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宣帝,原名刘病已,后改名刘询。字次卿,谥号“宣”,庙号“中宗”。他是西汉历史上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拥有庙号的皇帝,中宗之号对应中兴之功,实至名归。
这本小说可以算作是他的本纪。
因为宣帝是我的男神,评价可能会有失偏颇,相对不够客观。我会尽量按照《汉书》来写,结合一些有关资料,争取做到不溢美、不隐恶。也希望大家能够去对比一下班固的原书,找出谬误。
评价一个人通常是很难的,因为人性复杂,但是宣帝和他所创造的孝宣中兴,绝对是最亮眼的一抹色彩。
宣帝因爱情而著名,我承认自己一开始也是因为故剑情深的典故而去了解他,可后来却深深折服在其文治武功之下。
他是一个政治天才。有人说,宣帝是因为恭哀皇后的死才在政治上变得成熟。南园遗爱对他的影响确实不小,但他一开始就是个和高祖一样,腹黑流氓的人设从来不是傻白甜。
无论是处理田延年的贪污案还是对待刘贺的态度,都表现出一个合格的君王应有的政治敏锐度,而这些都发生在许皇后被毒死之前。许平君的死对他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从此以后,这个二十岁的少年,不再是腹黑的小流氓而是隐忍的大boss。他不再年少冲动,为了爱情和政治对抗,而是一忍再忍,暗中收网将政敌一网打尽。
他生逢巫蛊,却也因此对民间疾苦了解甚多。论爱民如子,西汉也就文帝可与之争锋。汉宣帝人称“小汉武”,他确实某方面和曾爷爷很像,但比起穷兵黩武的汉武帝,可是好太多了。
西汉不少皇帝的本纪里,都有人相食。遇到灾年、地震,就仿佛是不可避免的事。可是宣帝的本纪里却全是全民厚赏和大赦,他也遇到过地震,也赈过灾,咋就没人相食呢?
他是仁君,明君,但是,死在他手上的无辜也不少。真正在顶峰的当权者,没有人会真的干净,儒家的政治理想完全实现是绝对的空想。
所以,他选择了汉家制度,选择了传扬千古的霸王道杂之。不能怪他对喜好儒学的太子发那么大的火。纵观孝宣一生,你是跟功高震主的霍光讲仁义还是和烧杀抢掠的匈奴谈道德?宣帝经历的是波云诡谲的政治斗争,近百年的汉匈之战,西羌的叛乱,宗室的谋反......他很清楚,仁义道德在绝对的政治利益面前一文不值,否则,他又怎么会失去心中挚爱?
但偏偏,他重感情。他违背满朝文武坚持给生父一个“皇考”的名分,尽管史皇孙刘进生前连个侯爵都没有。他不顾扶持之功,灭了霍家满门,寒了天下臣工士子之心,只是为了给发妻报仇。这样的事,作为一个帝王是错的,但,作为一个男人,却那般叫人心疼。
他不是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却贪玩任性间将朝堂玩弄于鼓掌。他塑造温和有礼的仁君形象却暗地里可以杀人于无形。他坐拥后宫三千佳丽却只取南园一瓢饮。他不能单纯的用好人坏人来区分,但他的魅力和光彩早已尽情绽放在那个西汉最好的时代,那璀璨夺目的孝宣中兴。
我们不会忘,那个昔年斗鸡走马的少年郎已经成长为俾睨天下的明君英主。他带着他的爱情,他的麒麟阁十一功臣,呼韩邪单于入朝称臣的礼拜,西域都护府设立所带来的新疆版图,一起沉睡在南园,一起沉睡在历史的汪洋,成为一朵美丽的浪花。
就如班固所说:孝宣之治,信赏必罚,综核名实,政事、文学、法理之士咸精其能,至于技巧、工匠、器械,自元、成间鲜能及之,亦足以知吏称其职,民安其业也。遭值匈奴乖乱,推亡固存,信威北夷,单于慕义,稽首称籓。功光祖宗,业垂后嗣,可谓中兴,侔德殷宗、周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