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黄巾军,知道卢植率领的援军即将到来,便在邺城营地附近多挖沟渠,立拒马,用以阻扰汉军的骑兵冲击。
张角等人虽然没有大战略规划,但基本军事常识还是有的,朴实无华的应对手段才是最可靠的。
汉军骑兵虽然精锐强悍,然而人数也只有五千余,总兵力四万,面对人数,倍于自己的黄巾贼寇,卢植还是非常谨慎的,稳扎稳打。
进入魏郡后卢植率先向周边郡县的官吏,义军传达自己持节的身份,并确立了自身做讨伐张角战役中的主导地位。
然后向周边各郡县发起调令,征召了万余辅兵,并且命令周边各郡县提供粮草军械和情报,一切行动都得听从自己的统一指挥。
自古以来以少胜多的战例确实能青史留名,闪耀于战争史之上,但是这是非常少数的,而且大部分都是迫不得已才如此。
从古至今,战争何止千千万万?
大部分战斗其实都是兵力相当或者以绝对兵力优势压倒一方取胜而告终,以少胜多少十分罕见的少数,这一点,毋庸置疑。
战场正在致胜的诀窍,无非以众击寡,以强凌弱,那些所谓的以弱胜强,也多是局部形成以强击弱的形式,借此扰乱军心,再以地利击散军阵,从而照成更大面积的以强击弱,使敌军混乱,以此奠定胜局。
此战事关国家大事,卢植不敢马虎,在时河东强行征召了万余辅兵,来到魏郡虽然知道他们现在正遭受黄巾摧残,依然让周边各郡县筹齐了万余辅兵,短时间内卢植兵马,战兵加辅兵已经提升到了六万余人马,面对邺城的十万多也黄巾贼寇丝毫不虚。
张角在邺城的十万人马瞬间没了人数优势,虽然还是多二三万人,但是卢植率领的可是北军五校和精锐的三河士卒,就算是各地辅兵,义军,在地方郡县的装备加持下也大胜于黄巾。
加上谨慎无比的卢植,此役简直就是飞龙骑脸,没得输。
四月十日,卢植率领大军渡过漳水,在漳水东北岸二三里处安营扎寨,隔着漳水和邺城周围的黄巾军对峙。
不在漳水沿岸扎营是有章法的,黄巾若是渡河来攻,首先我们列阵要远处不要靠近漳水,不然敌人必然不会来攻,也不可依附在水边。也不要在水上迎击敌人,等他渡过一半再击。
不在水边列阵的原因是,水边列阵是可以阻止敌军渡河,但他不渡过来,我们也没法打他。
我们放弃河岸防守阵地,引他渡河。他渡河,也不在水面上迎击他。等他渡过一半的时候打。这样敌军只有一半的兵力能投入战斗,而且他们在河滩,在低处,我们从自高往低冲击他,对我们有利。
从四月十一日开始,双方纷纷开始了渡河刺探等小规模交兵,打起了试探性进攻,用来探知对手实力。
连续几次小规模试探战,遭遇战都是以汉军的胜利告终,数场战争下来击杀黄巾近千,小挫黄巾军锐气,不过对于张角的十万大军来说此等小损失并无大碍。
然而经过几次战斗,卢植与众将都皆已知道黄巾战斗力十分低下,全靠着一股声势勇往直前。众人得出的结论就是黄巾贼寇遇弱则强,遇强则逃,我们只要重创这十万黄巾,剩下的黄巾贼寇不足为虑。
同时经过几轮探查与推断得知了黄巾军急于求战,求胜,原因他们不生产,十万黄巾贼寇,粮草资重只会越来越少。
小规模的斥候战役卢植也派遣刘绩所部出战了二三次,卢植就黄巾军急于求战之事询问刘绩的看法,刘绩细细思考了一番,便对卢植讲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刘绩认为,黄巾军一直是依靠威震天下的声势支撑着他们,等于众黄巾贼寇因为之前的势如破竹,未遇见过强敌认为汉军就是这么弱,都沉浸在一个美梦里,才让他们以为自己无比强大。
卢植刚来的时候小战得胜不断,并未激起黄巾军的恐惧,反而让黄巾军基层更加自信与暴躁,基层士卒们都想着如何能立刻击败卢植,迎来黄巾的天下。
黄巾基层士卒的情绪并未影响张角到三兄弟,他们还是毕竟冷静的,原因一但这十万余黄巾军战败了,大家都会意识到自己在正在的汉军精锐面前就是被随意拿捏的小虫子。
刘绩在众将目光中讲出了自己的想法。
“黄巾贼寇自起兵以来未尝一败,所到之处官吏无不弃城而逃,非常藐视我军,我军可主动出击,而后诈败,利用黄巾军求胜之心,诱敌深入,皆时利用我军骑兵利器分割战场,将黄巾大军拦腰斩断,再以优势兵力可歼敌近半。必然黄巾闻风丧胆!”
众将皆点头表示赞同,连刚到不久的董卓都对刘绩的方法很是欣赏,马上就请命率领骑兵作战。
其实卢植在刚就已经有了更好的想法,询问刘绩只是想测试一下刘绩的能力,结果令他还是非常满意的。
不过计策好出,然而执行却是很难的,就诈败这一项,一个弄不好就是全线崩溃,直接把人给玩没了。
刘绩只是能分析黄巾军的心理,知道如何利用他们的情绪去击败他们,这一点在场的众将领都能做到,但是该如何调兵遣将,能六万人的大军各尽其职,这就不是他所能精准掌握。
卢植之前虽然传授过方法,但是跟具体实践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一个弄不好就是全军覆灭。
刘绩认真的观察卢植是如何调兵遣将分配任务的,毕竟老师卢植教授了就得认真学会,万一以后能用呢……
诈败一词,绝对不仅仅只是两个字而已,这是一次谋略战役的关键点。
在文字中看似简单,就是两军对战,一支军队佯装被打败然后就逃跑,另外一支军队追击,然后被引入埋伏圈里面伏兵四起,就打败了敌人。
人是有盲从性的,几万人的战场上,能把作战计划告诉每个士卒吗?明显是不能的,而诈败这种计谋最要考虑的就是基层军官能否有效的管理住士卒。
不然的话士卒只会认为这是真败了,弃甲曳兵,四散奔逃,到时候哪里还管你什么计谋?
到时候假乱变真乱,士卒们丢盔卸甲,溃不成军,谁又能把敌军引入埋伏圈呢?搞不好伏兵都得跟着军心涣散。
讲出来容易,文字记载中也非常简单,施行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诈败要败的有章法,不能过于使军队凌乱至于失去控制,也不能败的太过于假了,诈败要败的有诚意,至少要让对方主帅相信你是真的败了才可能,如果你军队里面有常败将军,这时候或许他就有用处了。
而且在诈败时,还得多准备几个后手,确保自己不会玩脱了搞个全军覆没。
作战中兵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兵法不可照搬照抄,战场上需要因地制宜,随机应变,若是一成不变,只有战败的结局,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