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三年之期已到
居摄三年六月丙寅,这一天,赵羡早早地从床上坐了起来。
外面天色未明,差不多才五六点的样子,他就已经按捺不住心里的激动,匆匆披上件衣服,就跑出了门外。
他住的是专门守孝时住的草庐,草庐外不远,就是赵延的坟墓。
采了点野菜的嫩芽放在墓前当做是祭品,赵羡挨着碑坐下来,有些想哭:“三年了啊老赵,终于三年了,你知道这三年我是怎么熬过来的吗?我太特么不容易了!”
今天是他三年斩衰孝期的最后一天。
斩衰是等级最高、丧期最长的重孝,一般都是儿子为父丧,丧期三年。
但说是三年,实际执行起来,基本上没人会老老实实守满三年三十六个月的。
按照当今大汉的习俗,一般是守二十七个月就能举行禫祭,正式除去丧服,结束孝期了。
然而即使这样,二十七个月也不短。
虽然守到后面,饮食不再只是喝粥那么单调寡淡,甚至偶尔也能光明正大地吃点肉了,但守孝期间不能外出不能聚会不能这样不能那样的繁琐限制把赵羡给憋得头疼。
当然了,头疼归头疼,但也不是不能忍。毕竟赵羡在穿越来到大汉之前,因为从某漂亮国传播的瘟疫的关系,同样是在不能外出不能聚会不能这样不能那样的自我隔离中。
无他,都习惯了。
好在,习惯不习惯的,都到今天为止了。
如今,三年之期已到,这孝,不守也罢!
“大郎起这么早啊。”
冷不丁从背后响起一声问候,赵羡还以为是便宜父亲赵延的魂魄看不下去跑来揍自己的,被吓了一大跳。
等回过神来,才发现是刘秀这小屁孩。
三年过去了,赵羡对比自己身体年龄还小一岁的秀儿,早就失去了最开始对未来大腿的敬畏,当即伸手捞来秀儿,毫不客气地在他小脑门上弹了一下,骂道:“要死啊你这么早跑过来,吓我一跳!”
刘秀挣脱开赵羡的钳制,不甘示弱地做了个鬼脸:“只有亏心的人才会被吓到,大郎的心是有多亏啊?”
见赵羡起身要追来,刘秀才不会站以待毙,脚下一溜烟地跑远了。
宅了三年(其实也就两年多)的赵羡怎么可能追得上刘秀,作势追了几步找回场子以后,就不再追了。只望着他跑远的背影,撂下一句狠话:
“这小子,迟早得好好收拾他一顿!”
被熊孩子秀儿一打岔,赵羡也没了跟墓碑唠心路历程的心情,转身回到自己住了三年的小草庐里,重新躺回了床上。
不知不觉间,已经来到这个时代三年了啊。
三年,也就是一个初中,或者一个高中的时间。谁的初中和高中不是一眨眼就过去了呢?除了留下些回忆,然后就不声不响地流逝了过去。
在床榻上翻来覆去地想了又想,回忆了一遍又一遍,赵羡最终惭愧地发现,自己穿越来的这头三年里,好像就只顾得上宅了……
写小说也讲究个黄金三章呢,穿越的这黄金三年,就这么被自己白白虚度了过去。
当年在长安,和王莽王前辈聊天的时候,还有被软禁时跟看守的郎卫们闲扯的时候,赵羡详细地了解了王前辈的事迹。
想当初,王老师刚穿越过来,第一年,就因为出淤泥而不染的德行举孝廉入仕,在大汉的心脏长安城中崭露头角。
第二年,蒸馏出白酒,改良出纸张,王氏酒、王氏纸行销海内,赚的可谓是盆满钵满。但人家王老师一分钱没留,一半拿给上级同僚下属们分润,一半拿去给贫民们买田买房买粮,顿时把声望从上到下刷到了珠穆朗玛峰顶。
第三年,抛出每个穿越者都会“借”来一用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愣是将分歧已久的《左传》、《公羊》、《谷粱》三家春秋弥合到一块,“共同团结在以大汉天子和王大将军(王凤)为领导的旗帜下,为大汉的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王莽本人更是凭借此功,直接成为了天下儒门领袖。
第一年立德,第二年立功,第三年立言,人家王老师只花了三年就三不朽了,你赵羡呢?
念及此,赵羡十分惭愧,惭愧得甚至还想再睡一觉。
都想到这份上了,睡觉是不可能睡得着了,赵羡的脑海中也忍不住开始捋起自己这三年的时光。
虽然他自己因为宅家守孝,除了刚穿越来的那俩月南阳长安然后又绕回南阳之外,别的经历实在乏善可陈,但他也不是只知道宅啊!
这三年里,除了他一直在守孝之外,刘縯也时不时地来陪他一起。
身为南阳地下有活力的社会组织之老大,刘縯的消息十分广泛,每次来都会给赵羡讲讲最近大汉又发生了什么新鲜事。
比如颍川郡有棵枯树忽然发出了绿芽,祥瑞报上去了之后才发现看错了,那不是绿芽只是个绿的毛毛虫。
比如胶东郡挖出来一座秦代的学室遗址,正中间有个黑面的人像,经过仔细辨认发现不是人像而是一条黑狗像。
再比如东海郡有一个歪嘴男子忽然中了邪,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什么龙王战神医圣之类的,被人一泡尿呲醒之后,才承认自己只不过是某家的赘婿。
……
咳咳,刘縯和赵羡可都是关心大汉形势的热血男儿,自然不可能只关注这些滑稽荒诞的事。
更何况,这三年里,大汉政坛上掀起的阵阵腥风血雨,也实在让人滑稽荒诞不起来。
赵羡是在居摄元年四月中旬,被槐里起义军送出关中的。在山中艰难跋涉了一个多月后,于五月下旬才回到舂陵。
就在他于山中迷路时,五月初一,长安派出的平叛大军正式出动,以成都侯王况、卫尉王级、望乡侯阎迁等为将军,陈遵、王奇、王晏等为校尉,号称十万大军,向槐里扑去。
五月中旬,汉军破槐里,义军被迫向关西转进。
五月二十,校尉陈遵大破义军余部,亲斩义军首领霍鸿。
六月初,将军王况、校尉陈遵、校尉王奇等率军再次追上义军残部,陈遵再斩义军首领赵朋,关中之乱遂平。
受槐里义军起事的震动,各地方郡国不满王氏专权的豪杰纷纷四起,王莽派遣将领奔赴各地平乱。
在各路义军中,声势最大,影响最广的,莫过于前孝成皇帝时的丞相翟方进之子翟义在东郡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