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重生人皇,功德拉满打造不败殷商

第120章 握在手中,扔在地上,踩在脚下!

  同时子受强调,虽然她们以王后为主,但不用刻意讨王后欢心,只要做好份内的事情就好。

  对她们无疑是极尽宽容。

  当然,除了有作为“人”最基本的尊严外,也不敢违诏拒命。

  长侍王后身边,她们自然也不敢怠慢。

  而王后作为中宫之主,行事公允,自然也不会亏待他们。

  名曰宫婢,实为近卫,而她们也会遵诏行事。

  在子受眼里,人族不分高低贵贱,何况许多人本身,原本就是出自乡里良家。

  出自微贱,归于奴隶。

  这是她们的自我认同,不见有其他想法。

  而子受要做的就是就是改变他们的这种意识和想法。

  子受于今年不过三十,但大商的国运已经没多少年了。

  宜奉祀宗庙,获得玄鸟的支持,他的这些功德也得合理利用才行。

  而作为母仪天下的王后,对他的文治武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王后性烈,为了避免被有用心之人针对,也为了保护好王后,王后不能不修炼。

  子受想的周道,王后公正,却太过善良,被有心人利用,很容易遭受冤屈、不平与伤害,相比于摄人心魄的妲己,王后差得太远了。

  所以子受才想到让王后上朝听政。

  则为保王后周全,让王后入道修炼,甚至有成才行。

  不是妲己摄人心魄,祸乱后宫,则王后也不会被陷害,恐怕会真的出现这样的事情,失去夫妻情谊,王后坠入深渊!

  如果天命如此,子受会将天命握在手中,然后扔在地上,踩在脚下!

  让他绝女色没可能,让他保护好王后还是可以的。

  王后长衣罗裙,站在身边,让子受感觉心神安定。

  降香那天,百分百会遭到算计。

  近在咫尺的见到女娲圣像,不知道还能不能保持心神。

  封神大劫来临,一切势所必至,也无可避免。

  今方春,何以诸事不断?

  明知之臣言蛊惑,而又深信之。

  太师让他好自为之,他是一点没听。

  商容备位三公,为相者,不能进贤退不肖,以是负国,死有余责。

  待罪丞相,当免冠自劾。

  北海叛乱,袭卷都市,伏尸遍野,七十二路诸侯又通过部署,藏匿不出,与太师所驻屯兵久峙,不正面相对,有意拖垮大商,对大商的国力损耗甚大!

  于是大商根基被动摇!

  此后叛乱处处并起,兵祸肆虐,朝中又有人侵败王略,他这个大王的诸多暴行,也许就是在那个时候出现的。

  人族之乱,人如野莽多暴骨。

  子受继位初时天下安定,是什么原因导致大商如此这般?

  答案自然不会简单。

  短短几年的繁荣稳定后,就接连生变,随后生乱。

  他这个大王又岂能容忍?

  肯定会以雷霆手段扫灭!

  而渐渐的他也明白了,此必有激而成其祸者。

  也就是说,他自身的莽撞只是原因之一,实质是有人故意激而成之。

  丞相商容言涉诡激,立于朝堂,名为丞相,却以闇干之计,以济其私。

  似商容之所为,其忠亦奸。

  原主帝辛即使雄才远略,也会被其所蒙蔽。

  及诸侯僭逆,已成乱局。

  所以难以统御,非不知抚。

  天下方乱,可谓肆其行而尽欺,毒痡四海,人族疲病。

  女娲宫降香与女娲结怨后,内外失中,轩辕三妖祸乱之下,局势直转直下,大商随之土崩瓦解。

  原主帝辛继位之初锐意进取,但于此之后,就行事荒诞,结果就是如此无稽,如此古怪。

  女娲诞辰,帝王亲往降香并非定制,则可去可不去。

  以为轻自降香可以求取天下平,乃亲往。

  大商讲求礼制,公然亵渎女娲,可知影响。

  此后原主帝辛日夜寻欢作乐,恐怕多少也有些自暴自弃。

  外界则行附会之说,经传播,言立国六百年的大商王朝气数已尽,“商灭周兴”!

  原主帝辛改革未毕,而且之后一直未再继续。

  反而违礼违制,在作死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而身为戮,此生已矣。

  一番雄心,勃勃壮志,但种种目标均未实现。

  女娲人族圣母的身份,注定其在人族备受尊崇,此乃人族共识。

  三尺童子都知道的事,他这个大王真不知道?

  显然之前并没有去女娲宫降过香。

  若是这样的话,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心血来潮的去了一次就被算计了。

  因为是被撺掇的,自身毫无防备。

  按丞相语:“祀此福神,则四时康泰,国祚绵长,风调雨顺,灾害潜消。”

  但这一切都成了浮云。

  今之愚,也不虞有诈而已。

  等明白过来,悔之晚矣。

  人族身若野莽,也因其奇变巧诈,永无翻身之日!

  愚者而已,而人族惫矣。

  以原主帝辛之雄才大略,本不该如此,却在降香之后,引来天下大祸!

  仅仅是因为不施仁义吗?

  显然并不是如此。

  从内部瓦解,以致天下土崩,人族在天地之间的地位一落千丈,大商统治、人族之势也如崩瓦一般迅速溃解。

  则是时国泰民安的假象一戳即破。

  变化之快,令人始料未及。

  此气运为之,也就是说在大商的气运被消磨殆尽后才会出现这些事情。

  至于原主帝辛暴虐……

  怎么说都可以。

  原主帝辛知道自己会被污蔑,这或许就是他自身最大的感悟。

  大商只有区区不到几十年的国运,已经到了末期,自然虎狼放纵,也是人族所居的形势使然。

  天道亦借封神之势,使人族更其法统,重立王朝,种果为因!

  诸侯皆从风而靡,倒向叛周,人族亦陷于分裂,再无统一凝聚的力量。

  大商无法再驾驭诸侯,遂失治,人间蒙尘。

  国统绝于频乱,论大商之过,失天下心失天下,俗世针砭不纳,耳听入肠闻鼓吹,虽然有自毁成分,但也会遭人诋毁,二者之间并不冲突。

  原主帝辛虽然喜欢“自誉”,但也不乏一些赞誉他的人,比如那些忠于大商的人。

  这二者之间也并不冲突。

  才有圣凡,作为人族之主,大商的王的原主帝辛,则是圣是凡?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