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祖母是东海前朝公主,一生嫁过七次,跟过很多男人,除了外祖父,其他男人没一个善终的。
能得这么多男人青睐,外祖母一定是个风华绝代的人。
天下人都传外祖母有克夫命,可嫁给外祖父之后,她把自己克死了,听说死的很惨烈,她穿着鲜艳的红色里衣,就那样安安静静的半倚在水浴池边。
外祖父年老后,记忆都不清晰,但还是会记得那个冷冷清清的早晨,外祖父那时还温存在充满迷香的梦乡里,他睁眼醒来,浑身乏力,整个宫殿冷寂无比,珠纱轻帘随风摇曳,他踉踉跄跄想去找人,掀开珠帘,一波汪洋的池水映入眼帘。
整个池子,映照着赤色波澜。
他这般放在心上的女子,让他无能为力的目睹着她的生命流逝,用这种决绝无情的方式报复他。
那一晚,成了他一生的梦魇。
他喃喃地说,若是能早点醒来……早点醒来……
外祖母嫁过七次,除了外祖父,无一人善终。
我的外祖母是东海前朝公主,听起来是个很响亮的名头,因为东海皇帝,外祖母的爹,名声响彻,开局就是流离失所的流民,却成了开国皇帝,一统四海,废奴隶制,兴和邦交,万朝礼拜……尽管这个老皇帝功绩很多,晚年还被说暴君,但我很喜欢听他的故事,因为从始至终,他只有一位皇后,恩爱无比,只有一个女儿,掌上明珠。
没儿子的坏处,就是皇权尽落旁人之手,丞相皇甫家就是这个时候崛起的,东海皇帝病逝,皇甫家取而代之,成立晋国。
五岁的掌上明珠成了孤女,成了前朝遗女,成了皇甫家义妹。
天下人对外祖母的评价并不好。
默默数着这些战绩,我自愧不如。
换做是我,任何一件都能要了我的命,外祖母顽强如斯。
十岁,她下媚药勾引自己侄子,皇甫家的第七子。
十四岁,参与四王之乱,最后迷途知返。
十五岁,谋害皇甫家刚出生的第十子,与皇七子合谋,相继害死太子和皇三子,毒杀晋国皇帝,没成想,皇七子为帝后,翻脸不认,她逃逸踪迹。
十六岁,她再次出现,便是奉晋国前皇帝的遗诏嫁人,嫁人后,她对驸马并不满意,行事也不安分,和皇帝勾勾搭搭,珠胎暗结,这个不该来的孽种,被皇帝弄死了,她名声尽毁,贬为庶民,不得再入皇宫。
十七岁,外敌入侵,晋国深陷水火,适逢她那倒霉的驸马,她的第一任丈夫,在皇家狩猎场被意外一箭穿心,皇后朝臣几番劝慰,又把她这位落魄的农妇请回去,远嫁蛮夷。
外敌蛮夷没有什么繁琐的规矩,他们年过花甲的首领也不介意她嫁过人,听说对她格外好,在此期间,她招惹了蛮夷首领的兄弟和小儿子,一时间父子相争,叔侄相争,蛮夷内部纷争不断。
十八岁,蛮夷首领,她的第二任丈夫病逝,她的挑拨颇见成效,叔侄相争,导致蛮夷分裂为南北两地,她请书要回晋国,晋国皇帝没同意,还让她顺理成章过继给南夷首领。
首领夫人当了不足一个月,她没斗得过南夷权贵之女,被贬为妾,南北两地多纷争,南夷眼看斗不过北夷,她的第三任丈夫,辗转反手就把她送去了北夷止戈。
半途,她逃了。
后来,她被北夷首领意外遇到,听说脚上还带着镣铐,手臂上有一块明晃晃的深色刺字,那是官奴的烙印。
北夷首领并不介意,封了她做夫人,她安分了很多。
十九岁,北夷生鼠疫,大败,首领带她逃去了更远的西北边。
二十岁,首领给了她一场堂堂正正的婚礼,适逢各国密谋讨伐那些没教化过的蛮夷,成婚不久,首领丢下她,上了战场,被晋国大将军生擒,晋国皇帝为平百姓之怨,下令,对其行千刀万刮之刑。
她第四任丈夫,死的尸骨无存。
听人说,她被接回晋国时,怀了孩子,蛮夷之子,是不可能留下来的,皇帝灌了她一碗落胎药。
二十一岁,晋国太后与皇帝本不是亲生母子,两人不和已久,而小太子又是太后的侄女皇贵妃所出,太后动了心思,欲毒杀皇帝,直接立小太子,她先下手为强,血洗宫殿,顺手还把皇帝三岁的儿子弄死了,太后党倒台,其母族抄家被灭,因从龙有功,皇帝放权让她掌朝政。
二十二岁,她出嫁,第五任丈夫,晋国大将军,联手灭某位公主一党势力。
二十三岁,灭晋国皇后一党,她尝到了权力的味道,自然有其他密谋,想把权力都集在自己手中,适逢小国作乱,她不得不与第五任丈夫出征,才刚开战,途中,遭遇刺杀,她第五任丈夫死了,她很快发现,刺杀她的是皇帝的人……
之后,她失踪了。
有人说,她死了。
也有人说,还见过她。
二十六岁,她回来了,皇帝早把她的权势剔得干干净净,一纸结党营私,霍乱朝廷,欺君罔上,意欲谋反的诏书,把她关押了起来,皇帝顾念情分,没有杀她,没有了背后的势力,没有了底下那些泥腿子,她除了公主身份,声名狼藉,一无所有,但她人一点没变,只想搞大事。
二十七岁,她重获自由,明面上嫁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以为她后半辈子要安安稳稳度日,实际上饮酒作乐流连花月,暗地里和各国君王联络,进谗言,贿权臣,把晋国作得风雨飘摇。
没多久,她的第六任丈夫死于非命,她一点也没悲伤。
二十八岁,不负她所望,有两国联手攻打晋国,其中一国忽然提出条件,以她交换,换取止战,她公开欣然应允,却回密信说,在和亲之日,愿助其攻下晋国,让其登临帝位。
为什么密信内容这种事我会知道?
哦,因为信被外祖父截胡了。
她等来的不是那小国君王迎亲,而是我外祖父的十万大军。
哦,外祖父是攻打晋国的另一国君王。
听到这一段,我竟突发奇想,也许,这信是故意让被截的,目的么,让这两小国自己窝里反,反正谁赢谁输,外祖母都不亏。
城门破开,晋国皇帝自刎,从城楼跳下。
那时外祖母穿着鲜艳的红嫁衣,和亲之日,也是破国之日,她忽然抱着那具尸体撕心裂肺哭了挺久,被外祖父强行拉开了。
我翻阅典籍,关于这位晋国皇帝的记载,无非都是荒淫无度,昏聩昏庸,总之没得一句好话,我怀疑是不是外祖父偷偷故意抹黑了一把,但想起外祖父一生贤明,应该不至于此。
而典籍里也记载,晋国皇帝和外祖母年龄仅相差一岁,是非血缘的姑侄。
外祖父成了天下之主,而外祖母对外仍是前朝公主,东海前朝,晋国前朝,毕竟如今的朝名叫夏。
到这里为止,天下人都觉得外祖父和外祖母没有任何关系,外祖父留着这个前朝妖女,还在宫外拿院子圈养,一定是因为贪念她美貌,怕重蹈覆辙,对于这个前朝公主的处置,变得格外棘手。
有人上议说,要杀了她。
有人辩驳说,罪不至死。
有人提议说,东海皇帝之女,可囚不可杀。
二十九岁,新朝建立,天下事日日翻新,估计天下人都快将她这号人淡忘了,一直被囚禁的外祖母日渐消瘦,茶饭不思,外祖父于心不忍,解除了对她的一些限制,常带她去市集处走走散心。
她有了自由,不知用了什么法子,还帮外祖父把前朝有名的贤士请回任相,那贤士代表前朝党,这人舍弃前嫌愿意效忠新朝,给外祖父解决了不少麻烦。
后来,外祖父常带外祖母进宫,起先是偷偷不让人发觉,在然后明目张胆,如此循序渐进……没人敢说什么了。
因为,一个没有生育能力,得了病快要死且永远没名没分的女人,皇帝再怎么喜欢,确实没什么需要忌惮的。
三十岁,外祖父生了一场病,当时外祖母刚好在宫中,被迫留了下来,外祖父看折子费劲,外祖母便给他念,外祖父与朝臣详谈,外祖母也会待在屏风后面,久而久之的操劳,外祖父病不见好,中间还昏迷了几日,恰逢国事无人做主,外祖母被推上风口浪尖,顶着压力处理了一堆事。
外祖父醒来后,起先还能夸她,后来渐渐发现,朝堂三分之一都是外祖母的人,那些前朝旧将,那些她的亲朋好友,甚至外祖父身边不少人都倒戈向她……
我心里一嘿,这还了得!
果然,外祖父好几个月都没让她再进过宫,朝中官员被外祖父频繁调来调去好多次。
但我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外祖母身患重病,本身时日无多,日子都是倒数着过的,为什么外祖父还要这样防着她,而且从我听到的角度来看,外祖父对外祖母这么好,外祖母实在是没理由拖着残躯造反。
图什么呢?
后来,我听到了另一个版本。
我喜欢听东海皇帝一夫一妻的故事,我也喜欢我父母每日和风细雨般的耳鬓厮磨,时常让我觉得,他们是真爱,我只是意外。
我父亲对母亲一心一意始终不渝的爱,形成了我的三观,我把一生一世当成相恋的目标,厌恶那些三心二意立场不坚定的人。
当我听到外祖父版本的时候,我不得不心里忒了一句,当皇帝的都是狗男人。
三十一岁,听说她不安分,和她府中砍柴的门房眉来眼去,砍柴的门房无意杀了人,她连夜去刑部把那人捞了出来,夜里还对窗相互倾诉,听说外祖父连夜出宫赶到后,那门房已经离开了,她在刑部大闹的烂摊子,外祖父不得不擦干净收拾。
外祖父为帝三载,举行封禅,带上了外祖母,但发生了意外,有人埋伏行刺,差点伤了外祖父,还掳走了外祖父最宠爱的妃子。
于是,第一矛头直指外祖母。
外祖母百口莫辩,怒气出走。
后来的局面,是密不透风的士卒把刺客围得严严实实,一步一步逼到了断崖边。
刺客手中,有皇帝最宠的后妃,以及一个没名没分的女人。
外祖父认为外祖母和刺客是一伙的,理所应当且没有任何犹豫选择了宠妃。
毫无意外,外祖母转身跳崖。
我想,外祖母此举,不是意气用事,也不是自证清白,而是她久病缠身,对世间毫无留恋,再无求生之志,到头来都是死,她不太想千百年躺在漆黑窄小的盒子里,所以,她才会留下遗言,死后愿化成风雨,自由自在。
但她的生命并没有结束,老天偏生的要再折磨她几年,她跳下去时,有一个人也跟着跳了。
可惜,不是我外祖父,外祖父这个狗男人,是不可能会跟着跳下去的。
“姑祖母,你相信这世上有起死回生的药吗?”
我曾经那可爱的大侄孙,当今的皇帝,看着床榻上枯瘦如柴的皇后,始终不肯接受他的结发妻子已经离去,他带着哭腔的模样问我,像极了他小时候抢不到我手里糖的样子。
起死回生,应该是有的。
但也会相应的剥夺一些东西。
比如,脑子。
三十二岁,外祖母成了一个只会哭不会说话甚至比小孩还要烦人的傻子,她会打人,会咬人,会攻击人,像只没有被教化的野兽。
起先,外祖父出宫去看过她几次,如果对方真的是一个小孩子,也许外祖父有耐心哄,但对方可是一个年过三十的少妇,数次教导无用,她越傻,只会让人心里越发的厌恶。
他始终不能接受聪明一世的外祖母竟然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傻子,后来再也没去过,但他把她圈禁关了起来,也不允许别人去看望,更不允许别人看到她的这个样子。
他是皇帝,当他放弃一个人的时候,也意味着那个人只会过的生不如死。
亏他自诩对外祖母有真心,我狠狠忒了一句。
一个傻子,一座小院子,一些漠不关心的仆人,光听听这描述,我就知道外祖母那些日子过的有多惨。
后来,有个大夫自请前去医治。
三十三岁,外祖母人不傻了,但是不说话。
团圆佳节,大夫带着她偷偷溜出院子,去了人满为患的热闹街上,很不幸,外祖父也出了宫,站在灯光耀耀的护城河边回忆往昔伤春怀秋。
为什么说不幸?
从崖下复生后,外祖母好像变得年轻了,本身她长相不差,虽年过三十,却颇有风韵,我一度怀疑,外祖父根本没认出人,只是临时见色起意。
外祖父盯了她很久,却发现她唯独只对那个大夫笑的一脸灿烂,而对他充耳不闻,他一时赌气,把大夫赶出了院子,他开始亲自照顾她。
后来,那个大夫死了。
外祖母见到大夫最后一面,终于开口说话,断断续续的,叫着她对那个大夫唯一的称呼。
三十四岁,外祖父和外祖母大婚,立其为后,外祖母是他唯一的一位皇后。
当然立后是有条件的,同时他也立了储君太子,是他和另一个女子所生的小孩,而他也说过皇后不会有所出,不然依朝臣脾性,这样一个行事不端荒诞不堪的女子,是没有资格当堂堂国母的。
三十五岁,相传,他们很恩爱。
三十六岁,外祖母联合一位将军谋反,里里外外控制宫城,把在外巡查军营的外祖父逼入绝境。
外祖父是死里逃生回来的,他问:“为什么?”
外祖母说:“皇帝,谁都可以当,我为什么不能?”
“你要什么,难道我不能给你吗?”
“本来就是我的东西,你有资格说给?”
“什么?”外祖父不可置信。
“如若我是男儿身,这天下本就是我的。”她再说了一遍。
可惜,她不是。
她不是一个男儿。
她没有其他话了:“成王败寇,我认命,你废了我吧。”
外祖父没有废后,只是将她囚禁。
至于原因,她有身孕了……
三十七岁,她生了双胎,从小孩落地,她对这两个小娃娃没有任何感情,她要落胎药,他没给,是他逼她生的,她对外祖父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什么时候杀了我?”
杀了她,给个痛快吧。
她求死,痛痛快快的求死!
她知道自己没有机会再出去了,一辈子被这样囚禁,是绝望和生不如死。
日日监禁,寸步难行,外祖母的精神已不大正常,再加上婴儿啼哭,只会让她更厌恶,更讨厌,甚至她更厌恶自己。
三十八岁,外祖母出宫了,是外祖母的几个朋友策划了大半年,偷天换日把她从皇宫捞了出来,外祖父怒急,那条密道至今都堵得死死的。
外祖父还是追到了这队人。
为了保全其他人,外祖母回了宫中,她每日吃食不多,更不爱说话了,宫婢们每天都会把小娃娃抱过来给她看,她也不看,整个人都很呆,太医只说她郁结于心,开的药她也从不喝。
突然有一天,外祖母服了软,和外祖父吃了一顿她亲手做的饭,当然在吃之前,这狗男人偷偷会验毒,但可惜,真的只是一顿饭。
夜里,她靠在外祖父肩头,说了很多往事:“记得年少时,我一次见你,你便拿剑砍我,我好心救你,你却让我睡棺材……”
说到最后她还给娃娃起了名字,但外祖父越来越困,她说的话快听不清了:“小时候,我最想做的事,就是离开这里,我讨厌皇甫家,我讨厌这座宫殿,什么皇帝公主,我一点都不在乎……你们为什么要逼我……你把我囚在这里,一辈子,永远都困在这里了……”
关于外祖母,年代久远,我知道的太少了,有些是年老的内侍讲与我听,有些是我外祖父迷迷糊糊间讲给我听,有些是我母亲从别人那里听来跟我所讲,总之,上面很多事,我也并不知道真假,到底是不是真实的,还是故意编造的,也只有外祖母本人知道了。
也许很多年后,这些一代代传下来,就算是假的,也将会是既定的事实。
我外祖母是大女主,不例外,我母亲也是大女主,履历虽然比不上外祖母,但其任职之路,也是一部风华绝代的曲折史。
母亲当过摄政公主。
差一点,母亲也走上了外祖母的老路,想干翻皇帝……
我想,大女主们都会有这样的烦恼,我这么能力出众,为什么不能自己做皇帝?为什么要效忠那些狗腿子男人?
而我就没有这样的烦恼,大侄孙当皇帝挺好,我开开心心过日子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