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璃玉
“谁不会放过我?”
“我和张差头都是为三公子做事,你杀了我公子一定不会放过你!”
“三公子是谁?他为何要养这么多冤魂?”
“我不知道三公子的身份,我只会养鬼,隔一段时间就送到瓦子坊聚鲜楼中……”
“隔一段时间?”陈询眼中有毫不掩饰的杀意:“你们杀了多少人?吃过多少生魂?”
“数不清了,大概有两三千个……但大多数都是城外的流民!都是些牲口一样的流民!”婆子瞧出了陈询眼中的杀意,越发恐慌:“我知道的都告诉你了,小郎君你有这般本事,我们一同为三公子效力……”
陈询脸色淡漠,锋利的“剑气”割断了她的喉咙,溅起一抹鲜红。
七姑瞪大了眼睛倒在地上,拼命的捂住喉咙却也无济于事,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一具尸体。
陈询根本懒得看她,心中依然在思索阴堂里的洞口,以及这件事情所牵扯出来的“黑幕”。
他之前的判断是对的,果然有官府的人作掩护,所以才会有这么多无辜的人惨死在冤魂口中,“真武殿”却一无所知。
至于那位“三公子”,能让南衙刑房的差头做这样的事情,恐怕也是个背景极深的人。
同时,他还有一个更大的疑惑,“真武殿”既然司职斩妖除魔,那么一定会有机会发现“浊世魔池”附近妖魔繁多。
他们有没有发现“浊世魔池”能污染此方天地,有没有手段阻止或者缓解这种情况?
陈询思索片刻,走到阴堂里面,解下真传令牌放在黝黑的洞口上面。
过了许久,木牌依然毫无反应。
如他所预料的一样,“浊世魔池”里产生的阴煞之气混杂了不少其它东西,无法提纯变为“太阴灵气”。
以他现在的修为,还暂时想不到什么更好的办法,可能要等日后修成“龙虎金丹”之后才能以阵法封印“浊世魔池”。
陈询想了想,又拔出插在洞口的璃玉断刀,这么大的两块东西放在这里也是暴殄天物。
武者们只知道这东西可以镇压煞气,殊不知璃玉也是铸造飞剑的上好材料,龙虎山上著名的“纯阳剑”其中就有璃玉作为辅材。
“浊世魔池”这件事情虽然棘手,但不是没有办法解决,日子照样得过下去,甚至还得好好规划怎么过下去。
现在实力壮大一分,将来应对的时候就多一分底气。
离开宅子的时候,陈询放了一把火,烧掉了这间屋子。
他想看看,动静闹得大一点,衙门里的人发现了那个洞口后,会不会引来“真武殿”。
浓烟滚滚散入雾中,火光在清晨燃起。
宅子周围的街坊大惊,一个个惊呼“走水”,许多人怕烧到自己家中,纷纷开始拿起锅碗瓢盆端水救火。
“过两天再来看看……”
陈询最后看了一眼正在燃烧的宅子,从瓦子坊回到了西文坊家中。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他会很忙。
需要给右军校尉治疗尸毒,逼出尸丹。
还要日夜修行,呼吸吐纳。
还需要融掉璃玉来铸造一柄飞剑,虽说如今的修为还无法御剑,但至少要提前做好准备——若是空闲了,还需学会几门剑术。
这方天地毕竟是以武为尊,许多场合并不适合用修行中人的手段,
在没有获得充足的实力之前,暴露“符篆”和“术法”的手段,只会被人当做异类。
这类人下场往往都不会太好。
如果这个世界上的人全是疯子,而只有你一个正常人的话,那只会有一种可能——你才是那个疯掉的人。
总之,从发现“浊世魔池”的那一刻起,躲在在回春堂的清修日子就已经结束了。
许多事情,你得提前主动去做,做了才会有结果。
……
……
在回春堂后院过了三日,陈询熟悉了一下境界和真气的运用,做好了准备,再次去往内城的校尉府。
这一次没有等待通报,门房得知是陈询来访,便直接将其迎进门,带入府中。
见到樊子麟的时候,他在院中光着膀子举铁墩子,身形虽然消瘦,但却有极强的爆发力。
陈询看了一下,这一个铁墩应该有千斤重,而他竟然丝毫不费力气,脸上汗都没流一滴。
背后是一条条蜈蚣般的刀疤,布满背部。
背部的皮肤下,从下往上有三道巴掌大的复杂花纹,像是纹身,但又不是纹身,
陈询注意到,每当他用力之时,类似于水波一样花纹在其中流转,绽放出微弱的光芒。
“原来这就是云纹,似乎还带有一种未曾见过的灵韵?”
陈询暗自打量了一会儿,然后朝院中走去,与樊子麟见礼。
“世伯。”
“你可算来了,过来瞧瞧我身体恢复得怎么样!”
樊子麟举起铁墩子,将其用力扔向半空,在一阵大笑中把落下的铁墩接住。
看得出来他是真的很开心,大概是即将痊愈,所以身上阴鸷气息一扫而空,如今看着就像一位冲锋陷阵的武夫。
“世伯身体中的尸毒已经褪去很多,大概要不了多久就能恢复往日的风采。”陈询笑道。
“都是你的功劳!放心,世伯一定记在心里!”
樊子麟笑着把铁墩放在一边,接过一旁的仆人递来的毛巾,稍微擦拭一下,然后穿起衣服带着陈询去往旁边的遮阳亭。
“逼出尸丹不可一蹴而至,需先用针灸刺穴三日,再用推拿手法将其慢慢运至喉咙,大概需要五天的时间,世伯得耐心一些。”
陈询一边拿出装着针灸盒子,一边说道。
“无妨,几年都等了,也不差这几天。”
樊子麟又问道:“过两个月我就要回军中,你考虑好没?准备什么时候来我帐下听令?”
陈询将一针刺入他的鸠尾穴,说到:“我生病多年,资质驽钝,对于行军打仗这样的事情一窍不通,冒然去往军中怕是会给世伯惹祸。”
“怎么,还是想进‘真武殿’?不愿为南衙区区一名胥吏?”樊子麟叹道:“若是那地方真那么好,元城的世家大族早就蜂拥而至了,怎么还会有位置留给普通的黎明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