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志之荆州风云

第三章 刑场狂欢黔首悦

三国志之荆州风云 菜虫笔记 2390 2024-07-06 15:43

  就在这时,楼下的人群中突然喧闹了起来,紧接着传来“咚、咚、咚、咚”的急促鼓声。

  刑场上不知什么时候已布置妥当,在端头上,几名身穿红黑官袍的官员站成一排,四周围绕着大队护卫兵丁。刑场的正中有一高台,台上有一人跪在上面,手脚被牢牢反绑着。这人穿着的虽是一身干净的囚衣,可也明显看得出来受了不少罪,被打的遍体鳞伤不说,神智似乎也不太清清醒,任凭周围的百姓如何辱骂都没有一丝反应,垂着头伸长脖子仿佛在等着屠刀的到来。

  刑场四周挤满了围观的百姓,有的义愤填膺的怒骂着,有的情绪激动的拾起地上的石子、土块向犯人扔去,想来若不是有一圈手持长矛的士卒挡着,早已有人冲上去把这人撕成碎片。

  郝普和几名官员站在一起,冷漠地看着这一切。他现在担任的贼曹掾是主管刑罚的太守属吏,虽是负责刑责相关的工作,但监斩却不是非他不可。然而上司却指名由他主持,美名曰唯他熟知律法可堪当此重任,可他知道这不过是因为自己顶着个降贼的帽子而已。那些掌权者们故意让他来看着这间谍被处死,谁不知他们安的什么“好心”。

  午时将之,郝普也不容多想,黑着脸上前主持,在旁人看来倒以为他这摆的是铁面判官的姿态。他本曾是一郡之守,又常年刻苦好学,刑名之事自然不在话下,几句话下来,诸般事宜安排得妥妥当当。

  汉代死刑大致可分为“隐诛“和”显诛“,相对于秘密处决的”隐诛“,”显诛“又称为“显戮”,通常是官府在民众云集的市衢[qú]处决罪犯。其执行过程分为三个程序:

  第一步,宣布罪状和判决,表示犯人被杀是罪有应得,亦为警戒世人。当局在行刑前宣读判决文书,称为“读鞫(鞠)[jū]”。

  第二步,公开行刑。在市场上当众执行。

  第三步,暴尸示众。罪犯处死后要在市场、通衢陈尸或枭首。

  郝普强打精神,自顾自地宣读着早已准备好的罪状,整个刑场上人声鼎沸,满耳都是嘈杂声,他又并不刻意高声宣讲,不要说在场的百姓,就是身后的那些官员也未必能听清他说的什么。好在大家也都不在意,犯人的罪名早早便四处宣传开了,据说这还是府君亲自下令安排的。

  这场中被缚之人乃是敌国一名细作,据说来荆州是为了策反官员以作内间或叛逃,若是让他得逞的话恐怕危害极大。《孙子兵法》第十三篇《间篇》中的兵法五间便是说的这个。可惜这人行事不密被捕,不过却是个硬骨头,怎么严刑拷打都不开口,眼见再留着也无用,便拉出来公开行刑以儆效尤,也好震慑一下旁人,好歹是发挥最后一点余热。

  不多时,郝普自顾自地宣读完罪状和判决,冷漠地看了一眼犯人后随手掷下一支行刑的令签。

  边上早已候着的一名壮汉“噔、噔、噔”迈着极富节奏感的步伐跨上台去,这大汉膀大腰圆,面上蒙着黑巾,像尊铁塔一般站在犯人的侧后方。旁人只看到这尊铁塔冷漠的站在那,可若是离得近了却可以听见他正对着人犯低声喃喃:“冤有头债有主,黄泉路上莫回头。”

  看样子这便是要砍头了,如今这行刑却与前朝有些不同。历来虽有汉承秦制一说,但在刑罚,特别是死刑上汉朝要宽容了许多。细作因其危害极大所以自古以来都是重罪,在秦以前细作被抓到将被叛磔刑,这磔刑便是“分裂尸体后砍头,悬首张尸示众”,十分残忍。至汉景帝时并磔刑于弃市,也就是在人众集聚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以示为大众所弃的刑罚。《礼记》中记载:“刑人于市,与众弃之。”虽然也还是血腥,但已经是”文明”了许多。

  随着一通急促的鼓声,刽子手左手抄起事先准备好的酒碗“咕咚咕咚”灌了一大口,“噗”的一口喷在大刀上,再“啪”的一下将酒碗摔在地上,溅起一地白渣。他双手握刀高高举起,口中念念有词。

  随着一阵风起,壮汉手起刀落,一股血柱从那犯人脖子的断口处喷涌而出,直射出数尺远,一颗乌黑的头颅滴溜溜的滚到一旁,引得围观的百姓齐声大声喝彩叫好,隐约听见其间夹杂着:“曹贼”、“北伐”、“光复大汉”等字眼。

  整个过程中,人犯一声不吭,只是倒地后身体不自主地抽动了一会。围观百姓中还有人暗自赞叹这人硬气。郝普却知道其实不是这人犯骨头有多硬,实是狱卒怕他在公开场合胡闹说些不该说的话,施了些手段让他做不得声罢了。

  郝普鄙夷的看了一眼围观的百姓,什么话也没说,转身向其他官员随意地一拱手便打算回府复命。这时,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文官迎了上来,一拱手说:“郝公辛苦了。”

  郝普转身一看,是参军马让字仲常。荆州大名鼎鼎的“马氏五常”如今都在刘皇叔帐下效力,马让便是其中的老三,如今在君侯帐下任参军。

  本来江陵城内地方事务由太守糜芳处理就行,但这敌军细作涉及到军国大事,故特意请君侯派人同审以示清白无私。军中来人一般也就是旁听一下而已,以免让人误会要夺权。马让为人谦和与人为善,正适合处理这样的关系。他知道郝普由太守一职被贬,故不称呼他现在官职只称郝公。

  郝普立刻变作一副笑脸迎了上去:“有劳马参军。”

  两人互相恭维的说了几句,便各自回去复命。

  官员们陆续离场,围观的百姓却是仍然兴致勃勃地聚在一起不肯散去。有的大声议论着刚才的一幕,有的继续高声怒骂。

  酒肆中气氛也同样热烈,众人三五一群地凑在一起,大声讲诉着道听途说来的各种八卦辛密,听的人自然是如痴如醉,说的人更是得意洋洋。一时间,楼内楼外仿佛就像过节似的,到处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其实也不奇怪,古时本来就没什么娱乐活动,这会正是农闲时节无事可做,近期又没节日灯会什么的,大伙正没个去处。突然听说府君抓住个细作要公开行刑,周边十里八乡的百姓们就像过节似的聚过来看个热闹,实际上砍的是谁?为什么砍?这些都不重要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