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开局给太子灌茅台

第二百三十六章 便宜的倭奴

  比如醉仙楼,海味楼,茶楼,去年来的时候都没有呢。

  问了几个路人,他才明白藏书阁的位置。

  长安城的藏书阁,居然会是三层的一座高楼。

  他发现在里面分成好几层,每一层装载的书籍有不同分类。

  比如说在第一层,是一些常见而热销的书籍,四书五经,用于启蒙的,关于算筹的方面等等。

  他自己所能认知的书籍,都能够看到。

  登上了第二层,大量的珍藏的典籍,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孤本,甚至呈现在面前,大部分的书籍甚至闻所未闻,感觉打开了新世界大门。

  如果不是藏书阁,一些寒门子弟一辈子也不可能赏阅到那些书籍,他们如获至宝的贪婪的阅读书上知识,恨不得当场把它们全部看完。

  张新仿佛来到了摆放珍宝的宝阁,双眼舍不得离开分毫,不知道看哪本好,恨不得多长几双眼睛将书籍全部看完才行!!

  可惜没有给他很多的时间,他只能从中挑了五本,付了七十五钱。

  嗯,十五钱能买到厚厚一本树,真的很便宜。

  他有抄书的经验,非常明白单单纸钱,墨水钱,可能都要十钱了,成本非常高,但眼前的书籍才十五钱,几乎亏本买卖。

  他很是惊奇,不知道藏书阁的幕后金主是谁,居然有如此本事,收集到了如此多的稀世典籍,并且每一本都抄撰了几百本。

  有了自己缺少的几本书,张新感觉自己对于今年的科举,心里不由也多了几分自信。

  …………

  靖阳县的大举动工,对于外地人来说也是很好奇究竟搞那么大的动作是要建什么,会不会是那个大户人家的府邸开始动工了。

  但除了靖阳县本地人,以及部分高官了解以外,学校一事,陈玄对外是暂时保密。

  陈玄不仅是实施监督工程的进展,而且要同时开始招收大量的老师,各种所需物品的准备。

  主要是老师,大唐识字的人才数量太少了,只能要向外招录。

  虽然说师不必不如弟子,但他要的老师,不单单要识字才行,他想要的是博学多才的夫子,要不然不学无术,只会一丁半点的话,当老师也只会误人子弟。

  当然,要是招不到人的话,尽可能把要求降低一些。

  陈玄分拨了几万贯出来,为得是能以高额的工钱吸引人才。

  如果学校成功搞好,也可以顺便让自己的师妹就读,包括李承乾也是如此。

  要不然七八岁的年纪,整天跟着自己玩耍怎么行,无论如何,书是必须要读的。

  教导几千学生,分成五十个人一班来算,需求得两百名的老师。

  同时按照陈玄所说,能否从上京考取功名,考不上的一些寒门子弟里招收一批。

  寒门子弟虽然不是学高八斗,但他们会尽心尽力。因为感同身受,希望其他的寒门子弟能够崛起。

  …………

  长安城的变局,大多百姓是感觉不出什么变化,但对于城中的勋贵来说,变故像是噩梦一般降临。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事情会变化的如此快。

  因为门门果实的出现,触犯了他们的利益了。几扇门衔接大江南北,往北是大草原,往南是岭南大量的土地。

  原本他们在长安周围,哪个不是拥有几十亩,上百亩的良田。

  靠着雇佣佃农来给他们干活,每一年能够什么不做收获大量的粮食,完全不用担心没钱花。

  所以在古代田地是一切的根,有了土地便有了一切,所有人都渴望得到属于自己的田地。

  靠着土地,士大夫一流大力的剥削农夫子弟,甚至有的农家种植十几亩的良田,一年才能分到两三百斤的粮食。

  农夫们没有土地,如果不帮忙种田,根本没有饭吃,所以不得不充当佃农。

  然而陈玄的出现,打破了眼前的局面。

  他们怎么想到,长安城里有周围的几万农夫,居然不愿意当他们的佃农了。

  大量的农夫,被雇佣成劳工,或者是跑到了南方岭南地区,开拓了疆土。

  比如他们所了解北方草原牧羊人,里面上百人都是以前的佃农出身,而且每个月居然给他们开到了900钱的工钱。

  要不然,谁会愿意跑到北方草原啊。

  900钱能买到六百多斤的粮食了,原本他们当佃农帮忙种植二十亩都得不到那么多的粮食吧。

  据他们了解,靖阳县的国师传出了几种高产的粮食,亩产几千斤的粮食。

  难怪长安城没有人愿意来当佃农,他们手上有如此神奇的高产作物,在自家后院上种植两三亩的山地,已是够养活他们自己一家了吧,为什么要再去辛苦的帮别人种田。

  大部分是不愿去给人当什么佃农,导致了即使今年开春种植好了作物,但是秋收以后,那么可能没有人愿意帮他们种地了。

  眼看自己的田地将要荒废,而他们锦衣玉食惯了,怎么可能自己动手种田。

  幸好在长安城,有一个佃农的工会,专门负责帮人耕地。

  耕地一亩的价格不算贵,能在他们承受的范围,几百亩的土地耕完用钱花了几贯不到。

  最不可思议的是,几百亩地一个时辰不到全部耕完了,并且翻的泥土比用耕牛耕的好上好几倍。

  亲眼看到耕地的佃农,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土拨鼠,在地上钻来钻去,然后泥土便是轻易的被翻开出来。

  耕地是解决了,然而庄稼的照料,秋后的收割,人手仍然紧缺。

  “快去看,长安城的东市的市集里,大唐的官府,拿出来了大量便宜的倭奴买卖。”

  “倭奴?”

  “是啊,虽然个头相当矮小,完全比不上昆仑奴,但他们的价格非常便宜,一个才卖两贯钱。”

  昆仑奴十分的紧缺,它们力大无穷,个头高大,所以要五六贯才能买到一个。

  现在的倭奴,价格是昆仑奴的三分之一,自然是让很多人都很心动。

  他们没想到的是,大量的倭奴其实是从倭国抓来,主要有倭国赔偿,倭国勋贵拿出来换取商品。

  数量方面有一万九千多,利用门门果实从倭国直接带回了长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