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镜湖总管
卞庄通过刻印在鲤鱼精脑门上的通灵符咒,强行将对方纳入麾下,让其认自己为主。
鲤鱼精回到水中轻轻摆动鱼尾,浮在水中听候卞庄的发落。
它从未想过通过水路逃跑,乃至尝试逃离猪妖的掌控。
首先,小镜湖的水域狭小,平均水深不过三五丈,根本无处可逃。
其次,哪怕它通过河道逃往下游水域,那里一样有厉害的妖怪盘踞,既然可以活命,那它为何还要逃跑。
鲤鱼精虽只是还未化形的野妖,但脑门上的通灵符咒时刻在提醒它,自己的生死只在对方一念之间。
其实鲤鱼精感应到的生死操于人手的感觉,恰是卞庄替它编织的幻觉,再通过通灵符印传递到它的识海之中。
卞庄通过鲤鱼精脑门上的通灵符印,和它建立起心神上的初步链接,让双方在言语不通的情况下,可以做到简单有效的沟通。
这符咒本身并没有操控他人生死的能力,只是卞庄做的很是粗暴,他直接把通灵符咒刻印在鲤鱼精的肉体和紫府之中。
这让他单方面和鲤鱼精建立了强联系,并能通过通灵符咒简单感应对方的心思。
更过分的是,通过这枚符咒,卞庄就能对鲤鱼精隔空施法,以咒术操控鲤鱼精的生死。
这就相当于,卞庄对鲤鱼精施加了一个简单的禁制,禁制本身并不致命,危险的是这个禁制本身就是个后门。
所以,鲤鱼精的感应也并不算错,毕竟它要是真的逃跑,那卞庄就要让它体会一下识海被爆破的感觉。
如今看来,这鲤鱼精还是较为识时务的,倒也不是真的蠢货,它只是见识太少,这才显得鲁莽。
通过和鲤鱼精简单的沟通,卞庄了解到这湖中还有一条稍小一点的鲤鱼精,乃是它的配偶,如今正在湖的另一边。
卞庄在得知整个小镜湖都是以鲤鱼精为尊之后,就对另一条鲤鱼妖失去了兴趣,也没有再收一条鲤鱼做手下的意思。
他只是强调,以后他会经常过来捕食鱼类,让它提醒自己的亲族,莫要轻易靠近这片水域。
卞庄也不想,一个不注意把自己手下的子孙给吃了,那样多伤感情。
当然,能让鲤鱼精认为是族亲的,估计也没多少。
毕竟,它在此生活了一百多年,可能连它自己都认不清,哪些是自己的孩子。
卞庄嘱咐鲤鱼精好生看护小镜湖中的水族,任命它为小镜湖总管,负责替自己放牧鱼群。
毕竟,这小镜湖以后就是他最为稳定,也最重要的粮仓,他也不能竭泽而渔。
让鲤鱼精替自己牧养鱼群,也是卞庄的一个尝试,做的好他自然不吝奖赏。
俗话说,打个巴掌给个甜枣,这巴掌打了,甜枣也要给。
卞庄简单传授了鲤鱼精一些更为高效的吐纳方法,虽不能算是功法,但也比鲤鱼精自己胡乱摸索的吐纳方法高明太多。
新上任的鲤鱼总管得了吐纳之法,也知珍贵,在水中摇头摆尾对主人表示感谢。
卞庄表示如果它表现良好,湖中水族兴旺高产,他还会奖励它更高明的功法。
鲤鱼总管按捺住心中的兴奋,在水中连连点头,保证他能完成主人下达的任务。
卞庄示意它没事就先离开,他还要趁着新鲜吃鱼脍呢。
鲤鱼总管得了指示,轻摆鱼尾,灵巧的转身没入湖中,迅速离去。
也许它是着急想去寻找爱人,分享它新得的吐纳之法,又或者单纯是去寻求安慰也未可知。
先前捕获的大鲤鱼兀自在岸边无助的跳跃,这条三尺长的大鲤鱼,虽然和鲤鱼总管比只是小巫见大巫,但也足够卞庄饱餐一顿了。
卞庄以法力削平了一块岩石,以金光擒住大鲤鱼,置于石台之上。
摄来清水,将鱼洗净。
接着便是金光闪动,整条鱼便皮肉分离,鱼鳞鱼骨和内脏都被抛入水中,石台上仅剩下片好的鱼脍。
整条鱼所留的鱼肉精华,大概有二十斤左右,足以保证卞庄一天的肉食摄入。
鲜美嫩滑的鱼脍入腹,卞庄满意的点点头,相比山鸡野兔,果然还是鱼脍,更符合他的胃口。
有此粮仓,卞庄以后再也不用为食物感到烦恼,哪怕路程稍远也无所谓,毕竟奔跑本就是他每日的锻炼项目之一。
卞庄此时的手段并不多,很多道门功法秘术他此时还无法修行。
这是兽身为他修行带来的障碍,无奈他也只能接受。
如今除了金光咒和少许符咒,卞庄能够倚仗的依然还是强悍的肉身。
为了锻炼肉身,卞庄不仅修炼了哼哈二音,每天更是要在山间奔行百里。
意外收获了一个稳定的食物来源,更收服了一个小妖,卞庄心情相当美好,他哼着小调返身往野猪岭奔去。
卞庄奔跑时,身上金光隐现,深藏肌理间的金光法力滋养着他的躯体。
吃饱喝足的卞庄准备回返野猪岭,继续他寻幽探密的旅程。
随着卞庄实力日增,他探索的范围也越来越大。
他要了解福陵山周遭的势力分布,以防发生意外,或无意中得罪强敌。
最近野猪家族的势力扩展很快,卞庄不得不提前做些预防。
毕竟在这个神魔世界,随便跳出一个大妖,就能将一方地域的势力重新洗牌。
同时他也想接触一下附近的妖族,向他们打探一下周围的形势。
鲤鱼总管盘踞小镜湖,哪都没去过,问他当然是问道于盲,问不出任何有用的信息。
卞庄只是从鲤鱼总管口中得知,小镜湖有一条水道通往下游河流。
什么外界信息,鲤鱼总管都是一概一问三不知。
今日卞庄准备从野猪岭往福陵山顶探索,卞庄之前只是远远的看过福陵山的雪岭,却从未去过。
一来是因为山顶方向不是野猪家族扩张的方向,二来也是因为卞庄没有在冬季爬雪山的觉悟。
福陵山主峰高近两千丈,卞庄他们族群平日活动的范围,大概只是山脚和山间相对平缓的林木茂盛之地。
至于高处林木稀疏的灌木丛和更高处的草甸,他们出没的次数极少。
再往上的积雪地带,估计就没有家族成员曾踏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