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陔终于知道蔡师之前看着自己,自己会如何的发毛了,感情是老丈人看女婿啊。
看来之前蔡师所说的第二件事就是这事,蔡师之女那便是历史上那位大才女蔡文姬了吧。
蔡文姬,本名叫蔡琰,字昭姬,后来为避司马昭的名讳还改为蔡文姬。
蔡文姬一生可以说是悲剧,先前嫁与卫仲道,但是只有一年便守了寡,之后董卓被杀后,蔡邕又在狱中含冤而死,再后来匈奴进犯,又将蔡文姬劫掠去了匈奴,嫁给了右贤王,最后还是曹操将她赎回来。
不过如果她这一世跟了自己,或许也不会有这些悲剧了吧。
“你在听吗”
小胖墩想得出了神,一时没有回过神来。
“啊。这,父王,我才十岁啊”
“十岁又如何,我与你母妃也是幼年便已定亲,再说你蔡师一代大儒,其女必也不凡,此事便这么定了,等过段时日,便举行定亲宴”
刘利难得强势了一会。
“那陔儿一切听父王安排”
“哈哈哈,这就对了嘛,等过几日,孤便举行定亲宴,把亲事定下来,蔡师,到时候就得改口叫亲家了啊,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大王客气了”
众人也是一阵祝贺,独留小胖墩在那里若有所思着。
……
……
……
数日之后,一条消息从河间王府传出,河间王世子将与大儒蔡邕之女举行定亲宴,时间定在今年十月二十二日。
消息传来举世皆惊,就连洛阳朝堂上的皇帝陛下,也让自己的常侍张让前去河间祝贺。
于是此次定亲宴,成了今年大汉最大的喜事。
在汉代的婚俗礼仪主要遵循“六礼”,这六礼主要就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汉代的婚俗程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纳采、问名两项,这是相亲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纳吉、纳征两项,是定亲阶段;第三个阶段包括请期、亲迎两项,是成亲阶段。
在婚俗程序的第一阶段是议婚,这个阶段,男女双方家庭中主事的人要商定一个吉日来相亲,男方将女方的名字和出生日期带回去进行占卜,如果两方的婚姻相合,则再进行下一个环节。不过,也不是男方一方就能够决定双方的婚事的,有很多女方直接就拒绝了男方的聘礼。汉代女子由自己来决定婚事的理念很强,有的女子为了嫁给自己心仪的人,而一直不嫁,最后如愿嫁给自己心仪的对象,成就了一段佳话。在汉代,女子也有冲破父母和社会的偏见毅然和男子私奔的,卓文君就是逃婚私奔的一例。可以看出,汉代女子的自主意识和自我意识相对于唐宋时期是强的。
在汉代,男女在选择对方时都有着自己的标准,有的标准是男女统一的,有的方面男和女则不一致。从男方的家庭来看,有的是根据女子美貌的,有的是根据德行和才能的,也有的根据女方所在家庭的门第,有的根据所卜卦中女子的吉祥程度,有的则根据女方的富裕程度。而女方选择男方则根据相貌、才德等。此外,男女双方的议婚还有其他的方式,比如“指腹为婚”“政治联姻”。在民间还有一些让现代人无法接受的现象,有的人家为了骗取多家的聘礼,让自己的女儿反复订婚。有一些士大夫,为了追求门当户对,竟然会有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宦官的情况出现,受到人们的嘲笑。这些都是当时一些议婚程序中的丑陋现象。
在汉代也有一些较为特殊的议婚现象出现,有一些贫寒人家可以和一些显贵的士大夫家进行联姻,并在此后得到了对方家庭的照顾和支援。在东汉末年,还出现了一种情况,一些较为富贵的人家不愿意和当朝的权贵和王侯之家进行联姻。这种现象为东汉时期的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这种情况的出现,或许人们已经嗅出了腐败落寞的王朝即将落幕的味道。
汉代的婚姻仪式主要是遵循古代的旧礼,在议婚完毕后,男方要带上聘礼,到女方家去求婚,也有带着聘金前往的。《汉书·王莽传》中记载:“进所征天下淑女,立杜陵史氏女为皇后,聘黄金三万斤。”这就是古代的纳征。在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汉代朝廷会采取由官府拨付的办法帮助将要娶亲的人家作为聘礼。汉家公主外嫁少数民族首领,少数民族的必须遵循中原汉族的聘礼风俗。
女方家要为将要出嫁的女儿备置嫁妆。汉代人特别地重视家庭教育,在女儿出嫁的时候,父母会告诫自己的女儿到了夫家要以礼待人,要学会同夫家的人和睦相处。在汉代,婚庆的典礼相当隆重,男方家要大肆置办酒席来款待来宾,并一一接受宾客的道喜。汉代朝廷对于酒食的管理非常严格,但是对于婚娶的酒食则是一点儿也不限制,酒肉宴客是汉代婚庆日最不可缺少的内容。如果男方家里清贫,女方家也要帮助男方家把酒宴搞得隆重而热闹,否则就是有失礼节。在汉代,皇帝竟然曾经为了酒宴专门下了诏书,从礼的角度讲述婚庆宴客的重要性。这说明,举国上下对于婚俗宴庆的重视。
汉代婚庆的花费特别大,同门第之间互相攀比,婚庆典礼搞得较为奢侈。然而,由于婚俗的聘礼太重,很多的平常人家根本支付不起,只能不娶作罢。
但是这些小胖墩可不用管,只要全部交给了自己的父母和恩师即可。
现在小胖墩也有一件更加重要的事。
黄忠来报说已经找到蛾匪巢穴,于是小胖墩大喜,便带着众人来到了河间相的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