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逛街
“妈,我明天也想去。”
林微见母亲回来,赶紧表达自己想要同去县城的想法。
“你去干啥?”
母亲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去县城啊?你明天不是要带着琴大娘去吗?我就跟在你们身后,去逛逛。”
“想啥好事儿?不让去。”
母亲一口拒绝。
这时候父母对孩子大都是一言堂,习惯性拒绝。
“我想去转转,再说今年我在外边上学,裤子都穿了几年了,有便宜的给我买一条吧。”
林微找借口想跟着去。
“妈,我也想去!”
林路最会看脸色,找机会,听到二姐在前面顶着,自己也趁机提出要求。
“裹什么乱,什么都有你。”
母亲一句话喝住林路。
不过林路能让母亲一句话就断了念想就不是她了。
之间她低头,看起来是顺从了,其实是跟旁边的林浩使眼色。
林路和林浩就差一岁。但是林浩因为是男孩儿,从小就有求必应,被忽略的老三林路,就学会了一项技能—笼络林浩。
有好吃的记得他,有好玩的带着他,终于,林浩对林路不说言听计从,还是非常配合的。
看到林路的眼色,林浩大嚎一声,扑倒母亲怀里。
“我也想去,带我们去吧。”
母亲被林浩的嚎叫闹的头疼,扭过来瞪一眼林微。
“都是你起的头。等你大姐回来,还能没你穿的衣裳?”
可能从小物质欲望不被满足,林微四姐弟长大后都没有什么金钱观念,面对自己喜欢的东西都忍不住买买买。
大姐自从出去打工,就给自己买了很多衣服。有的衣服她当时喜欢,买回来发现不适合自己,就会把衣服给林微。
所以林微从小到大,几乎没买过衣服,都是穿大姐剩下的衣服。
林微有时候想想自己也挺惨的。老三把自己跟老四绑一块儿,想要什么就让林浩去要,10次中总有五六次被满足。大姐因为从小家里就她一个,而且是在夭折的大哥后,好不容易生下的,所以小时候,很是享受了父母的独宠。鸡蛋都是只吃鸡蛋清,不吃鸡蛋黄这么挑着吃。只有林微,本来以为她是个男孩儿,结果生下来还是女孩儿,所以在家不被重视。据琴大娘和自己母亲亲口描述,林微小时候是泥坑里长大的,而不是像大姐一样被抱着长大的。
这次面对母亲的话,林微没有吭声。虽然她也不想浪费钱买衣服,但是母亲这么说,林微的倔脾气就上来了,站一边不说话。
不得不说,林微被小时候的自己影响到了,居然开始犯小孩儿脾气了。
“就拧!”
眼看母亲的脾气上来,林微有些想退缩了。她又不是纯小孩儿,好汉不吃眼前亏还是知道的。
“行了,明天就带着去吧。明天出去别瞎要知道吗?”
父母不喜欢带小孩儿出去,就是怕小孩子闹起来丢人,因为兜里没钱。现在兜里有钱了,就带出去玩玩也不是不可以。
母亲听到父亲表态,就打算顺着她们姐弟几个一次。但还是嘴里不饶人。
“吃三天饱饭了。听到没有,出去别瞎要。这会儿赶紧睡,明天谁起不来不听话就别去了。”
母亲妥协,林路和林浩兴奋不已,电视也不看了,就脱了鞋上炕,自觉睡觉。
林微突然觉得没啥意思,也默默上炕,钻进被窝。
父母看着沉默的林微,想要说点什么,却碍于父母的面子说不出来,想着明天给她买条裤子,让她高兴高兴。
但是林微也不是真心想要裤子,就是一个借口,想要看看上辈子新开业的商业大楼这会儿怎么样了。
上辈子商业大楼一开始不被大家看好,结果后来,人家一举超过老商场百货大楼,成为县城最热闹的地方。在里面有摊位的人都挣个盆满钵满。
林微想趁着商业大楼刚开业,不被大家看好的时候,让父母来租个临街门面,这样以后不管卖劳保用品还是其他的,都可以。
想着自己重生以来,尽心尽力给家里打算,想要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但是林微在家里根本没有话语权。想到自己尽心尽力,还总是被父母不当回事儿,林微有些意兴阑珊。
一晚无言。第二天林微起来,还是兴致不高,提不起精神。
可能她重生以来,一刻算计不停,跟她又佛又宅的性格南辕北辙,所以在遭遇一点点挫折时,就有些想要躺平的摆烂。
反正自己已经重生了,以后自己顾好自己不就行了吗?费尽心机人家还不领情。
看到林微蔫蔫的样子,父母对视一眼。
中午,父亲久违的做饭。是林微最喜欢的麻婆豆腐。
重生以来,林微除了辣条,就没有吃过这么有滋味儿的菜,所以虽然她还在闹别扭,还是大口大口的跟林路林浩争着吃起来。一顿饭一家五口吃了三斤馒头。这可是村里的馒头,实实在在的足斤足两,跟学校食堂的样子货不一样。
大吃一顿,林微觉得自己内心的郁闷有所缓解。果然,没有什么事是美食解决不了的。
等吃过午饭,琴大娘就迫不及待的找了过来。
她不会骑自行车,所以平常只有过年的时候,被琴大爷驮着去一趟县城。今天跟闺蜜去逛街,早就在家等不及了。
“给你买裤子,成天吊个脸子。”
母亲出门前,见林路不在跟前,小声跟林微说。
虽然语气生硬,林微却突然不生气了。
怨气是比自卑更加让人难受的深渊。自卑只是自己对自己不满,怨气却可以让人充满戾气,不但跟别人不能和解,跟自己也不能和解。
充满怨气的生活态度,是林微避之不及的。
上辈子大姐匆匆出嫁,把照顾瘫痪父亲和挣钱养家的担子强行交给林微,那时候林微也是怨天怨地。她花了很长很长的时间,才走出怨气的深渊,尝试感受生活的美好。这辈子,林微不会再重蹈覆辙。
不要抱怨别人给的少,多想想自己凭什么理所当然。
人生在世,不要过分依靠别人,才有自己的广阔天地。无论是精神上的广阔,还是生活上的广阔。
一辆三轮车,载了四个人。琴大娘坐在母亲身后的横板上,林浩就在她旁边,被她卡着,防止林浩乱动跌下去。林微和林路都是瘦瘦小小的,坐到车斗里刚刚好,还有余量。
母亲见人都坐好了,拧动车把出发。
一路上有不少人在门口坐着,刚吃完饭没事儿,都在门口坐着闲聊。
众人纷纷打招呼。
母亲也没停,一路客气着回应,一路往村外走。要是停下,还不知道被抓着说多久,今天时间紧任务重,可不能耽误。
半个小时,林微一行几人就到达了县城最繁华的街道。再往前走,就是此行的目的地—百货大楼,以及林微自己的目标,商业大楼。
这两个商场紧挨着。
“怎么不走了?”
林微好奇。还没有到呢。
“把电车放这儿。”
母亲娴熟的从低处上步行道儿上,把车停到一个窗帘门市门口。
林微无语。原来这个门帘门市这么早就开业了。
母亲把电动三轮车停下,让所有人下车,然后仔细把车子上锁,再回到旁边的门市,向里面招呼。
“做帘子呢?”
人家老板从缝纫机前抬头,看向门口的林微一行人。
“是我,去年我不是介绍人来你这里买帘子吗?你跟我娘家还是一个村儿的。李村儿。”
一说同村儿,这人表情就亲切不少。
现在人出门,还是看人情比较多。
“咋了?”
那老板娘不解的问道。
“这不是去大楼那里买衣服,把电三轮放你门口一下。”
老板娘伸脖子往外看,看到了银色的电动三轮车。
“放吧,没事儿。”
“那行,那我们先去逛了。”
边说还拉过来琴大娘。
“这就是我说的我同村儿的老板。你今年不是闺女带女婿回来,想做个新帘子吗?可以来这儿看看,手艺很好的。”
三个大人客气几句,几人就往大楼那里走去。
“人家还挺有能耐,在县城开门市。看年龄比咱俩还小吧?”
琴大娘有些佩服。这门市只有这一个女人,真厉害,自己还从没有一个人出过门呢。
“是挺厉害的。做了好几年了,刚开始不行,客户少,现在看着做起来了。”
母亲是一个轻易不服人的人,尤其是女人。得赖于姥姥成功的洗脑教育,母亲从不跟男人比。
没有多说刚才那个开店的女人,几人来到了百货大楼,开始兴致勃勃逛起来。
母亲和琴大娘一人一个,把林路和林浩抓牢,就从百货二楼开始逛起来。
明明她们只买一条裤子,却非要把所有楼层全部逛完才算。
逛了一大圈,琴大娘都不是特别满意。她想买个贵的,又不舍得花钱,买便宜的又嫌弃款式不好。
“咱们去后面的商业大楼看看吧。”
林微趁机提议。
“商业大楼有人?”
母亲表示怀疑。
“当然了,我同学妈妈是老师,她买东西都来商业大楼。那里衣服又时髦又便宜。”
林微又再“无中生同学的老师妈妈”。这句话百试百灵。
“那咱们去看看。”
几人有转道商业大楼。
商业大楼模式跟百货大楼不同,女装摊位小,但是货品多。而且摊位上也不再是服务员,而是个体女老板。她们起早贪黑的进货卖货,凭借自己的勤劳和眼光挣钱。
“这裤子好看。”
琴大娘很快相中了一条黑色哈伦裤。穿上也不显胯宽,琴大娘站在镜子前,左看右看,越看越满意。
“多少钱?”
女老板态度十分好,比刚才的半搭不理人的百货大楼服务员态度好多了。
“你眼光好,这是我今天早上刚进的新款,你昨天来都没有。看你穿这么好看,你就给个整数,35吧。”
琴大娘眼睛看向母亲。
“太贵了。”
母亲开口。
“我们今天也转一圈了,我也不少给你,15,我们就买了。”
“那不行,太少了,我是诚心卖,你们砍价也砍得太多了。现在裤子不挣钱的,就是跑个量。”
两个人你来我往的几个来回,最后裤子16块5成交。
琴大娘喜滋滋的掏钱,痛快的买下来。
“你还要买啥?我陪你转悠。”
母亲也不说给林微买裤子,怕老三炸毛,就谎称好不容易出来,多转转。
林浩和林路趁机要了烤肠吃。
两个人就是为这一口来的,终于得偿所愿,跟在大人身后,乖乖的转,也不喊累。
林微观察了一下商业大楼的人流,虽然这里商户不少,商品也挺全,但是布局有些乱,逛的人也不算多,最起码比刚才百货大楼的人流少了一半不止。
所以商业大楼的崛起,应该还经历过一次大变动,所以才会形成后面林微看到过的更加规范的布局和汹涌的人流。
“还有时间。”
林微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林微随意选了一条黑裤子。就是普通的直筒裤。
林路嫌弃老气,母亲也觉得太普通。但是林微可不想穿现在小孩儿时兴的绣花带亮片的花里胡哨,就坚持选了最普通的。
“也不用这么省。”
母亲小声说。
“我喜欢。”
林微也小声回答。
最后以7块钱的价格,买下这条裤子。
林路看到,也没有吵着要。林路喜欢的是流行的那种夸张裤子,林微买的这个黑裤子她不喜欢,也就不吵着要了。
一行人从商业大楼出来,天已经擦黑。匆匆回到门市,人家竟然还等着没关门。
“等下回我做帘子,肯定来你这里做。”
母亲信誓旦旦。
后来母亲确实说到做到,只要做帘子就来这里。不过那会儿是大姐结婚的时候。
路上没有路灯,车也不多,也没有后世所谓的光污染。纯净的黑色,被电三轮的大灯照的清清楚楚。
几人在车上说说话,也不害怕。很快便回到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