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眨眼间又过去好几天。距离高考只有五十多天,距离最近的自主招生只有十几天。然而,对于一心想着提前毕业的310班的同学而言,早已是如坐针毡,搓手顿脚。好在通情达理的方望东早已有所安排。
为了让大家有更好的放松,有更轻松的心态面对杭二模,方望东不知道从哪里请来了一个话剧团,专门给高三同学表演话剧。
“话剧,话剧是什么我都不知道!”姚敏看着讲台上的黄跃霖,嘟了嘟嘴:“还不如给我们放半天假。”
“不管是什么,总比在教室里逼你学习好吧?”郑艳艳说。
“那倒是。”姚敏边说边点了点头。
“不会又是老三样吧?”陈董俊问前面的徐言和童婉清。
“不是,这回变高端点了。”徐言笑了笑说,“好像是关于梵高的。”
“梵高是谁。”姚敏想了想,突然叫了起来:“是画向日葵的那个吧?”
“应该是,不然其他好像也没有叫梵高的名人吧?”徐言反问。
“没有。”童婉清摇了摇头回应徐言。
不管梵高是谁,不管要观看的是什么样的话剧,总之不用学习就是最大的乐趣。
在没有高一,高二的基础上,容纳两千人的体育馆对于八百人而言,绰绰有余,但为了秩序稳定,所有同学都安排在了一起。
“诶,换个位子。”姚敏对着身旁的陈董俊说。
“干嘛?”陈董俊看了看姚敏,十分不解。
“叫你让就让,哪来这么多废话。”姚敏边说变从袖口里掏出一包瓜子,与郑艳艳挨着坐了下来:“还好我有先见之明,不然无聊死。”
“谁说不是呢!”郑艳艳掏出两根棒棒糖,一根给了陈董俊,一根给了姚敏:“你比我还狠。”
“我去,你们几个干嘛来了,竟然坐在后面吃东西?”童婉清看着最后排的姚敏,郑艳艳几个,羡慕的爬了上去。与之一起的,还有如影随形的董成豪。
“你坐中间吧。”姚敏看了看郑艳艳,两人心有灵犀的让出一个空位。
“你们几个,有东西吃也不叫我。”童婉清边说边把手伸向姚敏的口袋里,“真不够意思。”
“没办法,人多口杂。”姚敏边说边瞄了眼前排的黄跃霖。
舞台上的演员们还没开始表演,而姚敏,童婉清几个已经在后排顾自己吃起东西来。
“真不识相!”黄跃霖不停的看着姚敏几个,一脸气愤。
徐言看了看爬到最后排的童婉清,又看了看身旁满脸憎愤的黄跃霖,微微一笑:“算了,又不光是他们在吃,其他班的人也在吃啦。”
说罢,徐言又将刚刚童婉清送给自己的一个阿尔卑斯塞给黄跃霖,默不作声。再看收到糖果的黄跃霖,已是满脸喜悦,完全忘了先前自己说过的话。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不知道他在知道这颗糖是童婉清的后,还会不会像先前那样满脸的正义凌然。
等大家逐渐平静下来后,话剧也开始了。
梵高,著名的画家,优秀作品无数。然而,他这一生确是坎坷非常。
他当过牧师、娶过妓女,中间被妻子抛弃,朋友离去,还一度身无分文,穷困潦倒。尽管如此,但他却从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也从没有停止。他渴望友谊,却终身孤独;他渴望自由,却身处逆境。殉道、流浪、割耳、自杀……多少苦难贯注了他的血脉,他却依然向着毫无希望的希望坚定地迈进。追逐太阳,直至融化至死,他都没有见到成功。
就像他中间所画的向日葵一样,向往自由与光明。即使周围人都不理解为什么不断摇摆自己的方向,但他自己始终坚信自己的向往。
心之所向,趋之若鹜。或许心中有了向往,做事就会这样吧。梵高终其一生,也没有看到自己的成功。在他37岁的时候,选择了自杀。然而,他所有的作品的价值,在他死后却都展现了出来,而且那么的淋漓尽致。虽然这都要归功于他的弟媳乔安娜,但根本原因还是梵高自身的坚持。
《燃烧的梵高》,就梵高的这一生经历而言,这个名字实在太贴切了。
生活这么艰难,这么疯狂,却依旧要坚持下去,为了什么?对艺术的追求,执著?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同样身为对绘画充满热情并付出努力的爱好者,对于梵高这种精神的理解恐怕会不同吧。忽然,徐言像是想到了什么,眼睛不觉的向左前方望了过去,眼神一瞟,竟瞟到了林子卿,两人对视一眼,很快又朝着原有的方向继续分散开去。
很多时候,艺术家和傻子只有一念之差,这个世界上也没有所谓的傻子,他们只是做了我们常人不愿做和不理解的一些事而已。
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是天才,是傻瓜,也都有各自的衡量标准,我们拿他衡量别人,同时也在衡量自己。我们不可能同时让所有人都接受和满意,但至少做到问心无愧。梵高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执著,的的确确在很大一部分时间内的鼓舞了一代人。
在话剧结束的时候,体育馆内的灯也都亮了起来,大家都想起了热烈的掌声,送给台上卖力演出的演员,同样给被演绎出来的梵高,是他的坚持才有了大家今日看到的一切,他的《星空》,他的《向日葵》,《自画像》系列。
有些人明明活着却和死了没什么区别;而有些人到死却都是年轻的。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可以无限追寻。追得久了,脚自然也就不会停了,即便早已经伤痕累累。梵高虽然早已经不在了,但她对于生活那种渴望,对艺术那种追求和执着,却一直存在着我们的生活。
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而坚持,即使不被看好也没有关系。或许,这就是方望东在茫茫剧目中选择这部《燃烧的梵高》的意义所在,正适合当下场馆内的每一个高三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