙衍试图拉拢别国建立合纵,联合抗击秦国。几经挫折之后,终于在公元前318年,魏、楚、燕、赵、韩五国在公孙衍的发动下组织了第一次合纵攻秦。
本次合纵以楚怀王为纵长,但实际出兵的却只有韩、赵、魏三国,最终导致合纵被秦击溃。韩魏两国也逐渐向秦国靠拢,秦国由此一步步壮大。
战国时期纷乱的局势似乎渐渐明朗,走向统一的道路到底还有多长!究竟是历史选择了秦国,还是秦国创造了历史。
公元前316年,秦吞并巴蜀,使得国土扩张了一倍左右。而此时东方六国中当属齐楚的实力最为强大,秦国对其还比较忌惮,但齐与秦不接壤,所以齐对抗击秦国合纵并没有兴趣,相比较而言,他更热衷于攻伐自己周边的国家。
在公元前316年,齐宣王乘燕国发生内乱之际,派兵用五十多日就攻取燕国全境。但由于齐军大量杀戮平民,迫使燕人反抗,齐军被迫撤回。经过这次失利,齐国将视线转向的秦国。他与楚结盟,与秦、魏、韩三国,形成了两个相互对抗的集团。
公元前313年,张仪为了破坏楚齐的联盟,出使楚国,假称会献上(商於)六百里土地,也就是今天的陕西商洛市,以此来骗得楚与齐绝交,当楚怀王察觉受骗,大举发兵攻秦,楚却因为实力不济,而一败涂地,被迫割地求和。
此后的时局发生了变化,张仪说服韩、赵、魏与秦连横,共同对抗楚国,致使楚国四面受敌。
公元前299年,秦假意与楚(亲善),约楚怀王到秦、楚交界地(武关),也就是今陕西省丹凤县东南会盟。结果楚怀王刚到武关就被扣留,最后死在秦国,继位的(楚顷襄王)更加昏庸无能,从此,楚国一蹶不振。
秦利用各国之间利益的不同,和各个国君的贪欲,使他们彼此相互征伐,自己则不断积累实力。然而,就在秦故伎重施之时,一个人的出现,竟险些让秦国先前付出的努力前功尽弃———
当楚国衰弱后,齐秦形成了东西对峙的局面。
公元前288年,秦为了抗击日益兴起的赵国,约齐湣(min)王与秦昭王同时称帝,并联合五国攻赵。就在此时,游说家(苏秦)识破了秦的阴谋,劝告齐湣王放弃帝号,发动合纵。
公元前287年,汇合燕、韩、魏、赵等五国军队攻打秦国。面对来势汹汹的五国联军,秦被迫向魏赵割地求和。然而,齐湣王在攻秦取胜后,更加野心勃勃,肆无忌惮。
公元前286年,齐国吞并宋国,接着又占据楚国(淮北),乘势攻打韩赵魏等国,因此,引起了各诸侯国的恐慌,决意合纵遏制齐国。
公元前284年,一直在卧薪尝胆准备报复齐国的(燕昭王)看到时机成熟,便联合各国大举伐齐。在击败齐军主力后,燕国单独攻打齐国,接连攻陷七十余城,几乎使齐亡国。后来,虽然齐将(田单)利用反间计收复失地,但齐国已经彻底被削弱。
楚齐衰弱以后,山东六国中算得上强国的只有赵国了。赵国经过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国力迅速强大。消灭了其心腹大患(中山国),又向北击败游牧民族,拓地千里。
赵武灵王死后,继位的国君先后任用赵奢、廉颇、蔺相如等贤臣良将,数次挫败秦军,成为秦国向东扩张的最后一道防线。
随着秦国政治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这最后一道防线被攻破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但这一必然的发生却是由偶然的事件所引起的。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yin)城”,揭开了秦灭六国的序幕,至公元前262年秦攻取韩国“野王”,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沁阳,隔绝了“上党郡”,今山西省东南部,与韩本土的联系,韩桓惠王不知所措,只好献上党郡与秦议和。
然而,上党郡守(冯亭)却不愿投降秦国,于是,私自将上党郡献给赵国,想借赵国抗击秦国。赵国便派大将(廉颇)屯兵“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秦则派大将(王龁)夺取上党,与赵军对峙于长平。
秦军远离国土作战,企图速战速决,开始就猛攻赵军。廉颇初战失利,便采取以逸待劳的战术,固守城垒,不与秦军作正面交锋。
转眼间,秦赵两军一攻一守在长平相持了三年,难分胜负。但秦军终究是远道而来,经不起持久战的消耗,于是,秦运用离间计,派人持重金到赵国散布谣言;廉颇不足为虑,秦军真正害怕的是名将赵奢之子(赵括)。赵王本来就对廉颇初战失利不满,如今又一直停滞不前,结果竟听信谣言,命令赵括代廉颇为将。
秦国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秘密换上了当时秦国最杰出的将领白起。赵括年轻气盛,一到长平就改变部署,率主力部队与秦军决战。白起利用赵括缺乏实战经验和骄傲轻敌的弱点,命令秦军假装败退,将赵括引至秦军营垒前,结果秦军主力坚守不出,以致赵括攻城不破,反被四面包围。
秦昭王得知后,亲赴前线,同时征发国内十五岁以上男丁到长平,堵截赵国的援兵和粮食。
四十六天后,赵括在率兵与秦军搏战中被射死,四十多万赵军全部投降。为了彻底摧毁赵国的战斗力,白起将他们全部活埋,只释放了二百四十多个年幼的赵国降军。
作为秦在中原的最后一个强手赵国,经长平一战,再也阻挡不了秦挺进中原的步伐。长平之战也成为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血战。
历史将统一天下的重任交给了秦,秦也在偏远的西部,开始以心怀天下的姿态雄视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