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斥候回报:“启禀主公,陈武将军得手了,太史慈见城中起火,上马出东门而逃!”
孙策「字伯符」笑着说道:“果然不出公瑾所料!”
周瑜「字公瑾」接着说道:“放心吧伯符,我周瑜什么时候让你的敌人安然无恙的离开过?三十多里之后,有一处岔路口,伯符你可以在那里设下一处埋伏,逼太史慈涉水而去,我等张网以待,太史慈到那里,人困马乏,必能生擒!”
。。。。。。。。。。
孙策的军队追赶太史慈「字子义」,并且高喊道:“活捉太史慈,活捉太史慈!”
太史慈急忙逃走,后面的孙策军追了太史慈三十里,见太史慈涉水而走,却也不再追赶了。
太史慈逃了五十里的路程,早就已经是人困马乏,逃到一处树林之中,周围静悄悄的,显得十分诡异。
太史慈在心中怒骂道:“我太史慈生来就是战士,战死?我一点儿都不怕,但是,我竟然要为无视我的昏庸主君而死!”
太史慈正走在路上,突然路边出现绊马索,将不曾防备的太史慈胯下战马绊倒,太史慈心中吃了一惊,向前飞了出去,心中想道:“是盗贼吗?不是的,区区盗贼怎么会精准的预测到骑兵会经过哪个路口?我太冤枉,太气愤了,母亲啊……我太史慈就这么虚无的……可惜了,孙策,如果能在阴曹地府相见,我们再一决胜负吧!”随后,太史慈重重的摔在地上,晕了过去。
军士们于是得以顺利的生擒太史慈,把他带回大寨,绑在一个木桩上。
。。。。。。。。。。
次日天明,孙策得知太史慈被带到,急忙拿着那天夺下太史慈的短戟出营,却看见被五花大绑的太史慈。
太史慈也已经醒了过来,见到了孙策,孙策喝退左右军士,斥责道:“子义乃是忠贞之士,为何如此对他?快退下!”然后亲自为太史慈解开绳索,说道:“将军受惊,是我的罪过啊,委屈子义了。”
解开绳索之后,孙策将自己的锦袍披在太史慈身上,将他带到大寨之中,太史慈一进入大寨就看到了一个破旧的战袍,被挂在正中央,好像是那天神亭岭激战的时候,自己撕破的孙策的战袍。
孙策笑着说道:“我盼将军,如旱苗之望甘霖,我知道子义是个真丈夫,刘繇鼠蛇之辈,竟然不能让子义担任大将,主帅尚且如此,岂不是委屈了英雄豪杰?部下如果有得罪子义的地方,还请子义看在孙策的面子上,还乞见谅。”
太史慈的主君刘繇「字正礼」冷落太史慈,只安排他做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刘繇出身于名门世家,周围的人都推荐他重用太史慈,刘繇却犹豫不决,说是如果重用太史慈,会被许劭「字子将」嘲笑。
许劭是评价曹操「字孟德」乱世奸雄,治世能臣的人,他是影响力颇大的名门家族精英,当时和刘繇共事。
太史慈说道:“败军之将,安敢望此?我虽然成了俘虏,但是怎么可能抛弃主君,和你这个敌人联手?你想侮辱我,还不如干脆杀了我!”
孙策说道:“子义,你的主人已经死了,听说你的主人刘繇仓皇而逃,束手无策,应该也是迫不得已吧?毕竟猛将太史慈被抓到这里,逃亡的途中因病而亡,我收留并且照顾了他的家人,不愧是天下无敌的太史慈,有你没你竟然有这么大对差别!”
“别说了!”太史慈说道,“我没有资格被你称赞,我这种人怎么敢谈论大事?主人已经死了,我又怎么能苟活?孙策,请杀了我吧!”
孙策笑着说道:“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子义,你在会说一些什么刘繇那家伙根本算不上你的主人,听说他连一官半职都不给你,只知道榨取手下,他算什么主君?成功的结果一起分享,失败的责任自己承担,这样的主人才有资格命令部下为他出生入死,然而很多家伙恰恰相反,成功了自己邀功,失败了就怪罪部下,为了那种败类,拼命战斗有多委屈,我孙策能不知道吗?”
孙策的父亲孙坚「字文台」,为袁术「字公路」效力,却遭到不公正的对待,英年早逝。
孙策抱着太史慈的肩膀,说道:“你也别自作多情,我才不会做你的新主人,至今也没有一颗成功的果实能和你分享,虽然说失败是我的过错,不过我确实不太懂事,我想得到江南,遇到子义这样的对手,真是寝食难安啊,所以我们交个朋友吧,你不用担心我们产生分歧,无论成与败,都要对半儿分,行吗?”
太史慈说道:“可是我还是落在了你的手里……”
孙策笑了笑,说道:“兵法上说:‘用兵之法,教戒为先。’刘繇聚山野之民,不教而战,怎么可能守得住一座城池?你我且不说胜败,若是论胆识,子义也是英雄一个,我和子义也只是觉得相见恨晚,此生不能和子义共图大事,实在是遗憾。”
见太史慈默默不语,只是看着那破旧的战袍,孙策问道:“子义,当初你我在神亭岭交兵的时候,如果是你生擒我,你会杀我吗?”
太史慈说道:“那可不好说!”
“好爽快!”孙策赞叹道。
太史慈反问孙策道:“我俩交战之时,如果没有援兵相助,你我这样战下去,能定输赢吗?”
孙策面带微笑的说道:“那可不好说,哈哈哈!爽快,爽快啊,子义,我自从用兵以来,还没有遇到对手,子义你是真英雄也!子义这个战袍就是见证,我要这个战袍警示自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
太史慈见孙策对自己如此礼遇,于是跪在地上,说道:“某飘零江湖,未遇明主,将军如果不弃,我愿归降将军,在将军帐下效犬马之劳……”
孙策扶起太史慈,拍着他的肩膀,笑着说道:“今得大将,大事定成,子义真乃大将之风,在下敬佩已久,这个原本是子义所用,现在物归原主。”说着,孙策将短戟还给太史慈。
太史慈接过短戟,笑着说道:“我那里还有孙将军的兜鍪,即刻奉还。”
孙策大笑,拉着太史慈的手进入大帐,让他坐在上座,设宴款待。
宴会上,太史慈说道:“我有一件事想请求明公。”
孙策笑着说道:“子义但说无妨,我有求必应。”
太史慈说道:“多谢主公对我的厚爱,但是请主公放我走吧,我并是不想卑鄙的逃走,而是我还有部下要照顾,刘繇新败并且也死了,士卒离心,他们无处可去,肯定会不知所措,我想回去收拾残兵,把他们全都带回来,以助明公,我赌上我的名誉,不知明公是否相信我?”
孙策笑着说道:“哈哈哈,这正是我孙策所愿,感谢将军忠诚之心,今日若去,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太史慈想了想,说道:“那就……明日午时,今与主公约定,明日正午,带兵而还。”
其他人都在窃窃私语,不知道应不应该相信太史慈,然而孙策却爽快的说道:“一言为定!”
“大丈夫言而有信,请主公放心,不必远送,子义告辞!”太史慈也当即准备收拾离开。
“主公!”程普「字德谋」、黄盖「字公覆」等人急忙挡在太史慈面前,太史慈回头看向孙策。
孙策呵斥众人道:“闪开,让子义出营!”众人也不敢再做阻拦,让太史慈离开。
。。。。。。。。。。
孙策等人,在营寨门前等待太史慈,等了多时,也不见太史慈的踪影。
朱治「字君理」说道:“主公,只怕太史慈是有去无回了,这是放虎归山啊。”
孙策却笑了笑,说道:“我看未必。”
宋谦说道:“主公和太史慈并无深交,只怕他不会再回来了。”
“是啊。”韩当「字义公」说道,“太史慈毕竟是败在我们手上,不会回来的。”
孙策说道:“子义乃是信义之士,他一定不会背叛我!”但是众人依旧不相信太史慈。
这时候,孙策看到了一旁插在地上的竹竿,问众人道:“这是干什么?”
张昭「字子布」说道:“主公,昔日商鞅变法之时,曾立木为信,我们于是效法前人,立此竿为信,等到正午时分,看那太史慈是否回来。”
孙策不满的说道:“想要成就大业,最重要的就是用人,用人最重要的,第一个就是不怀疑,如此忧心忡忡,怎能取信?先父去时,留下两件宝物,一件是那传国玉玺,我已经用它还来袁术的兵马,另一件就是这把古锭刀,我今天要在这里立此剑为誓,我孙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之前说过,子义是信义之士,到正午,子义必归!”说着,孙策将插在地上的竹竿拔了起来丢在一旁,然后拔出腰间的古锭刀,插在营门口。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