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四马驾车
见到须贾上钩,范睢表现卑微的说道:“承蒙大人看的起,到时候赏赐一些丰厚财物给小人,小人也就满足了。
须贾看着范睢的样子,更加的看不起他,心中暗自想到:范睢啊,范睢,没想到到直到现在你依然还是这幅没有出息的样子。这个时候须贾对出行秦国丞相府的事情多了一些信心,本来还很高兴,不过他突然想到一件事情,自己是魏王派遣过来的使者,出行在外,不能灭了魏国的威望啊,但是自己做过来的车辆用到现在是又旧又破,而且但是过来的时候还是双马拉的车,在这秦国的都城,怎么也要四匹马拉的车,才够威风吧,这样是自己的车架是少于四匹马,那不就是丢脸了吗?
须贾愁眉苦眼的盯着范睢看了一眼,立马就有了主意,这范睢不就是马夫吗?平时与他打交道最多的就是马车里,让他想想办法不就可以了吗?不过自己也不能直接了当的问他,免得被他看不起,只好装作有些丧气地说:“哎可惜了,本来本官应该现在就去丞相府的,但是现在我的马病了,车也坏了,没法去呀。没有像样的车马,我哪能出门呢!要是不能出门,就见不到那人,你的赏赐可就没了。”
范雎听了这话,在心中大骂:明明就是你想要装逼,还偏偏扯到我的赏赐上来,得,只要我的计划能够成功,到时候有你苦的。还好自己冒充的是马夫,你不是想要四匹马拉的车吗?我给你找来就是,凭我现在的地位,只要你敢想,就算是八匹马拉的车,我也要给你找过来,然后就对须贾说:“这好办,我替您借。给您找四匹马的车,一定要是四匹马”,最后再说几匹马的时候,还故意说的大声一些。
这不怪范雎在心中大骂须贾,这个时候乘坐马车都是有规矩的,天子乘坐八匹马的车驾,诸侯六马,其他的比如一国的丞相或者是上将军才能乘坐四匹马的车驾,一般的普通官员只能做双马车驾,但是这些都是在十分隆重的场合才会有的情况,其他时候一般都是逐级递减的。按照现在的情况,须贾只是一般的他国使者,而且在魏国也不是什么重臣,况且秦国已经隐隐有了凌驾魏国之上的国力,没想到须贾还敢如此嚣张,其实须贾只要有双马拉的车就足够了,要是一般的庶民,就算是马车也不能坐的。
这时在门外隐蔽处早就有一个丞相府的下人偷听,在听到范睢说的话之后,口中念叨着:四匹马。立马就向外面等待着的郑安平跑了出去,把听到的事情告诉给他,然后在郑安平的吩咐下去准备四匹马拉的车。
须贾听了这话,心中高兴,那里会想到他们两人的对话早就已经被门外的仆役听见,见到范睢说的如此大声,还觉得有些震耳,就对范睢说道:“轻点,本官又不聋。赶紧下去安排吧!不可耽误了本官面见秦国面见丞相”。
听了须贾的话之后,范睢很快退了下去,等到须贾和他的门客出门的时候,范雎就弄来四匹马拉的大车等候在门口,须贾看到如此华丽的马车,脸上露出喜色,对范睢说道:“范睢,本官果然没有看错你,你还真是有本事啊!”
范睢赶紧恭敬的说道:“大人谬赞了,能够为大人分忧,乃是小人的福分,只不过小人还有一个小要求,还望大人允许,让小人给大人驾车,也算是报答大人以往的恩情”。
须贾见到范睢如此的表现,忍不得大笑,对范睢说道:“好,念在你你对本官一片诚恳之心,本官就答应你的小要求,就让再次给我驾车,走吧”
等到须贾和他的门客上车之后,范睢亲自替须贾赶车。
马车一路上来到丞相府的门口,等到车停下后,范雎对须贾说:“大人,丞相府已经到了,你稍微等一等,我去通报一下那位管事,最好是让他出来见你”。
须贾听范睢的话,掀开门帘看了我一眼,果然是秦国的丞相府,本来就准备下车进去,但是在起身的时候想到:其实范雎说的话有理,自己最好是在外面就见见这位管事,从他的口中掏出一些有关于秦国丞相张禄的消息,到时候自己见到张禄也好判断形式,不过也只能提前见见这位这位管事,最好是不能被张禄知道,毕竟谁也不想自己的性格被别人掌握。须贾觉得范睢说的有道理,就对他说道:“好,你进去吧!无论如何也要带他出来见我,就算是那钱财贿赂也是在所不惜”。
范睢应是走进了丞相府,一旁的守卫看见之后,纷纷回避。其实在马车靠近门口的时候,那些守卫就看到了是自己的丞相在驾车,本来想上去迎接,但是看到范睢穿着奇怪,心中惊奇,也在猜测车中人的身份,居然能让一国的丞相驾车,还以为车里面的人就是秦王,他们这些人当然不敢迎上去,只能是站在原地,看到范睢进来,也不敢声张,只是稍微回避一番。
在范睢进去之后,须贾就下了马车,看着眼前的秦国丞相府,眼中漏出羡慕之色,要是这座府邸是自己就好了,就对自己的那个门客感叹道:“这就是秦国的丞相府啊,秦国果然是大国,就连这丞相府居然都如此的高大气派,不知道本官何时才有这样的府邸”。
这个门客就是须贾坐进四方馆的时候,给他提出想要面见秦王达成此行的目的,就必须先面见秦国丞相并且说服他,通过秦国的丞相张禄干预秦王的决定,以期达成目的建议的那个门客,当时须贾就觉得他是一个人才,想到自己面见秦国的丞相时,肯定会是一番唇枪舌剑的辩论,要是有一个人在自己的身边随时给自己建议,到时候自己也会多几分把我说服张禄,所以在来到丞相府的时候就带在了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