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阳在奉高城修整几日后,便在一次例会上,下令抽调曹操旧部一万人作为本次行动护卫,由曹操独领着前往徐州立碑赎罪。
众武将一听说李大阳的命令,顿时炸了锅,纷纷劝李大阳,人人都怕曹操独自领兵会背叛,可谋士们却都不进言劝谏。
张飞拱手道:“大哥,如果要让孟德独自领兵,请多设一名将领,就让臣弟作为护卫军的将领!”
李大阳摆了摆手说道:“虽然后半句我不同意,不过你前半句说得确实有道理,为免不测,确实应该增设一名将领,那就让元让作为将领护卫孟德前去吧。”
众将都大吃一惊,谁不知道前几天夏侯惇一直在鼓动曹操旧部反叛,因此一听李大阳说竟然让夏侯惇前去,更是议论纷纷。
李大阳一抬手,止住众将商议,说道:“我心意已决,你们不要再多说了,三天后孟德出发,我们则往青州见孔文举。如果没有其他事,今天的例会就到此为止了。”
见众将没有其他事情奏知,李大阳便起身往后堂而去了。
甫一散会,张飞紧跟着路昊,问道:“伯穹,刚才你们怎么都不劝劝大哥,难道说你们都猜出他在想什么了?”
路昊把张飞拉到一边,说道:“三将军,主公的意思就是想要考验孟德和元让的忠心,并且如今众将对孟德和元让十分不信任,不能和他们交好,长此以往,两方渐生嫌隙,会酿出大祸。而如果这次让孟德二人去了,不反叛,则众将交好,嫌隙顿消;而一旦反叛,则孟德的名头,将会被屠戮百姓、不忠不义之名彻底败坏,也不可能会掀起多大风浪。”
张飞点了点头,向路昊敬佩地说道:“伯穹真智囊,解我心头之急也!”说罢往府门外走去。
一直在偷偷听二人交流的谭必此时探头过来向路昊说道:“路先生,要是孟德真的反叛,一定也是主公的一个隐忧。”
路昊拍了拍谭必的肩膀,无奈地笑了笑说:“放心吧显思,孟德他也不是傻子,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谭必挠了挠头,憨厚地笑笑说:“好吧,反正我也不懂,路先生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路昊耸耸肩,也走出府门。
三日后,曹操果然带兵到徐州谒见刘备,取得刘备同意后,立一三丈高,一丈宽的巨碑,为曾被自己屠戮的百姓守灵三日。
这一举动,让人们对曹操的印象有所改观,并更加敬佩李大阳的仁慈之名。
李大阳率军到青州,直接前往北海国见孔融。
一路上青州百姓夹道欢迎,孔融也亲自前往三十里外相迎。
李大阳见到孔融,说道:“文举,我已受你之邀,解了徐州之围,我来青州,只是为了让你见到我的诚意,我虽掌重兵,但是青州我不要,我要表奏朝廷,封你为青州刺史。”
青州官员听了李大阳这话,都瞠目结舌,觉得李大阳确实是为百姓在考虑。
孔融正要谦让,李大阳举起一只手掌,止住孔融,说道:“文举莫要推辞,我即日便借道回冀州去了。”
孔融赶忙下拜,跪在李大阳面前道:“如蒙将军不弃,融愿投将军帐下,青州悉听将军之命。”
李大阳笑笑道:“文举若投我,自然是我之所愿。”
李大阳之所以这么冒险,是因为他知道,孔融是君子,一旦他答应了出仕自己,那便永远不会反叛,而这次封他为青州刺史,也是必定成功的一次收买人心。
李大阳扶起孔融,便领军往冀州方向而去,边走边和路昊说:“传令给孟德,告诉他从徐州回来之后,只教元让回冀州就好,他就直接去兖州吧,以后他就是兖州刺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