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商大吃一惊,怎么好好的突然就跪下了,赶忙拉起了小梅问道:“小梅你这是干嘛,快,快起来。”
“大公子,我知道你心地好,小梅有个不情之请,求大公子成全。”小梅低着头开口说。
“你先起来再说,有什么事,你说,我能做到的一定帮你做到。”说完,陶商将小梅扶了起来。
“大公子,黄巾军里面都是周围各县,各乡普通的农民,他们都是被逼的没有办法的才起来反抗的,我恳求大公子放过他们吧,不要将他们都杀了,他们都是被逼无奈才起来反抗的,大公子,您能不能宽宏大量,饶了他们。”
听完小梅的话,陶商明白了,原来小梅是在为今天俘虏的那几千黄巾俘虏求情。
自己原本也没想着将这群俘虏给杀了,这些俘虏就是人口啊,就是劳动力啊,乱世什么最重要,当然是人口啊,有了人,就会有粮食,有兵源,自己说什么也不会将这些人给砍了的。
“小梅,你放心,我说过的,徐州的子民就是我的子民,这群黄巾军,也是徐州的子民,我当然不可能将他们全部杀了的,不过一些情节严重的,我不会放过,其他人你放心,我都会妥善处理的,我对天发誓,我,唔~~!”说完不怕小梅不信,还想向其发誓。
“不要。”听见陶商要对天发誓,小梅用她那洁白柔软的手捂住了陶商的嘴巴。“大公子,誓言不能乱说,你能有这个心意,小梅就满足了,哎呀。”
小梅突然将她的手从陶商的嘴挪开,转过身去,一张俏脸之上的红晕,蔓延到了她的耳根上。
原来是陶商被柔软的手封住了嘴巴,忍不住伸出了自己的舌头,舔了一舔,小梅一下子害羞,将身子转了过去,不敢看陶商。
而陶商,也被眼前的美人弄得热血沸腾,小梅原本就是一个玉人,其肤色如同白玉一般洁白无瑕,再加上现在脸上的红晕,看到此场景,陶商咽了咽口水,有些情不自禁。
就这这时,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大公子,曹将军传来消息,刺史大人马上就要到彭城了,曹将军现在在太守府门口,请你出城一块去迎接刺史大人。”
原来是自己的父亲到了,陶商深呼了口气,缓解下现场的尴尬。
小梅也缓了过来,为陶商整理了下衣冠,小梅便领着陶商向太守府门口走去。
到了门口,曹豹已在马上,陶商的白马在也其旁,等待着陶商到来。
“仲明,快快上马,大军快到城门了。”看见陶商不紧不慢的走了过来,曹豹催促道。
陶商也不敢怠慢,立马上马,与曹豹一以及士兵共同前往城门。
到城门口,远远就望见一大片尘埃,陶谦的大军到了。
这次为了平定徐州的叛乱,陶谦带兵八千,其中有五千是自己的精锐丹阳军,还有一千的骑兵,余下的二千是自己花了来徐州前招募的。
看着队伍井然有序,陶商也感叹到,印象流害死人,自己父亲陶谦可远远不止演义里那样,从这只刚成军的军队来看,陶谦也称得上算是治军有方,是一个用兵好手。
待大军到达门前,为首的便是陶商的父亲,徐州刺史陶谦,身材七尺有余,细眼长鬓,面色温和。
“拜见,父亲大人(刺史大人)。”陶商和曹豹上前向起问好。
“商儿,子逸(是不知道曹豹的字什么,随便编的一个)不必多礼,哈哈哈,没想到你俩人大破黄巾,记首功。走,我们进城,路上和我说说怎么破敌的。”捋了捋自己的胡须,陶谦先带人进城,让陶商与曹豹讲述破敌之事。
路上,曹豹将陶商身先士卒,枪挑黄巾头目的事情讲给陶谦,并对陶商大加赞赏,夸的陶商有些害羞,什么虎父无犬子、霸王在世、用兵如神,反正是能说的好话,说遍了。
这时陶商终于知道,为什么曹豹能成为陶谦手下的第一大将了,按理说,曹豹的武力只能勉强算得上是二流,领兵能力也算二流,但是他口才好啊,能说,将陶谦说的大悦。
“好,不亏是我陶谦的儿子,有种。这一战,战报如何,商儿,说来听听。”听得曹豹夸赞自己得儿子,陶谦更是大喜,先夸奖了下陶商,然后向其问起战损。
而还在窃喜得陶商,听到这,有点不知所措了,战报,啥战报,不就是大胜嘛,还能有什么战报,手足无措的他,看向了旁边得曹豹。
而曹豹没有辜负陶商得期望,早有所料地,从旁边随行的亲笔里拿出了一个竹筒,将其递给了陶谦,并说道:“这一战,我军斩敌四万余人,俘虏一万八千人,我军伤六十余人,无死亡。这全赖仲明英勇指导,身先士卒,我军才能获得大胜啊,恭祖,这仲明不得了啊……。”
陶商没有听曹豹后面得废话,只是吃惊,这战报有点夸张啊。黄巾军就两万人,怎么就杀敌四万了,有点摸不着头脑的他,望向曹豹。果然,曹豹对他眨了眨眼睛,用眼神示意了一下,陶商懂了,曹豹这是在邀功,这一份奏折上报朝廷,不仅是他陶商会名声大起,曹豹手上的丹阳军也会闻名整个大汉。
陶商也能理解,便没有出声。
陶谦听闻这份战报,高兴得说不出话来,不断的拍手叫好。
最后叫人将这份竹筒收起,准备平定徐州之后将其一起上奏朝廷。
这一份战报最重要的是让陶谦有了充足的自信,其能够平定徐州得黄巾军。一开始,陶谦还有些担忧,毕竟徐州黄巾渠帅张闿号称拥兵三十万,要将徐州平推。这一战,陶商、曹豹二人,仅四千便击败了黄巾五万大军,剩余的二十五万也不成问题。
随后,陶谦又不断问着陶商、曹豹两人,黄巾军的装备、攻城器械、骑兵等情况,最后了解到,黄巾皆是一群农民,难民还有些妇孺参战,手中的武器,良莠不齐,骑兵更是少得可怜。
陶谦手中有自己的五千精锐丹阳军,已经曾担任幽州刺史时训练的一千骑兵,二千新军,共计八千,对付徐州的黄巾军还是不成问题的。
众人来到太守府前,彭城太守左尚,早已准备就绪,在府前安排好了人,侍候着陶谦众人。陶谦也前去左尚屋内,看望他。
说起这左尚,也是个人物。
彭城前任太守名为史弼,在徐州黄巾起兵时,带军队与黄巾撕杀,被黄巾所害(历史上的史弼是在上任彭城的路上死的,小说嘛,改改不是很正常?),左尚临危受命,保全彭城不丢,并每日深入前线,与彭城将士同吃同住,共同抵御彭城外的黄巾,陶商最尊重的就是这种人。
之后,陶谦召集了一批人,开始规划彭城建设,虽然彭城内部没有被黄巾所破坏,但是还有一些难民,彭城周围的村庄,县城,需要重新修建,而且还有一万二的黄巾俘虏,这也要妥善处理,弄不好又会起来反抗。
陶谦将这些事情交给了自己左手边的文士去做。
陶商认得此人,这人姓赵名昱字元达,现在担任陶谦的主薄,是陶谦手下的第一谋士,和曹豹共为陶谦的左膀右臂,对此人陶商甚尊敬。赵昱此人清修疾恶,有识有义,清正严格,陶谦手下绝大多数政事都是此人处理。
陶谦原本还想商量如何处理下邳城下的黄巾军,但是看天色已晚,叫众人离去休息。
陶商并没有离去,而是留在屋内,准备与陶谦进行夜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