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忆梦长安

梦长安下;长安兴衰史第十一章;三国(下)

忆梦长安 孤王崔卫东 4477 2024-07-06 15:41

  经赤壁大败,曹操损失惨重,连刚到手的荆州也没能守住,一路溃逃,途中却幸得司马懿。

  周瑜率军攻取南郡,而刘备也趁机夺得江南四郡,只有北部的荆襄之地还在曹操手中。

  刘备又从孙权手里借来南郡,当上了荆州牧,自此,刘备集团这才算有了立足之地,实现了跨有荆益的战略的第一步。

  紧接着,刘备集团剑指益州,开启了实现逐鹿中原,争霸天下的宏愿。益州境内的汉中太守张鲁,本是刘焉的部下,后来张鲁与刘璋分裂,开始自立,双方互相攻伐多年。

  而重振旗鼓,卷土重来的曹操与西凉的马腾集团的关系日渐恶化,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

  马腾使苦肉计诈降,被曹操识破,后被杀,马腾之子马超随即率军与曹操正面交锋。

  在与马超的对战中,曹操又一次低估了马超的实力,差点被马超刺死,幸得大将许褚所救,这才化险为夷,此次战役中曹操可谓穷途末路,险象环生。

  最终,马超在曹操的离间计下,砍伤自己的叔伯,又被曹操一举击败,带领残军向南而逃。

  就在曹操战败马超收复西凉之地后,刘璋害怕曹操继续南下,攻伐自己,于是军师张松献策;将同为汉皇后裔的刘备请进汉中,与其共同抵抗张鲁与曹操大军。

  结果刘备进军益州之后,反戈一击,又派几路大军并进,包围了成都,夺取了整个益州,实现了跨有荆益的全部战略。

  刘备的势力大为增长,已经超越了昔日的盟友孙权集团,孙权岂能养虎为患,随即派人索要荆州。

  兵强马壮后的刘备自然不愿归还,于是双方屯兵驻将,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

  而战败马超的曹操,此时的势力也是大为增长。这次他亲率大军直指汉中,攻破城池,又收复张鲁,打开了益州的北大门。

  曹操的再次南下,孙刘集团又再次言和结盟,平分荆州后,匆匆回防曹军。

  曹操大军与刘备大军在汉中对峙,展开搏杀。此次战役,刘备击败曹操,并斩杀其大将夏侯渊,占领汉中。

  此时的刘备如虎添翼,接而占据了整个益州和半个荆州,自立;汉中王,迎来了人生中鼎盛的时刻。

  就在刘备自立汉中王一个月后,留守荆州的关羽出兵北伐,进攻襄樊地区,先击退曹仁,后击败庞德、于禁,威震一时。

  就在曹军又一次兵败如山倒之际,孙权却不宣而战,令江东都督吕蒙、陆逊偷袭荆州,吴军悄然过江,而守将傅士仁与糜芳却不战而降,荆州就此失守。

  襄樊战场上,关羽又受阻于徐晃,可谓是腹背受敌,进退两难,向上庸孟达及刘封求助也遭拒,最终,关羽英雄末路,兵败身死,荆州尽收孙权囊中。

  刘备得知关羽被杀,立誓复仇,还未等刘备出兵,北方的许都却发生了改天换地的巨变。

  公元220年三月十五日,戎马一生的一代枭雄魏王曹操病逝,同年,其子曹丕继位,随后曹丕逼迫大汉天子汉献帝刘协禅位,代汉自立,正式建立了曹魏政权。

  至此,刘家天下的大汉江山彻底终了,汉献帝被曹丕放逐,不堪其辱,汉献帝凿船自尽。

  刘备得知献帝被害,先为献帝发丧,继而,公元221年,刘备自立为皇帝,建立蜀汉政权。

  刘备称帝后,准备兴兵伐吴,还未等出兵,张飞竟然被部下所害,并将其首级送与孙权,这就更加激化了刘备与孙权的矛盾,孙刘之战已不可避免。

  公元221年七月,刘备出兵攻取荆州,孙权再三求和不成,只得派陆逊迎战,双方相持七八个月未分胜负。

  刘备自知此战非一日可定,所以采取步步为营的战略,一路连营到前线,试图以此控制荆州,陆逊则一直坚守不出,等待时机。

  公元222年六月,陆逊抓住时机,利用火攻,将刘备的营寨全部烧毁,而刘备则一路溃败,直到白帝城方才脱险。

  经此一战,刘备伤亡惨重,已无力再战,双方就此罢兵。而在白帝城的刘备一病不起,第二年,即公元223年,刘备便去世了。临终前,刘备托孤于丞相诸葛亮,蜀汉进入了诸葛亮执政时期。

  诸葛亮执政初期,蜀军损失严重,刘备刚死,南方的豪强联合蛮酋孟获勾结东吴一起举兵造反,一时间,半个益州脱离了蜀汉政权的掌控。

  诸葛亮并没有立即平叛,而是先安抚内政,然后和孙权重新结盟,直至公元225年,才率领三路军队前往南方平叛,历时几个月平定了南方。

  安抚了南方,随后诸葛亮写下著名的出师表,随即开始了北伐。

  公元228年,诸葛亮率领大军从汉中出祁山,直插陇西,此次出兵曹魏始料未及,而此时继位的魏明帝曹睿,派大将张郃收复陇西,诸葛亮则派马谡在街亭阻击。

  不料马谡战败,张郃长驱直入,诸葛亮不得已而退兵,第一次北伐以失败告终。

  第二次诸葛亮出散关,围陈仓,杀王双,又因粮尽而还。

  第三次攻武都、阴平,击退郭淮,占据此二郡。

  第四次出祁山,杀张郃,又粮尽而还。

  第五次诸葛亮出武功,抵渭水,与司马懿长期在渭水相持,一代丞相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而蜀汉军队不得已而还。

  诸葛亮死后,蜀汉再无北伐之志,而在北方的曹魏,司马懿开始缓缓地靠近舞台的中央,即将成为历史的主角。

  司马懿,河内著名士族,由于汉末曹操把持政权时,其主要依靠明经通法的务实型人才,司马懿所代表的士族一直郁郁不得志,然而,世族大姓在当时的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睿迎来了生命之火即将熄灭的日子,在这一天,他也将为他死后的帝国做出一项极为重要的安排,为了政局的稳定,曹睿会将帝国的事务和年幼的皇帝托付给一批老成持重,沉稳可靠的大臣,这也是每一个皇帝在面临类似情况时都会做出的决定。

  曹睿心目中的人选是司马懿,一个聪明睿智,而且出身士族的大臣,曹睿认为;只有司马懿才能在这纷繁的乱世中守住大魏的荣光。

  但这位以英明决断著称的皇帝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临终时的嘱托,彻底改变了魏国的命运,也为三国历史的终结埋下了伏笔。

  司马懿开始从同辈中脱颖而出,在明帝曹睿时代,他率军抵御蜀国北伐,平定割据辽东的公孙渊,凭借赫赫军功以及清白高贵的家世,成为魏国最有权威的大臣之一,司马家族的影响力也水涨船高,逐渐开始控制朝局。

  明帝曹睿死后,司马懿与宗室曹爽共受遗诏,辅佐幼主曹芳。曹爽为了大权独揽,开始排挤司马懿,司马懿并不与曹爽争一时长短,而是韬光养晦,等待时机。

  公元249年,曹爽陪同皇帝曹芳祭祖,此时曹爽志得意满,神采飞扬,却没有料到,在城内的司马仪已经褪去昏愦花甲的伪装,磨刀霍霍,发起兵变。

  在城外接到司马懿发动政变,封锁洛阳城的消息后,曹爽当即慌乱不知所措,手握重兵的他最终还是向司马懿投降。

  然而,他的懦弱屈服并没有换来苟且偷生的机会,在他缴械之后,很快便被司马懿杀掉,司马家族独揽朝中大权,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高平陵之变。

  但是,司马专权又引起了一些地方势力的不满,在淮南地区先后出现了三次反对司马氏的军事行动,史称;淮南三叛。

  公元251年九月七日,正当司马家族权倾朝野之际,司马懿病逝,但司马家族仍然把持朝政,由司马师掌权。

  公元254年,司马师怀疑曹芳意图罢除自己,就抢先废除曹芳,改立曹髦为帝。

  司马师逝去,他又将兵权交给自己的弟弟司马昭。淮南将领诸葛诞联合东吴再次举兵反魏,司马昭率兵亲征。

  由于东吴救兵不至,诸葛诞困守孤城,最终兵败被杀,其部将数百人无一人投降,全部追随诸葛诞而死。

  平定淮南三叛,司马家族为自己最终篡取皇位铺平了道路。皇帝曹髦深切感受到了危胁,决定用生命为赌注做最后一博,夺回自己帝王的尊严。

  于是,蓸髦面对群臣道出了那句千古名言;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髦随即作出决定,亲自率领宫廷卫士,阉人奴仆讨伐司马昭。

  先祖的英武血气,激发着这年轻皇帝勇往直前,然而冰冷的长矛还是穿透了这位年轻皇帝的胸膛,堂堂天子竟然死在了自己的宫殿前,洛阳城内轰动。

  随后,司马昭又立曹璜为皇帝,并将新皇帝改名为曹奂,向世人明确自己换曹之志。

  为了篡夺曹魏江山,让天下臣民信服,司马昭就必须立下不世之功,向天下昭示自己是天命所归,而最佳首选就是歼灭蜀汉。

  诸葛亮病逝后,后主刘禅亲近小人,朝政已经腐败不堪,唯一能够成为蜀国屏障的姜维还受到了刘禅的猜忌。

  于是,司马昭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于公元265年,他首先下令各地铸造浮海大船,作势准备渡江伐吴,而同年秋天却派兵伐蜀,与姜维在剑阁对峙。

  曹军凿山通道而行,如天兵般突然出现在了成都平原,蜀军将士应变不及,守将纷纷投降。

  诸葛亮之子诸葛瞻战死绵竹,魏军迅速兵临成都城下,后主刘禅听从谯周的建议,出城投降,自此,蜀汉灭亡。

  司马昭灭蜀后,进爵为晋王,但就在与皇帝宝座一步之遥的时,他便病逝了,儿子司马炎继任为晋王。

  公元265年,晋王司马炎逼迫魏元帝退位,自己称帝,国号;晋,定都洛阳,是为;西晋。

  司马炎登基后,又追尊祖父司马懿,伯父司马师,父亲司马昭为帝,这种追谥祖先的做法,具有非常强烈的政治宣传意义。

  此时,东吴的政局也走入了深渊,继东吴之主孙权于公元229年称帝,至公元252年五月二日逝去,先有孙亮,后有孙休,再到孙皓掌权。

  吴主孙皓残暴不仁,沉重的徭役和赋税使人民处境悲惨,孙皓使用挖眼、锯头、剥面的酷刑惩罚大臣,东吴统治集团内部也陷入了上下离心的境地。

  蜀汉的灭亡又使得吴国失去了上游的屏障。十年后,即公元280年,晋军大举伐吴,先是自巴蜀顺江而下,取得节节胜利,使得吴国君臣失去抵抗的勇气。当晋军抵达吴国都城建康时,抬头看到的是城墙上竖满的降旗。

  公元280年,吴主孙皓投降,受封为归命侯,东吴覆灭,三国也就此终了。

  西晋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局面,完成了国家的统一。不过,这种统一的局面是短暂而又虚幻的,西晋王朝在司马家族的带领下,进入了一个浮华的狂欢时代。

  人们以豪奢为风尚,以放纵为潇洒,尽情地享受着这短暂的太平盛世,毫不理会北方的少数民族武士们,已经不断壮大了自身的实力,正虎视眈眈的监视者晋朝的一举一动。

  西晋统一了中国,这并不意味着动荡时代的结束,而是一个更加刀兵血刃,攻伐不休时代到来前的片刻宁静。

  蓄势待发的北方少数民族,将带着血与火卷入到这个历史的舞台上,各民族之间的冲突又开启了金戈铁马,血雨腥风的岁月。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