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怂恿丈夫当太子
卫氏和孙氏灰溜溜的离开了。
回去之后,卫氏在萧恒面前就哭得可怜兮兮的。
萧恒问道:“怎么了这是?”
卫氏用帕子擦擦眼泪:“相公没事,没事。”然后伺候他用餐,低眉顺眼的,没了精气神,也没有平日里的明媚。
婢女不服气的道:“夫人,你为什么不说出来啊,受了那么大委屈,要自己憋在心里。”
卫氏呵斥道:“别胡说。”
婢女不吭声了,但是明显很不甘。
萧恒皱了皱眉:“到底怎么了?你们今天不是去五弟那里去要大棚的技术了吗?没有要来吗?”
卫氏呜呜的哭了起来。
“相公对不起,是我太无能了。我没有要来大棚的技术,恐怕咱们冬天没办法种植西瓜了。”
萧恒啪的放下筷子:“他们不愿意教?”
婢女不服气的道:“何止不愿意给,五皇子妃可是嚣张的很,说五皇子现在掌管整个大西北,忙的很,可没有时间教。”
“这么点小事用得着她亲自教吗?派个人过来教不就完了。”
卫氏连忙道:“是啊,我都亲自上门了,她都不愿意把技术教我们,之前你还说让下人过去呢。”
这是萧恒没有想到的,居然这么不给他面子。
难道之前给他们那么多农作物种子,都是做给王叔看的?
是不是太虚伪了?
卫氏查看着他的脸色,小心问道:“相公,其实五弟妹的做法我也可以理解,现在五弟掌管这个西北,可以看到王叔对他的器重,将来定是要让他回去当太子的,这个节骨眼上,他肯定要在你们兄弟之间保持着遥遥领先的超越优势,不然什么技术都教给我们了,我们贡献比他大了,他以后还怎么在群臣面前树立崇高的威望?”
“哼哼,当太子?大金朝的规矩,太子之位,皇位那都是按照长幼之序来的,他上面这么多兄长,怎么能轮到他?”
“规矩也是可以改的吗?”
萧恒看了卫氏一眼:“祖宗定的规矩,哪有轻易改的?”
“那个王叔可不是敬畏规矩的人,听说五弟妹的母亲可是王叔家的管家,和王叔的关系很不一般。”
萧恒突然回过味来:“老五那个人,从小就喜怒不行与色,与我们兄弟从不交心,城府深的很,原来他是有这样的野心,怪不得从小和王叔走得近。不过我们兄弟几个里面,也数他最有能耐,他要是能当太子,倒是能把大金朝发展的很好。”
他虽然胆子小,倒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没什么能耐和作为。
卫氏恨铁不成钢,但是又不能表露太明显,顺着他说话的意思道:“是啊,但愿到时候他不要对这些兄弟们赶紧杀绝,以前看那些话本,总是说为争皇位,兄弟相残多么激烈,动不动就血流成河,愿这样的事情不会落到我们头上。”
萧恒挥挥手道:“不会的,不会的,五弟应该不会是这样的人。”
卫氏叹口气:“要是都像你这样宅心仁厚就好了,应该皇家都是一片祥和,不会有流血事件发生。”
萧恒蹙眉好久,一直都没松开。
卫氏说得对,如果是他登了皇位,肯定会善待自己的兄弟。
其他兄弟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准啊,本来他们也不是很亲近,又都经历流放的过程,谁知道人心已经变成什么样子了呢?
萧恒心烦意乱,没了主意,不想在讨论这个问题了:“他还不是太子呢,别瞎担心了。”
卫氏也知道事情要适可而止,无微不至的伺候完了萧恒,就退了下去。
因因天天很忙,她可不甘心谁当不当太子,这种事有什么好的,对她来说,太子一位又不是皇上,上面有摄政王还有皇上,就是当了,也不是自己做主,而是要听人家的,那摄政王太蛮横跋扈了,她都有心理阴影了。
所以说那劳什子太子还不如自己挣钱来的爽快。
所以很快就把卫氏这件事给忘到脑后了。
文丽以冲喜为名,和孟然成婚了,在冲喜的第二天,孟然的病突然就好了,什么都记得了,就是那些书房里的书也能倒背如流了。
孟家高兴的不得了,尤其是孟母,这儿媳妇算是没有娶错,冲喜还挺滚用,给他们家真带来了好运,这时候距离乡试还有半个月。
孟然很快就投入到准备中。
文丽把府里打理的井井有条,同时也在县城里帮因因筹建了驿站,商队所需的物资,可以提前在这里备好,俨然就是个仓库。
同时也是个批发市场,毕竟云北村有点偏僻,有自己的局限性,现在有了这个中转站,品牌可以更好的打出去,吸引更多的商家。
还有这个位置四通八达,也可以探听各地的消息。
连翘的零食铺子也开起来了,挨着这个大市场,可以相互帮忙,同时做大了,也是可以搞批发的。
秋天的时候西北照常有些县城干旱,依然有逃荒出来,但是现在都不去京都方向了,而是直接来北疆。
听说这里县里给安户口,也给田地(荒地),他们都愿意来试试。
县令直接给安排到云北村,让因因带领这些人一起致富呗,反正他又不需要出力。
不然去了别的村,富不起来,要连累整个县城的经济的,也影响他的仕途。
云北村人口越来越多,县令就没想过,这整个村子的人口要赶上原来整个县城的了。
大家现在压根对去镇上和县城都失去了兴趣,因为她们这里就有集市,很大,很多人都把自家的东西拿出来卖。
物产丰富,并不比县城差到哪里去。
大家的生活渐渐好了,有了结余,偶尔也会买点玩意活着是零嘴。
因因会让莫婶在集市的时候,拉个车子去卖连翘做出来的零食,每次都是最受欢迎的。
因因干脆在集市边上盖了间房子做代销点,零嘴,什么物件都卖。
生意异常火爆,后来有村民效仿,代销点就多了起来。
甚至连小吃店也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