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带着率土之滨混三国

第四百三十八章本初,想怎样

  “长安,竟如此繁华耶?”

  长安城门外,一位面相威仪的青年人从马车上下来,看着城门前如龙的车流与人流不由感叹道:“王德容果然是治世之臣。”

  “先生慎言。”

  青年人身边一弱冠少年谏言。

  青年毫不在意的甩了甩衣袖,瞟了眼身边的一壮汉,和蔼的对弱冠少年道:“文惠,本初公可不想你想的那么狭隘,人皆可言。”

  少年笑笑不说。

  青年人又道:“长安到了,你我也该分别了,文惠乃世之大才,当小心为妙。”

  “多谢先生夸赞,柔当不得。”

  弱冠少年深施一礼以示感恩,眼前这人乃河北名士,他的一句世之大才,他高柔要做官就简单的多了。

  高柔怎能不大礼相见。

  高柔不卑不亢的姿态更让青年人满意,又勉励几句,送给高柔一名帖,告知他有难处就去找太师杨彪。

  高柔自是感谢。

  青年人看着高柔离去眼睛深邃,突然对身边的壮汉一挥手,壮汉上前,青年人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吩咐道:“派人盯住他,如果他不是来奔丧,而是要投靠王德容,杀之。”

  “喏!”

  壮汉一愣,随即应喏。

  “前面可是元皓先生吗?”

  青年人跟壮汉刚走不几步,就看到一华服人靠前朗声道。

  青年人整了整衣冠,施礼道:“某正是巨鹿田丰字元皓。”

  华服人还礼:“某乃京兆韦康,字元将,乃杨师弟子,奉命特来迎先生。”

  “原来是杨师高徒。”

  田丰二人一番恭维寒暄,而后跟韦康前往太师杨彪府中。

  二人绕了一大圈,自以为隐秘仍在不良人的监察下,二人一入府,一个懒汉就对身边的人道:“速去回报:就说袁绍使者已进杨太师府。”

  郭嘉得到消息立刻去见王玢,河北战场——袁绍跟颜良文丑的摩擦关系到明年的战略。

  王玢迁都长安,定下修生养息三年的政策。

  一旦袁绍跟王玢撕破脸,必然会打乱王玢所有的部署,当然袁绍要战,王玢亦不怯战。

  如今袁绍的使者入长安,八成就是议和。

  郭嘉见到王玢时,王玢正跟荀彧、阎忠、贾诩等商议明年要修整的河渠及直道、流民安置的地区等。

  “奉孝来的正好。”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王玢听到这些专业的规划措施及各人讨论的路线脑袋都有些木,看到郭嘉眼前一亮,招呼道:“你来说说明年先通成都至南中的道路,还是先修河西走廊?”

  “明公,自然是先修成都至南中的直道。”

  “哦!说说原由。”

  王玢心里还是很信服郭嘉。

  郭嘉朗声道:“明公数年来迁往西域的流民多达百万,道路艰难险阻,虽多有流民死于半途,可数次组织流民粗修道路,河西走廊虽不像陇右道路好,可无关大局。然南中道路不同,南中乃不毛之地,山越横行,若明公修通南中的道路,定能将南中收为大汉所有,最关键的是能打通与扬州、交州的联系。”

  “陆地上,从南中至扬州,海上,从辽东至江东,明公已对中原诸侯行成战略上的包围,克定天下只是时间问题。”

  “奉孝,真吾智囊也!”

  不得不说郭嘉的眼光不同凡响,连荀彧听完都改变策略,荀彧战略目光自然不俗,可他依然摆脱不了儒家士子的局限——那就是对蛮夷行德政,而不是将其融合。

  不同于郭嘉,年纪小,常年跟在王玢身边,对王玢的海权论、地缘政治、世界观颇为认同。

  “奉孝所来何事?”

  大方针定下,具体的事务则有下面人去做,王玢好奇起郭嘉的来意。

  “明公,袁本初的使者田元皓已至京师。”

  郭嘉慎重的回道。

  “田丰?”

  说起来这位一流的军师,王玢有些羡慕袁绍,王玢几次派人征辟田丰、沮授,都被二人拒绝。

  沮授善军政,田丰善辩、战术,可惜都跟随袁绍。

  “哦!看来袁本初是想议和了。”

  幽州的摩擦第一时间被传回长安,甚至比田丰启程的时间还要早,王玢早跟荀彧几人商议过,几人一致认为袁绍不敢贸然开战,必是求和。

  “盯住他,莫要让他兴风作浪。”

  “喏!”

  几人又商议一些别的政策,入夜几人才离开。

  贾诩故意走的慢些,郭嘉会意在一旁等着他。

  “奉孝,你今天的话可有点少。”

  贾诩还没后世那老狐狸只求自保的心态,这一世提前数年入世,又跟着王玢,心中的政治抱负正是昂扬的时候。

  贾诩有监察不良人的权利,更有洞察人心的本事。

  郭嘉微微一笑,道:“果然什么都瞒不住文和兄,不错某的确有一些没说,田丰刚入城就被杨文先请了去。”

  贾诩点头:“杨文先最近很是活跃,某听说他有所动作。”

  郭嘉嘴角上扬,轻蔑的道:“老贼自以为隐秘,殊不知尽在某的监控下,想要浑水摸鱼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真的不告知明公。”

  贾诩有所指的问。

  郭嘉盯着贾诩的眼睛,问:“明公的性格,文和兄不是不知,心存汉室,为人敦厚,长此以往只会让忠汉势力大涨,还不如让他们闹一闹,把明公逼到汉室的对立面。”

  贾诩:“奉孝,就不怕明公事后算账。”

  郭嘉:“为了明公的大业,为了天下一统,某个人的荣辱又算得了什么,文和兄尽可装作不知。”

  贾诩喟叹一声:“吾奉命监察汝等,又岂能不知?”

  其实二人都清楚,哪怕事后被清算也只是一时,不久必会被起复,不然忠于王玢的人被清算,忠于汉室的大臣得了奖赏,天下人谁还肯再为王玢卖命,这不是把天下拱手让给别人吗?

  再说别人谁又能收拾这破碎的山河。

  二人相视一笑,达到共识。

  郭嘉与贾诩达成共识,田丰却在杨彪府上被杨彪一阵痛斥:“袁本初欲以何为?造反吗?”

  袁绍利益熏心的欲收编颜良文丑的确是一大败笔,最关键的是竟然没能一鼓作气的拿下,犹犹豫豫如妇人一般,着实让人气愤。

  田丰还不得不替他解释:只言争功不言其他。

  争功之事常有,各部有摩擦也在情理当中,杨彪并未抓住不放。

  “本初到底想怎样?”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