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四.四面楚歌
关中盆地,只要守住北面的萧关,西面的散关,南面的武关,东西的函谷关和潼关这几大隘口,就可以据险自守,维持自己的小世界。关中盆地里的八百里秦川,5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还是能养活新朝剩余的人口。
依托关中盆地,前突的洛阳能勉强保得住,洛阳,长安在手,掌控了当时全国最大的2大城市,北上就可以收复中原,南下就可收复荆襄,卷土重来,重振河山,也不是不可能。
前提是这关键的几个隘口能否守得住,能守多久?
很可惜,事不与愿违,最先失守的是北面的萧关,隗嚣起兵造反,占领了陇西,武都,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郡。陇西和萧关,成了架在新朝脖子上明晃晃的大刀,就等着隗嚣什么时候高兴,什么时候落下来。
隗嚣目前还没有什么大动作,他拥兵自重,静待事态的发展。如果新朝能够绝处逢生,逢底反弹,打一个大胜仗,甚至消灭起义军,那么隗嚣就会乖乖的做回他的大将军。
光是拥有陇西和萧关,未必能一鼓作气拿下关中盆地,只要关中政权的稳定,倾其全力从关中出兵,能重新夺回陇西和萧关。三国时期诸葛亮就曾占领这一地区,结果还是被关中出兵打回了汉中。
可惜屋漏偏逢连绵雨,坏消息接踵而至。
武关因内贼邓晔和于匡而失守,这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隘口,从里向外被轻易的撕碎,精心布置的防守措施,在内贼面前全部成了摆设。邓晔和于匡在南乡起兵造反,进攻武关都尉朱萌,朱萌投降;转而进攻右队大夫宋纲,宋纲阵前被杀;向西挺进,攻陷湖县。在莽军即将反击之时,打开武关关门,开门揖盗,投靠了更始政权,将更始政权宰相李松及其率领三千人引入关中。
随后邓晔与李松合兵一处,向长安挺进,在京师仓被阻,久攻不下。邓晔与李松调转方向,不直接进攻长安,转而进攻华阴,想切断洛阳与长安的联系。
邓晔任命弘农掾王宪当校尉,率领数百人北渡渭河,进入左冯翊境内。王宪部队推进到频阳,沿途地方官府都迎而降服。各县大姓分别起兵,自称是汉朝将军,率领部众追随王宪。
进入关中的更始军声势越发强盛,李松、邓晔率军抵达华阴后,击败王莽的九虎将,占领了潼关,切断了长安与洛阳的交通线。
九虎将,王莽用“虎”作为将军的名号,任命的9名将军。对他们寄予厚望,让他们率领禁卫军精锐士兵几万人前去华阴,主要是守住潼关,保住洛阳与关中的交通线,给洛阳提供足够的战略支援。当初预判洛阳将是更始政权的主攻方向,即便洛阳沦陷,也能拒敌与潼关以东,确保关中盆地的安全。
正面进攻潼关,几乎是不可能。由于邓晔的里应外合,才让更始军李松攻入了武关,随后采用迂回战术,从华阴进攻潼关,从这个方向进攻潼关,潼关就无险可守,潼关失守,洛阳失去了大本营的支援,转瞬陷入两面夹击之中,洛阳失守只是时间问题。
史书上说,是王莽小家子气,将九虎将军他们的的妻子儿女收容到皇宫里作为人质。还有舍不得宫中储存的黄金,贵重珍宝,当时宫中的黄金就有六十多万斤,王莽却对出征的战士,每人仅赏赐四千钱。大家很怨恨,毫无斗志。遇到李松,邓晔的攻击,一触而溃,六位虎将军战败逃走,其中两位虎将军回到朝廷自杀而亡,其他四位虎将军逃亡。还有三位虎将军收集散兵,保卫渭口京师仓。
失败真不是王莽小气的原因,军人的荣誉也不可能在这件事情上太较真,而且事关国破家亡,九虎将拒险而守,目标是抵御从东面洛阳的来敌,更始军从华阴迂回杀出,就捅了九虎将的后背,打了他们个措手不防,失败也可以理解。
当然,交战的双方人数真如史书所记载,这个失败就是不能让人接受,李松3000人,邓晔才造反也不过几千人,合兵一处满打满算不上1万人,而九虎将可是几万近卫军精锐。冷兵器时代,守方还是要占一定优势,就算是你失去了隘口这一地理优势,但人员数量上的优势,也不该这么短的时间就失败。或许史书故意为了贬低王莽,才将它的兵员人数每次都远超对方,以此来衬托出莽军的愚蠢、无能。
这是一连串的蝴蝶效应的结果,潼关的失守是因为武关的失守,武关的失守是因为隗嚣的造反,隗嚣造反又是昆阳之战失败给他的勇气,昆阳之战又是蓝乡之战的延续……
每每看这段历史,你就会不自主地怀疑史书的真假,一个建国15年的政府军,在这15年里不停的和少数民族战斗,保持着频繁的战斗经历,转过来和国内农民武装力量战斗,却甚少获得胜利,除了最初的几场小胜外,其余事关历史转折的战斗,一场未胜。这些战斗常常是以多欺少,结果却被别人以少胜多。
这不合常理,但确是事实,所有的事情都感觉是上天在抛弃王莽政权,也许王莽政权就是一个错误。
墙倾众人推,越失败越会失败,在战场上,失败从来就不是成功之母,它会形成一种情绪像瘟疫一样四处传播,降低军队的战斗力。
关中保卫战,旨在以防守为主,坚守隘口的本土保卫战以失败而告终。四个方位的关口丢失三个,失去了这三个战略要冲,敌军源源不断涌入关中,李松派遣更始军偏将军韩臣,一直向西推进到新丰,攻击王莽波水将军窦融。窦融败退,韩臣追击,直抵长门宫。王莽政权陷入四面楚歌之中,危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