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王允盘算如何能干掉董卓的时候,关东诸侯们也没有闲着。曹操刺杀董卓失败逃回家乡谯郡招兵买马一时间实力大增,同族的夏侯惇,夏侯渊兄弟,曹仁,曹洪兄弟,加上泰山于禁,山阳李典,阳平乐进,颖川荀彧,东阿程昱前来投奔,一时之间实力大增,搞得谯郡长官刘备小心肝乱颤不已啊,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刘备的心情的话那就是羡慕嫉妒恨。不过最大的安慰就是曹操并没有赶走刘备,而是各自为政,互不干涉。说刘备是谯郡太守还不如说是曹操,因为刘备基本上被架空了,政令出了郡守府就变味了。
曹操之所以没有和刘备翻脸那是因为曹操有私心,接下来的事要用到人家呢。什么事呢?那就是集合所有能集合的力量对抗董卓。
建安三年六月,曹操号召天下诸侯起来讨伐董卓叛逆,并写了讨贼檄文: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操发檄文去后,各镇诸侯皆起兵相应:
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
第二镇,谯郡太守刘备。
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
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
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
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
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
第九镇,济北相鲍信。
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
第十二镇,徐州牧陶谦。
第十三镇,益州牧刘焉。
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
第十五镇,襄阳太守蔡瑁。
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
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
再加上曹操的本部兵马,共计十八路诸侯。
刘辨看到传过来的信息之后,笑了笑没说什么,然后就去后面陪自己的母亲和几位娇娘子去了。
喜顺也被刘辨的举动搞得晕头转向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徐庶张了张嘴想说话却又没说什么就带着一脸疑问离开了,他知道如果刘辨想说那么自己就是不问也会说,那么既然刘辨不想说一定有他不想说的原因,那就不能去问了,他觉得等到了合适的时间刘辨应该会说的。
次日,刘辨召集徐庶司马防等人来议事,刘辨见该来的都来了,直接开口说道
“我知道诸位肯定在想为什么我不去参与讨伐董卓,讨伐董卓按照道理来说我应该是首当其冲才对是吗?那么我就告诉各位为什么我不去参与讨伐董卓。有几个原因
其一,这十八路诸侯哪一个不是心怀鬼胎?所谓讨伐董卓,董卓真的被打败了之后呢?谁辅佐皇帝治理天下?怎么能保证他不是有一个董卓?
其二,看似铁板一块的十八路诸侯其实这临时的联盟无比脆弱,董卓稍微利用一下变分崩离析更有甚者内部操戈也是见怪不怪的事,与其说天下群雄不如说是乌合之众,最终肯定以失败而告终;
其三,那曹操,袁绍之辈为什么这么积极的讨伐董卓?表面上看是为了我大汉皇权的威严不失,为了天下苍生不被涂炭,可这更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名声威望,诸位如若不信,日后便见分晓。那南阳袁术会真心实意的为大汉皇室讨伐不臣?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早就权倾朝野,他们这么做为了什么?当真是为了我刘汉天下?
其四,既然他们都去救皇帝了,也就是说在这十八路诸侯眼里,孤的那个皇弟刘协是他们心里认可的皇帝,而孤这个被先皇册封的太子因为腌货们的所谓的先帝遗诏就这么给了废了,你们觉得孤还有必要去参与吗?孤去参与夺皇位还是救皇帝?孤若真的去了,天下诸侯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孤?徒增烦恼。声望孤不缺,能力孤自认为也不缺,你们说孤冷眼旁观也好,说孤坐山观虎斗也好,总之这一趟浑水孤不打算去趟,孤的决定是加快领地内的建设步伐,无论谁做皇帝让百姓吃饱穿暖才是最大的事情,做不到这一点即使做了皇帝也会被拉下马。改朝换代也不是没有过的事。所以诸位心中应该明白了为什么我们不去参与讨伐董卓,反过来问你们一句,孤为什么要去讨伐董卓?董卓也不过是短暂的祸患,蹦哒不了几天的。”
“殿下眼光独到,高瞻远瞩且一向料事如神,想来此次诸侯讨董也是虎头蛇尾之局,那我们不参与也就是了,殿下能开诚布公的与我等畅谈,是我等臣子的福分,殿下聪慧绝伦非常人所能企及,庶受教了。”徐庶礼节性的说了几句自己的看法,也算是告诉刘辨自己并不是很介意他为什么不去参与讨董。
“既然如此那么殿下接下来有什么打算?殿下可细细说来,我等也好有据可依,殿下也知道,如今按照您的要求在各地大力开展农耕、畜牧、水利、屯田收效颇高,从百姓们的脸上都能看出来,他们很满足现在的生活状况,这都得益于殿下正确的施政方法,和以前的施政方式截然不同,臣下觉得现在的状况更加符合百姓的生活,那么接下来该当如何?还请殿下示下。”司马防作为行政官员自然是关心政事,军事这一方面刘辨是自己亲自把握住呢,涉及到很多的核心机密不能假手他人。乱世中多留一手就多一条保命的机会。
“刚刚司马公只是说了农耕方面,商业方面呢?百姓们不能只吃饭不穿衣啊?难道每家每户自己制衣吗?这明显不可能的呀,接下来就要重点发展商业,鼓励商贾加大物资贸易,划出土地给商贾们建立贸易区域,这样一来无论是民用物资还是军用物资都能及时的得到交易,比如粮食,这个亦军亦民的物资绝对不可以缺少,可是说事关民生大计之事便是粮食,没有粮食拿什么养活百姓和大军?更不要谈我们宴席上的酒了,我们不参与讨伐董卓不代表我们不出力,这句话可能你们不太明白,假如我们派人渗透到董卓的势力范围之内,大量的收够粮草淄重,那么董卓军队是不是相对可用之军粮就少了?如果再去大量的购买他们的箭簇,马匹,弯刀,甚至是人口,那么董卓的军事物资还剩多少?战争不一定要兵对兵将对将的厮杀才能完成,有的时候杀人不见血的刀才是最厉害的刀,我称之为货币战争。”
刘辨的超前意识分析出来之后,无论是徐庶还是司马防都倒吸了一口凉气,从来没有想过战争还可这么打?这严格来说不叫战争,但是它又和战争息息相关,绝对的影响着战争走势。不难想象,如果这么做的话,那么即使董卓麾下西凉军再强也只是徒有其表,就好比老虎离开丛林,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基,失败是必然的,也是唯一的结果。
“从前对于殿下每每语出惊人,智计百出还有所怀疑,如今看来此言不虚,殿下之计谋可谓是非比寻常,常人一般难以识破,此计一旦得以实施,那董卓绝无胜理。”司马防与刘辨接触不久,对于刘辨的了解只是停留在听说上,如今当面听刘辨说出来这样天衣无缝的计策哪能不佩服?可是这在刘辨看来很平常的事情,打仗无非打的就是钱粮物资还有什么?断了根基你还打什么仗?不战自溃,兵都吃不饱肚子还有力气打仗?士气首先就是低迷的,没有士气的军队就没有了动力,等待的只有失败一途。
“接下来司马公可与东海糜家,无极甄家接洽一下,让他们来运作商业上的事,专业的事要有专业的人去做才对,司马公要做的就是把握好度,控制好税收,平衡好其中的关系。总之发展商业对于强国富民来说乃是捷径,不可小看了这商业一事,可专门成立一个部门叫商务部,用于治理商业上的一切事宜。士农工商乃是国本,缺一不可,自古到今都把商贾作为最下等的一群人,其实这是不对的,在文字上虽然有先后顺序,但是实际中商贾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不知道诸位还记不记得中平四年孤率军平定西凉羌人李文侯叛乱之事?当时孤三万多大军只携带了月余粮草,这点粮草走到嘉峪关估计都够呛吧?那么孤还是顺利的完成了后勤补给以保证大军征战不受影响,这其中便是商贾起了巨大的作用。孤在发兵之前便与甄家商谈好了,他们负责将粮草运往金城,武威等地,倒时孤便用羌人的牛马羊等牲畜与之交换,这样一来,孤便将粮草运输之劳转嫁给了甄家,那么甄家也不可能做亏本的买卖对吧?那这份额外的运输费用谁出呢?羌人出,因为他们战败了,必须要为此次战争付出该有的责任,牛羊马匹他们多的是,那么就充做军费吧。而甄家得到牛羊马匹之后拉到我大汉中原之地出售也,南方之地出售也罢,只要不是资敌,他们怎么做不需要我们操心,而这些牛羊马匹如果在我们手里能这么快速出售?所有说什么人干什么活,这叫做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就对了。诸位可以试想一下,让一位文臣拿着刀与武将在战场上对阵,结果不用想都知道,这么说诸位明白了?”
“殿下之言句句在理,字字珠玑,我等受教了,殿下不愧是龙子龙孙,天生的治国之才,臣下等今后还得多多向殿下学习,还望殿下不吝赐教才是。”说这话的人是王凌,王凌知道的人不多,不过他的族叔知道的人太多了,正是打算设计除掉董卓的当朝司徒王允便是。瞧瞧到底是官宦世家,说话多有水平,这是积极要求进步的象征啊,刘辨知道王凌这样的人没有什么出类拔萃的能力,寻常能力办寻常事,反正现在要用人的地方很多,这样的人跑腿没问题的。
刘辨在并州埋头谋划着凉州,汉中并州及河套部分地区的经济民生的发展规划,十八路诸侯陆陆续续的抵达集结地距距虎牢关三十里安营扎寨,只见旌旗遮天蔽日,营帐连绵百里,可谓是声势浩大,场面壮观,毕竟总兵力达到了三十三万余人,可不是小数目了,有道是人一过万无边无沿,三十多万那是相当的壮观了。
虎牢关守将胡轸收到斥候报告的消息半刻也不敢耽误立即派快马给董卓汇报去了,开玩笑,三十多万人的大军可不是他五千守军能抵挡的住的,趁早汇报,否则一旦虎牢关破他死期就到了。董卓其实知道关东诸侯起兵来攻打他,只是他认为关东诸侯各个心怀鬼胎不会拧成一股绳,至少没有这么快的来,没想到还真就来的这么快,看样子要改变一下对关东诸侯的态度了。董卓也是多年的沙场宿将,虽然这几年安逸享乐多了,不代表他不明白战争是怎么回事。于是他一边摸着胡子一边看着李儒说道
“没想到关东诸侯还真就联合起来了,这一联合起来实力倒是与我们不相上下了,文优可有妙策退敌?”
“主公不必烦恼,有道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关东诸侯看似铁板一块其实在儒看来完全没有可能战胜我军,关东盟军当中除了谯郡曹操,渤海袁绍,北平公孙瓒还有长沙太守孙坚之外其他皆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到时主公只要拉拢几个打击几个,关东诸侯联盟自然瓦解,主公别忘了那袁绍袁术的家人还在洛阳,门生故吏满天下又如何?命都保不住还谈论其他的岂非可笑?再者关东诸侯联盟讨伐主公的理由无非就是清君侧进京勤王,说主公倒行逆施,怀有不臣之心,然主公便可以此进宫请陛下亲自手书一道圣旨着人前往虎牢关外联军阵前宣读,如若联军遵旨退兵便仍是大汉忠臣良将,如若不退兵便是大汉谋逆之臣天下皆可讨之。愿意退兵之人主公可以向陛下请旨封赏,这样一来敢问主公这看似铁板一块的关东诸侯联军还有多少人敢铁了心反对主公?要知道明面上他们反对的可是大汉朝廷,他们一个个自诩是大汉的忠臣良将,此时倒要看看他们如何选择呢?另外主公可调李榷郭汜华雄三将领兵三万前去增援虎牢关,令他们务必守好虎牢关不得出战,守住便是大功一件。”李儒在人心揣度上可谓是把握的十分精准,不愧是汉末时期顶级谋士之一,这一番分析让董卓内心踏实了,裂开大嘴哈哈哈大笑道
“吾有文优万事无忧矣!来人啦!传李榷郭汜华雄速来见我。”
不大一会三人全副武装的来到大厅参拜董卓,然后便退往一旁等候董卓下令。
“李榷郭汜华雄你三人即可领兵三万前往虎牢关增援胡轸不得有误,李榷为主将,郭汜为副将,华雄,汝可明白?只要守住关隘不破便是大功一件,无需出战,可曾听明白?”
华雄听了董卓的话立刻再次跪下向董卓保证道
“请主公放心,末将定会遵从李将军将令守好虎牢关不让敌军踏进关内一步。”
“如此甚好!尔等去吧!”
“主公可令樊稠将军移军城内,分别把守好各个城门,严查关东诸侯所派来的奸细,同时令牛辅将军率军镇守函谷关,以防不测。”李儒再次向董卓建议道。
“文优所言深合吾意,就按文优说的办,此事文优亲自去办。”董卓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李儒功不可没,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以说是走到人生的巅峰了,因此李儒的计策也好,筹划也好董卓几乎是言听计从,若要说董卓最信任的人是谁那非李儒莫属。
………………
虎牢关外联军营地,十八路诸侯齐聚于曹操大帐内,曹操是发起人,自然目前以他为主,安排联军一切事宜。
“诸位既然响应曹某起兵讨伐不臣,那么希望诸位屏弃前嫌,暂时放下相互之间的矛盾和成见,其他个人恩怨等讨伐董贼救出陛下之后再说。接下来的呢行事总要有个章程,有道是蛇无头不行,我等虽说兵强马壮,可是要是各行其事,各自为战想必很快便被那董贼各个击破了,因此某建议在咱们中间推选出一位联盟盟主来,一切以盟主号令行事,这样一来便于统一指挥,统一部署,形成一股强有力的军事联盟,这对于我等对战董贼更加有利。诸位以为如何?”
“孟德言之有理,本侯也是这样认为的,很赞成孟德之言。”袁绍(祁乡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曹操的观点。
“嗯,孟德兄所言甚是,确实需要推选一个盟主出来这样也能统一指挥。我认为就孟德担任盟主甚为合适,不知诸位可可赞同?”公孙瓒虽然不服气袁绍,但是他还是很赞成曹操的话,同时他还推荐曹操为盟主。因为曹操的话确实于大家都有利啊,而且曹操又是发起人。
“推选盟主的事,我肯定不够格,这样吧,盟军在讨伐董卓期间的粮草有我提供。到时候盟主可委派专门的粮草军需官前来接收粮草便可。”陈留太守张邈对曹操说道。
“难得张太守深明大义慷慨解囊,我等先行谢过了。”曹操朝张邈拱拱手道。
“陶某以为此事有曹孟德牵头所做,那么就以曹孟德为盟主,不知诸位意下如何?”徐州牧陶谦开口说道。这个和事佬说了句大实话,没看清形势。他的话刚说完袁绍和袁术脸上都非常难看,看他的眼神极为不善。
“韩某以为当推举袁本初为盟主,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满天下,一旦本初为盟主定能得到天下大部士人相助,于我联盟大军极为有利。”韩馥接着推举了袁绍,因为他就是袁家的门生,忠实的跟随袁家很多年了,可以说没有袁家的支持他的官位也不可能走这么久。他的话说完袁绍的眉毛都扬起来。心里乐开花了。
“孙某也赞同支袁本初为盟主,以袁家的威望,想来也可以助我等一臂之力。”长沙太守孙坚也站出来说话了,这下袁绍更加笑开花了,孙坚之所以支持袁纯属是想给袁术上眼药的。他的话说完袁术眼睛瞪的像牛眼似的看着他,他装着没看见就坐会自己的位置了。
“既然文台兄也推荐本初为盟主,曹某也是打算推举本初为盟主。曹某认为只有本初为盟主最为合适。本初你也不要拒绝了,某相信在坐诸位大部分人都能接受本初为盟主,诸位就不要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了,我等这就参拜盟主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