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听说嫂子要折腾新的东西,地主不敢有丝毫的马虎,送货之后,他亲自跑去供销社,找熟人买了最好的调料。
这阵子,地主也算是磨练出来了,程修去外地,这边的事,全是交给他在全权处理,他也积攒了好些人脉,买些什么调料,也是又好又实在的。
花枝拿着这些调料,开始炒制香菇酱。
这香菇酱,也分素香菇酱和荦香菇酱,讲究一些,可以在里面加上牛肉、猪肉之类的,可这年头,猪肉精贵着呢,也不好大批量的买,花枝决定就做素香菇酱。
花枝,花奶奶还有程彩霞几人一起动手,挑了十来斤香菇出来,洗干净沥干水份,再细细的改刀切成小丁,连蜜蜜也跟着来帮忙,坐在小板凳上,认真的低头剥着蒜,小指头灵活的翻动着,剥得特别的认真。
这初次尝试,比例不好掌握,花枝拿着小本,每一次,都认真的作了记录,比如,香菇用了多少份量,调料用了多少份量。
什么盐少许、油少许,蒜少许这种事,花枝决不允许出现。
这个少许,没有一个精准的量,后期要是生产量大了,更加不好掌握。
为什么中国菜,不大好实现标准化的操作,就是各种厨师炒菜,都是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出来的盐少许、油少许、姜少许这种。一旦离了这个厨师,再炒出来,就不大是这个味道了。
花枝考虑的,这事,以后还是要教给程彩霞来做,仅仅一个凭感觉和经验,不利于口味的稳定,不可能这一次,是这个口味,下一次,这个盐少许稍有差错,就成了另一个口味。
花奶奶看着花枝忙个不停,一会儿炒制香菇,一会儿又做品尝,一会儿又在忙着在小本上写写记记。
果真,还是要读书有文化才行,这做个菜,都还有这么多的讲究,还要写写算算。
经过十来次的试验,花枝终于制作出味道最鲜美的香菇酱,香辣不呛,色泽诱人,让人一见就食欲大增。
为什么要试验十来次?
这是侧面告诉花奶奶,你孙女并不是一下就懂这么多,也是反复的折腾才弄出来的。
另一方面,这试验十来次,也相当于反复跟程彩霞讲解了十来次,程彩霞怎么也应该学会了。
果然,程彩霞上手炒制,除了第一次手忙脚乱没有很标准外,第二次,炒制出来的,味道就没有差别了。
这些香菇酱,当然首先是满足自己的口舌之欲。
花奶奶端着饭碗,吃着香喷喷的香菇酱,感概道:“这东西,还真可口啊,拿这个当下饭菜,我可以吃三大碗白米饭。”
蜜蜜闷头扒着碗里的饭,小嘴边上都沾满了饭粒,听着花奶奶这话,抬头诧异的看了花奶奶一眼。
花奶奶顿时看懂了这一眼。
哎呀,自己也是太飘了哦。
这年头,村里许多人,还在喝着红苕稀饭,能吃一碗大白米饭都是奢望,哪怕什么菜都没有,一样的吃得津津有味。
自己才过了几天好日子?居然敢狂妄的说这种话,还要配着香菇酱,才吃得下三碗大白米饭。
唉,都怪自己的孙女和孙女婿啊,给了自己说话狂妄的资本。
还在半年前,自己也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还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喝红苕稀饭都得打米量家底。
花奶奶明智的闭了嘴。
蜜蜜依旧埋着小脑袋,使劲扒拉着碗里的米饭。
现在,她才真正意义上的吃上饱饭,当然不会放过这机会,连嘴角上的米粒,她都伸着小手捡下来,认真的放在嘴里,这令花枝失笑。
转天周末,花枝带上她新炒制的这两罐香菇酱,带着进城找销路。
酱是好酱,就是这罐子,不是好罐子。
家里以往的罐子,都是土陶罐,黑乎乎,又笨重,香菇酱装在里面,整个档次都被拉低了。
花枝转头找了两个水果罐头的玻璃瓶子,把这些香菇酱装上去,色泽亮丽鲜香,令人一看就食欲大增。
这进城先去的地方,还是单位伙食团的老主顾些。
任守德看着她来,把她拉到一边,悄悄说事:“花枝同志,跟你商量一下,你能不能格外给我们多捎些蘑菇过来?”
“没问题啊。”花枝意外,这增加订单量,很正常的事,不用这么神秘吧。
任守德讪讪搓着手:“这个……我们是给现金,不用走食堂。”
原来,单位这些职工,吃了食堂的这个饭菜,感觉味道不错,回家也买了些香菇回来做菜,可总感觉,没有单位食堂的好吃,这单位食堂的,口感就是不一样,算不算特供了?
于是大家就想出这个主意,找着任守德,半开玩笑的说,把食堂的菜匀点出来,他们给钱。
这种事,任守德哪敢答应啊,这搞不好,就有经济问题,被人逮住把柄。
所以,大家又另想了一个招,花枝供应的蘑菇不零售,那他们可以集体购买啊,比如,一次订购十斤、二十斤,然后,他们自己私下分了,不跟单位食堂有瓜葛,任守德也不用担责。
现在,就让任守德帮着牵这根线。
“行,我明天就让他们多送十斤过来。”花枝一直没想零售,可现在任守德开口商量,她也得卖任守德这点人情。
这事说定,她把带来的香菇酱,摆到任守德的面前:“任团,这是我新做的一点品种,专程送过来给你们尝尝,你同事来打饭菜的时候,一人可以附送一勺。”
“附送?”任守德诧异:“不要钱?”
“嗯,这一罐香菇酱,不要钱,就是让大家尝尝鲜。”花枝笑笑:“如果大家喜欢这口味,后面的,还是要收钱。”
这就是一种试吃行为,让大家试吃,就象香菇一样,大家在食堂吃过好吃,也会想着再买一些回家做。
这些机关单位,都是福利待遇比较好的单位,工作稳定,又不象工人那么苦逼,哪怕几十年后,这样的工作单位,依旧是大家眼中的香饽饽,前赴后继往里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