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王羲辰所在的公司,这些年业务量一直算不上很好,也就能正常维持公司运营,谈不上赚大钱。看不到出路老板早就琢磨着转型或发展新项目。正巧他在日本的朋友,有做杂志的,行情还不错,愿意提供技术及渠道帮李老板在中国开辟一本杂志,杂志主要投放于各星级酒店大堂或一些高端社会餐饮店,及社会上层人群常去的场所,初期以类容吸引读者,形成固定读者群,吸引商家在杂志上投广告,赚取广告费用。生存发展运营之道并不复杂,并且李老板的朋友在日本经营的杂志状况还不错,这让李老板很受鼓舞,加之有朋友的强力技术支持,李老板对做杂志是有较大信心的。第一期的杂志日本团队那边已经编排好了,只待印刷并投放于市场,这是一款月刊杂志,编排精美,至于类容给人的感觉似乎欠了一些些。
项目确定了,接下来李老板的重点应该是杂志团队的创建了,但不知是不是富二代的性格及做事习惯,李老板的三分热情似乎还没持续到第二分,就消失殆尽了,杂志的团队建设及管理关注,李老板并不太操心和过问,也不见他想办法多为新团队多招几个有相关经验的老手,而是项目全权交给了金先生和王羲辰,金先生虽各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力较强劲,但他以前也没做各杂志这一块,存在知识欠缺和短板是必然的。王羲辰则全程辅助金先生,重点在外拓杂志投放点,顺便收集投放点的商家信息,滋以能成为可合作的广告需求客户。
虽然金先生和王羲辰尽职尽责的拼命努力着,但前期工作开展得并不太顺利,李老板也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通过一些认识的关系,招了一名有点相关经验的空降负责人任经理来全权负责项目,李老板是通过日本朋友那里获得任经理的,并接着又招了一个业务销售跑杂志拉广告,为王羲辰分担事务,以他富二代的想法,现在大将也有了,相关人员也充足了,项目应该就会走上正轨顺利很多。
任经理的初来,的确给项目运营带来一些质的改变,做事情更又规划更明确清晰些,半月后,总体来说项目还算有条不紊的开始了,印刷出来的杂志版面设计精美,先后投放苏州30余处地点供人取阅,这是一本介绍电影的免费日文杂志,因为在苏州有很多日本人,除了做工厂或贸易,还有很多是开店的,餐饮店啊或酒吧之类的;他们之间相互已经形成了一个圈子,会彼此照顾生意。
第一期的杂志,李老板只是小试牛刀,印了200本,日本人常去的地点都有投掷,30余处是王羲辰和新招的销售业务同事一起跑送到的,20多处一些日本企业公司是邮寄杂志。另外还选了几处上海的日本企业,也邮寄了一些杂志。前前后后杂志出炉的第一个月就这么不温不火的过去了,李老板依旧似乎不太关心过些详细事宜,他只负责投钱。曾一度,王羲辰觉着富二代李老板做杂志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想做点事出点风头,得到大家的认可,毕竟他们日本人在苏州的圈子联系是很密的。一点小动静,圈内人边都知道了。
王羲辰也知道一点点他们日本人圈子的事情和规则,王羲辰想着的是虽然现在的工作类容比原来累了一点,但还是在接受范围内的,关键工资不少给就好,而且因为是新项目,李老板给金先生和王羲辰都有加薪,这才是实打实的实在。还有进一步想的更多的是业务有扩展到上海,这就有机会常去上海出差或什么的,能有机会见到陈妍希,这才是最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