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邕素来行事稳健,喜欢谋定而动。
伐齐是一个非常大的战略目标,更是要多多谋划。
虽说之前已经伐过一次齐,对齐国的士兵战力已经有了初步了解,但对手这种东西怎么了解都不为过。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于是他又派了开府的伊娄谦作为使臣出使齐国。
明面上是出使齐国,暗地里是为了搜集齐国的情报,为了下一次伐齐做准备。
事情进展的很顺利,齐国对伊娄谦没有防备,伊娄谦顺利打探到了齐国的一些军事部署。
但是就在伊娄谦要返回长安时,他的副使高遵突然反叛,将伊娄谦的所作所为告知了齐国。
伊娄谦返回长安的计划失败,被齐国扣留在晋阳。
因为高遵的突然反水,齐国的皇帝高纬得以知道宇文邕对齐国虎视眈眈,想要伐灭齐国,进行下一次伐齐之战。
高纬顿时没心情听《无愁曲》了,平时让人无愁的《无愁曲》再也不能让他无愁。
高纬连忙找来他的三个心腹大臣商议对策,这三个心腹大臣分别是北齐右丞相高阿那肱、韩凤和陆令萱之子骆提婆,这三人合称“三贵”。
哦,骆提婆现在应该叫穆提婆。
陆令萱为了拉拢和穆舍利的关系,让她的儿子骆提婆认穆舍利为母,改姓穆氏,她也和皇后穆舍利结为姐妹。
不得不说陆令萱手段还是非常出色的,从一个女侍中,到和皇后结成姐妹。
在心腹面前,高纬总算有了作为皇帝该有的模样,不像平时上朝,说话声音很小并且结结巴巴。
“伪周妄图讨伐我国,各位爱卿有何意见。”高纬难得关心一次国事,大声开口询问道。
高纬非常不开心,他倒是没有感到惶恐,伪周又不是第一次讨伐他了,上一次讨伐他还不是无功而返。
他只是担心如果伪周真的来讨伐他,他的好日子就没有了,就得去和伪周作战。
众所周知打战哪有玩耍快乐。
他还想多听几遍《无愁曲》,和小怜一起去晋阳的山林游猎,邺城的宫殿又是多么繁华,冯小怜又是那么美。
一切的一切高纬都不想放弃,而这一切令人高兴的事务都将随着伪周的讨伐而终止。
高纬再也没法无视北周的威胁,他的内心充满了不忿。
隔壁宇文邕就不能好好过日子吗?
老想着来打他又算什么事,大家一起相安无事,尽情享乐多么开心,那些令人厌烦的政
事只会让人生厌。
但是既然宇文邕想要攻打齐国,他高纬也不能坐以待毙,他决定挣扎一下,做一点应对,做做样子向他的心腹大臣问计。
骆提婆非常了解高纬,自然是知道高纬不可能真的是想询问应对周军的对策,于是开口说道。
“伪周伐我不过是区区小事而已,伪周上次伐我损兵折将无功而返。”骆提婆顿了顿,肯定的说道。“这次讨伐必定也会无功而返。”
“陛下毋虑,区区小事,何足挂齿,不过是癣疥之疾罢了。”骆提婆接着说道。
“定是其他人危言耸听,我朝稳如泰山,岂能轻易倾覆。”右丞相高阿那肱接着说道,“自神武时起,我朝国力就远胜伪周,黑獭更是惊呼我军不可战胜。”
神武就是高欢,高欢是北齐神武帝,所以臣子都称呼高欢为神武。
宇文泰的小名是黑獭,高欢经常称呼宇文泰为黑獭,北齐的臣子也跟着称呼宇文泰为黑獭。
“况且我朝具有关东已历几世,政权稳固。”高阿那肱接着劝说高纬,“黑獭之时,需时刻防备我朝进攻,现如今我朝不去攻打伪周已经是对伪周的宽容,伪周又怎敢攻打我朝。”
高纬信了,内心大定,终于又可以玩乐。
不过他担心的又不是被北周剿灭,担心的只是被北周打扰他的享乐而已,内心仍是有点不满。
眼尖的骆提婆敏锐的察觉到了高纬的不满,于是说道。
“陛下毋虑,即使伪周伐我,陛下仍可享乐。”
“我朝之地沃野千里,伪周不可能一并吞并。”
“只要我朝守住晋阳,仍然可以做一龟兹国,陛下仍可以为皇帝。”
“况人生苦短,何不及时行乐耶!”骆提婆最后又总结一句。
这样的话骆提婆并不是第一次说,两三年前南陈组织的太建北伐,骆提婆也是这样劝说高纬的。
“淮南本来就是南朝的地方,这一次南朝不过是取回他们原来的地方而已,何必担心。”
“况且就算我军丢了整个黄河以南,我朝也能当一个龟兹国,陛下不用担忧。”
这一次,高纬又信了。
一扫之前的忧郁心情,又没心没肺的和几个宠臣饮酒作乐。
令宫人再次弹奏起《无愁曲》,高纬和着音乐唱了起来,冯小怜也跟着起舞。
于高纬的纵情享乐不同,此时的宇文邕正在处理公文,同时也在急切的等待伊娄谦的返回。
伊娄谦迟迟没有返回,这让稳健宇文邕非常不安。
担心伊娄谦是不是背叛他了,齐国是不是察觉到了他的计划。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思考要不要将伐齐的日期推后,他想等做足了准备再对齐国动手。
但是和几个重臣已经商议好了,约定九月份伐齐,不能轻易改变。
朝令夕改是为政大忌,这会降低他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威望,这和他为政以来的所作所为相背,最终还是决定于九月份正式伐齐。
齐王宇文宪的府邸,宇文宪正在研读宇文质默写下来的《孙子略解》,正读的津津有味。
读到高兴处还会感叹曹孟德果然就是曹孟德,将《孙子兵法》的精义和自身的经历相结合,让人印象深刻,对《孙子兵法》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他也试着用自身作战的经验去理解《孙子兵法》,发现以前对《孙子兵法》的一些地方的理解有失偏颇。
随着时代的改变,战争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孙子兵法》的一些论述也不在准确,要根据战争格局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就在他思考兵法时,一个亲兵急匆匆的向宇文宪所在的地方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