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觉得,自己当初为了报答暗灵保护自己的恩情,跟随暗灵来到幽州为陈寔治病绝对是自己人生中最正确的决定。现如今,自己不仅能够通过华氏医馆和公孙续的帮助来发扬医道,还有可能完成一部创世之作,真正做到名垂青史。
当给自己的同道去书之后,迫不及待的华佗就准备搬入华氏医馆之中,一面传道授业,一面为百姓诊断看病,但他的想法被公孙续给否决了,公孙续向华佗提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先将主要精力放在编著一本医学论著上。
历史上华佗曾经著有一部青囊经,只可惜没有流传下来,公孙续毫不怀疑,那绝对是一部不会比伤寒杂病论差的医学著作,这等医学瑰宝没有流传于世,绝对是中华医学甚至是世界医学上的一个巨大的遗憾。所以公孙续向华佗建议,让其将自己的医学心得和见解写出来,然后再通过与众多医学大师的论证和补充,完成一本医学著作,而这本医学著作,日后就当成是华氏医馆的教材,用来教授学生。
华佗欣然同意,因为他早就有这样的想法,只是受精力和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一直没有得以实施,如今有条件了,而且拥有了众多同道可以论证和补充,那绝对比自己一个人撰写更加全面和细致。于是,华佗有开始将精力放在了医学论著的编写上,而名字,就叫《青囊经》。
时间转眼来到九月,天下的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自南匈奴叛汉和韩遂马腾牵制住汉军的主力之后,天下间叛乱的事情就开始此起彼伏,其中不仅有众多的黄巾余孽,还有一些山贼异族。
不过好在自黄巾起义之后,各州郡的兵力都有了一定补充,所以这些叛乱都没形成什么规模,很快便被地方或者是中央派遣的将领平定了。比如长沙区星的起义,便很快被中央派遣过去的孙坚平定。
孙坚之前受张温节制,一直在与韩遂马腾等人的叛军作战,但因为双方的局势陷入了胶着,而长沙区星又发起叛乱,攻杀郡吏,无人可治,于是朝廷从前线调回孙坚,遣孙坚前往长沙平叛,孙坚到郡之后,很快便平定了叛乱,并开始组建自己的初始势力。
并州方面,吕布比历史上早出名,因为战绩突出而得到了并州刺史张懿的重用,而吕布也十分勇猛,率领并州军硬生生将反叛掠边的南匈奴军队打出了并州,不过这仅此而已,吕布再想继续进攻南匈奴也有心无力,因为现在的南匈奴虽然没有形成统一,但各部落也不会容忍吕布进军自己地盘,于是并州和匈奴也陷入了僵持之中,在各自的边界相互提防。
当然,这些和公孙续都没什么关系,他现在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幽州。
八月,陈洁诞下一名男婴,终于开始为公孙瓒一脉开枝散叶,这令公孙家的众人皆十分欣喜,远在凉州的公孙瓒得到消息之后也是喜出望外,亲自给孩子命名,名为公孙继。
公孙继的出生,若是换在其他家族,必然会给族中带来一定潜在的变化和隐患,因为公孙继的母亲是陈洁,他的背后有陈氏家族的支撑,这股力量足够支持他将来和公孙续争夺公孙家的继承权。
但公孙继出生在公孙家,他的长兄是公孙续,所以包括陈氏在内,所有人都没有任何异心,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有公孙续在,公孙家未来的掌权人就早已经板上钉钉了,甚至,即使是现在,公孙势力中的众人也已经开始习惯公孙续作为话事人的角色。
公孙续自然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相反,公孙继的出生令他十分高兴,因为公孙家终于开始开枝散叶了,而不再是他自己一人,尤其是作为后世来人,他对手足情谊看到还是比较重的,作为长兄,他会疼爱每一个弟弟妹妹,呵护他们的成长。
这两个月,并州局势已经趋于稳定,虽然公孙续知道南匈奴的事情还远没有结束,在未来的几个月内就会再次出现巨大的变动,对并州造成更大的冲击,但就目前而言,公孙续已经失去了名正言顺进入并州的机会。于是公孙续干脆放弃了自己的念想,暂时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幽州局势的稳定上。
一方面,公孙续和刘其商议进一步加强了对幽州的统治,所有的官吏都进行了政治审核,不断提高他们对幽州,对公孙家的忠诚度,同时在屯田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各郡县的守备力量,并组建了郡县通讯网络和军事支援体系,确保如果再发生类似张纯张举的事件时,各地方就能够及时反映过来,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除此之外,公孙续还让王越进一步提高了暗灵的规模,加强了对幽州境内的监控,确保有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第一时间得知,以便妥善应对。
另一方面,公孙续开始加速了对异族的同化,大规模的将鲜卑、乌桓以及高句丽三韩百济的百姓迁入到幽州各郡之中,将他们化整为零,分散到各个地方,通过潜移默化来磨灭他们身上的种族烙印。与此同时,公孙续也加大了对这些异族男丁的抽调比例,虽然名义上是和幽州的百姓一样屯田训练,但实际上公孙续已经将他们列入了军队的备选名单中,一旦再出现战争,首先征召的就是这些异族男丁。
时间依旧在不断推移,幽州的一切,都在公孙续的主导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但并州和凉州,却已经掀起了各自的风暴。
自公孙瓒统兵征讨韩遂马腾起,如今已经相持半年有余,中央军从当初右扶风开始,步步为营,逐渐西进,直到进入汉阳郡。但进入汉阳郡之后,韩遂马腾等叛军的抵抗就开始明显增强,官军自此之后再无寸进,双方最终僵持在了汉阳。
官军占领汉阳之后,和之前所占领的城池一样进行排兵布阵,张温率领中央军驻守城池,安抚百姓,公孙瓒统领的幽州兵与董卓统领的西凉兵分布城池两侧,与城中遥相呼应,若叛军攻城,二人便会率领军队两侧夹击,支援城中。而若是出兵攻击叛军,则以幽州兵和西凉兵为两翼先锋,张温统领中央军在后方压阵。
这个阵容是没有问题了,也正是依靠这种配合,张温等人才能够在之前的战争中步步为营,逐渐向西推进到了汉阳。如果官军一直保持高涨气势,一路攻城拔寨可能不会出现问题,但是当双方陷入僵持之后,问题就出现了。
汉阳之后,就是叛军的大本营,叛军已经没有多少退路了,于是韩遂马腾组织起了顽强的反击,死死的将官军限制在汉阳,而这一限制,就是数月的时间。在这数月里,前期叛军不断的出兵攻击汉阳,意图将汉阳从官军手中抢回来,但奈何城外有幽州兵和西凉兵的支援,叛军一直无法顺利的将所有力量集中到攻打城池上。
于是后期韩遂马腾转变策略,准备凭借着东道主的优势,先行消耗掉城外的西凉兵和幽州兵。叛军背后就是大本营,有充足的粮草保证,但官军却需要依靠朝廷的支援,而朝廷的粮饷并不是很充裕,根本无法支撑大军久战。于是,叛军将攻击的目标从汉阳城换成了成为的幽州兵和西凉兵的军营,几乎每天都派遣先锋队冲击两军的大营,一来是为了消耗两军的力量,二来也是消磨两军的锐气和精神。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官军中的问题开始出现了,最先开始出现问题的,是董卓的西凉兵,西凉兵风气彪悍,性情直爽,根本受不了这种日复一日的不断侵扰,外加上西凉兵也未经受过幽州兵那种正规的训练,军纪不严,于是在双方僵持的第三个月,憋屈的西凉兵险些炸营发生兵变。
董卓也不想自己的家底就这样被消耗,于是趁此机会向张温提出要求,要进入城中修养,否则就要以大军久战疲倦,无法继续战斗为由撤兵。张温开始时候拒绝了董卓的要求,并严令董卓必须坚持战斗,不能后退,否则就要以延误战机为由治董卓的罪。但后来李儒游说张温,向张温陈述了两件事,第一件,是幽州虽出兵相助,但至今为止并未出现太大伤亡,明显另有多图;第二件,就是刘其捐献钱财获取太尉一职之事,本来太尉应该是属于张温的,结果被刘其横插一杠,让张温失去了最佳的晋升机会,这件事情,张温心中还是存在芥蒂的。
张温被说动了,于是第二个问题也出现了,官军中开始出现裂痕,董卓率领西凉军撤入汉阳城中,让幽州兵直面叛军,成为了叛军的首要攻击目标,兵力开始出现损耗,士兵的精神也变得越来越差。
公孙瓒见此心中愤懑,数次找张温理论,让张温将西凉兵重新派出汉阳城,帮助幽州兵分担压力,但都被张温以各种理由拒绝了。后来,夏侯兰和田楷向公孙瓒献计,既然张温不仁,那幽州就不义,为了避免兵力的损耗,开始配合叛军,与他们一起演戏。
于是,在叛军再次冲击幽州大营的时候,赵云张飞二人齐齐率兵出战,双方列好阵势之后,二人却没有发起冲锋,而是以言语刺激叛军,硬生生将两军交战变成了两军斗将,一而再再而三,韩遂马腾等人而非无能之辈,很快便猜到了幽州军的想法。韩遂马腾也乐得如此,他们现在夺回汉阳无望,若能够与幽州兵在此僵持,浪费时间,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最起码中央军是绝对耗不过有大本营支持的他们。
双方如此做戏数十天,已经从最开始的车轮战变成了后来的个人表演战,韩遂马腾一方出战的分别是刚加冠不久的阎行和尚未加冠的庞德,幽州一方出战的分别是张飞和赵云。四人是双方阵营中武力最高之人,并且其中庞德与赵云年岁相当,阎行与张飞年岁相当,都是年轻气盛的年纪,于是到最后韩当等人都已经不再出战,变成了这四人的捉对厮杀战。
这段时间下来,甚至双方的士兵都已经适应了这四人的战斗,每次列好阵势之后,众士兵便一副看好戏的样子,只管加油呐喊,根本就没有丁点冲锋陷阵的想法。四人之中,虽然庞德不是赵云的对手,阎行不是张飞的对手,但这二人也鬼头的很,每次眼看着要支撑不住了便立即撤退,将张飞和赵云二人当成了磨练武艺的对手。
对此,张飞和赵云也心中郁闷,于是二人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找机会将二人生擒活捉,好好出一口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