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皇帝盯上的功臣:周勃辞相
贾谊和刘恒的年龄相差甚几,性格爱好,又相同。尤其是贾谊以秦亡为列,写了一篇《过秦论》,深得刘恒喜欢。
贾谊这篇文章,也对前秦,进行了一个完美的总结。他也成为刘恒时代,文坛翘楚,且深受皇帝器重。
刘恒也从秦亡,总结出治国最重要的一件事:施行仁义。
强大的秦国,因不施仁义而亡国。大汉要想兴盛,就要施行仁义,善待百姓。
贾谊说的,就是刘恒想听到的。
《过秦论》不仅成为贾谊登上文坛的代表作。它还告诉刘恒如何治国,怎样做一个的好皇帝。
贾谊的《过秦论》,从诸多文章中脱颖而出,获得年度第一。
《过秦论》,出名了。
年少的贾谊,名声更加响亮。
刘恒没想到这个比自己小几岁的年轻人,竟然如此博学。赏,必须赏。还要特别嘉奖,重赏。
刘恒拜贾谊为当朝博士,留在身边出谋划策。这时,贾谊才二十出头,成为大汉王朝最年轻、最有前途、博学多才的青年才俊。
然,这是贾谊人生的开始。一旦开始,他就要继续努力,登上新高峰。
刘恒总会有很多问题,也会召集当朝博士讨论,解决问题。年长的博士,要么知道,不敢言。敢言,却没能言及要害,说皇帝想听的话。
年长者,不敢说的话。贾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贾谊大胆发言,不怕言论不当,得罪他人。这种敢做,敢说,又博学多识,更加得到刘恒器重。刘恒遇到问题,第一反应,就会想到贾谊。
贾谊总会用他的博学多识,以及新颖的格局,站在刘恒的角度,替皇帝解决问题。
年长的博士,都认为贾谊是当代俊杰,不能比之。皇帝也对他,十分宠幸。
刘恒和贾谊相处下来,不仅认为对方有博学,还是一位可靠的人。两人有了进一步接触之后,刘恒开始与他谈论国政,把自己目前遇到的两个难题说了出来。
一个是功臣集团盘根错节,徒留长安,是潜在的隐患。稍有不慎,诛吕宫廷政变,就会再次上演。另一个是皇族诸侯王势大,对他有挑战。
贾谊不愧是贾谊,这两个困扰刘恒已久的难题,对他根本不是事。
针对皇族诸侯王势大,贾谊给出了这样的方案:众建诸侯而少力。
众建诸侯,它的意思是把有威胁的诸侯国进行分割。一个大诸侯国,分割成几个小诸侯国。皇帝能够在自己的儿子中,选择一位做为继承者。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王。诸侯王也可以在自己的儿子中选择一位继承家业,其他儿子分封诸侯。
这是阳谋,且不容化解。不仅能够彰显皇恩,还能够削弱诸侯。这样,诸侯势力就不能对抗朝廷。
贾谊这个策略,是西汉对付同姓诸侯王的雏形。无论是汉景帝时期的削藩,还是汉武帝的推恩令。他们采用了贾谊的指导思想。
针对功臣集团盘根错节的势力,贾谊献上了这样的策略:列侯之国。
列侯徒留在长安,是不稳定因素。要解决这个不稳定因素,就要把列侯赶出长安。如何赶?怎样赶?是一门极深的学问。
你要找一个光明正大且让众人接受的理由,不能让列侯有抵触情绪。这个理由最好是站在列侯,甚至是百姓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众建诸侯、诸侯列国,这就是贾谊针对汉初错综复杂的局势,想出来的方案。刘恒看了这两个方案,相当满意。但,他是一个求稳的皇帝。
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要解决根本问题。所以,刘恒有了解决问题的方案,没有立即去执行。相反,他求稳,十分慎重。
这时,齐楚两国发生地震,山同日蹦,大水溃涌。随后,两个人去世的消息,传到长安。一个是楚王刘交,另一个是齐王刘襄。
楚王刘交去世,是正常死亡,属于善终。毕竟,他年事已高。刘邦去世时,享年六十二岁。刘交在刘邦去世后,还活了十六年。刘交被封楚王,在位二十三年,没有经济压力,也无心卷入长安纷争,专心搞学术研究。后人为了纪念他,将他研究出来的学术成果,取名为《元王诗》。
齐王刘襄去世,是一个谜底。
刘襄年纪不大,是刘邦的嫡长孙。几个月前,他趁着吕太后去世,冒着生命危险,发表讨吕檄文。如果说刘襄身体不好,是没有精力讨吕,加入皇帝之争。
有种观点认为,刘襄的死,是被气死的。他曾离皇帝,只有一步之遥。结果,被他四叔刘恒,捷足先登。
刘襄时常想着自己差点是大汉皇帝,君临天下,光耀父辈。然,诛吕后,天下大定,他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他靠自己的能力,拿回来了被吕太后割去的城阳郡、济南郡、琅琊郡。刘恒称帝,将原有的齐国领土,当做补偿送给齐国。刘襄越想越气,走不出这道坎,被气出病来,最终郁郁而终。
可怜的刘襄,他是刘邦的嫡长孙,本该拥有大好前途的一位年轻人,最终落得活活气死。
前有齐悼惠王刘肥,为了避祸,尊妹妹鲁元公主为王太后,郁郁而终。现有齐王刘襄,因错失帝位,忧郁成疾。两代齐王,落得如此悲惨的命运。真可谓,是一家人啊!
楚王刘交、齐王刘襄相后去世,刘恒要解决一个问题:立谁为新的藩王。
刘交在世时,留下七个儿子。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度,楚王的位置,应该由嫡长子继承。刘交的嫡长子刘辟非,没能熬过他,先走一步。长子去世,就由第二个儿子继承。这个儿子,就是刘郢客。
刘郢客继承了刘交一个特点,爱读书,专研学问。尤其是酷爱儒家的诗。等到刘郢客长大,被刘交派去长安,向荀子的弟子浮丘伯学习。刘郢客不负众望,认真学习,在长安颇有名气。
吕太后二年,加封诸吕,也不忘分封诸侯王子弟。刘郢客被封为上邳侯,建立上邳侯国。
诛吕时,他积极参与。
迎立新帝,他也表明态度。
刘恒继位后,又封他为:宗正。
楚王刘交去世,刘恒加封刘郢客为新的楚王。他被历史,称为齐夷王。刘襄去世,太子刘则继位。他就是被历史称为齐文王。
齐、楚两国,刘恒最为忌惮。如今,德高望重的叔父,最厉害的皇侄儿,这两位去世,也带走了刘恒的心病。
皇侄儿刘郢客、皇侄孙刘则,这两位新藩王对刘恒完全造不成任何威胁。刘恒暂时腾出手来,不在对付其他皇族势力,而是集中精力打压功臣集团。
刘恒对功臣势力进行认真分析。尤其是陈平、周勃、灌婴、张苍等为首的人。
陈平善谋,没有军权。再加上,年事已高,表现良好。所以,不用重点打击。
灌婴足够信任,不用打压。
张苍是刘恒一手提拔,且对方只关心天文、算术、历法,可以放任不管。
周勃身居高位,大权在握,还有显赫军功。他在军队中,又有很强的影响力。这个人,必须打压。周勃,就你了。
刘恒敲打周勃,用了很高明的手段。这日,刘恒召集朝臣商议国政。刘恒看着位居百官之首的周勃,不经意问:周相,朕想知道,全国一年要判多少案子。
周勃善武,不善文。他虽文右丞相,却不怎么管事。每次召集属臣问话,总是用不耐烦的语气:有什么话快说。没话,就散了。
你问他,如何行军布阵。或者问他,如何训练一直能征善战的军队。这些问题,周勃能够答出来。
刘恒的这个问题,的确难住了周勃。周勃是老实人,知道,就会说知道。不知道,他不会装知道。他给出了一个答案:不知道。
刘恒听到这个答案,脸色不好看。刑狱,这是右丞相份内事,怎么能不知道。刘恒又问了第二个问题:全国一年中要开支多少钱粮。
周勃被刘恒当着朝臣的面,问得哑口无言,急得汗流浃背。他虽然不知道,刘恒为什么会出这两个问题。但,百官看着。他回答不出来,太丢脸了。朝臣也会觉得,周勃是一届武夫,怎能坐右丞相这个位置。
刘恒失望的看了他一眼,将目光看着左丞相陈平。在刘恒看来,右丞相不管事。那么,左丞相也不会混日子吧!
面对皇帝的提问,陈平也不知道。但,陈平是聪明人,懂得随机应变,换了一种方式回答:有专门的人管这件事。
言下之意,是告诉刘恒,这件事不归我管,不知道也很正常。
刘恒追问:归谁管。
潜意识是问:你是左丞相,不该你管,该归谁管。
陈平最大的优点,是会说话。他来了一个巧妙的回答:刑狱要问廷尉,钱粮要问治粟内史。
刘恒对这个取巧的回答,很不满意,问:这些事有人管,你做什么。
言下之意,有人管这些事,我就可以不需要你。
陈平听出了皇帝话中潜藏的意思,先做了一个举动:谢罪。
为臣诚惶诚恐!陛下不知我才智低劣,使我勉强担任宰相的职位。
陈平先说自己才智不行,深得刘恒赏识,做了左丞相。
后又说了丞相的职责是什么:
对上辅佐天子调理阴阳,顺应四时。
对下养育万物适时生长。
对外镇抚四夷和诸侯。
对内爱护团结百姓,使公卿大夫各自能够胜任他们的职责。
刘恒问话目的已经达到,也不为难陈平。并当着所有人的面,赞扬陈平回答很好。其实,这也是刘恒间接的告诉周勃,你能力不够,多向陈平好好学习。
周勃被批评,陈平得到表扬,心里面不是滋味。周勃没有检讨自己的原因,也没觉得是刘恒有意找他麻烦。相反,他认为陈平不够朋友,有意羞辱他。
周勃是实在人,有什么直说。他心生埋怨地问:这些话,你怎么不教我。
诛吕陈平本该是首功,却委屈自己排在周勃之后,心里一直不爽。但,陈平城府极深,不爽也不会表露出来。面对周勃怨言,陈平直接怼他:你身为丞相,难道不知道自己的职责是什么。
周勃愣了,他的确不知道。陈平也知道周勃擅长什么,就是想用这句话告诉他:在其位,谋其政。
为了缓和彼此关系,陈平又说了一句:皇帝若问你,长安有多少盗贼,你也想糊弄皇帝?
陈平说完这句话,留下周勃,自己走了。他通过这个现象,得出一个结论:皇帝想要打压周勃。周勃的苦日子,不远了。
周勃仔细想了想陈平说的话,得出一个结论:他的能力不如陈平。
其实,周勃不知道,刘恒是故意为难他。周勃善武,不善言辞。这种事,他答不上来,也在刘恒掌控之中。
这是刘恒做的局,其目的就是为了敲打周勃。周勃答不出来,说明他才不配位,应该主动让贤。周勃答得出来,刘恒就会感到恐惧。一个武将知道这些,说明他有野心,就会成为重点打击对象。无论周勃如何回答,刘恒只要一个结果:你在这个位置,我睡得不安稳。
可惜,周勃完全没有意识到刘恒背后的用意。这时,一个人前来劝周勃,急流勇退。这个人是谁,史料没有记载。他说了这样一段话:诛吕在前,迎代王再后。今,自夸功劳,位列百官之首,大权在握。你再不引退,为祸不远!
这人一席话,才点醒了周勃。周勃历经朝堂风雨,深知帝王心,功高震主都不会有好下场。于是,周勃做了一个决定:称病辞相。
刘恒没有去问候,更没有挽留,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周勃主动请辞,皇帝同意了。然,周勃罢相,只是皇帝敲打的开端。却不知道,还有更大的灾难,正在等着他。
周勃,你的人生悲剧,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