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理想的生活
朝堂上的事情玉锦兮不关心,她现在的日子过得可滋润了。
该她值班的半个月已经结束,如今是柴凤昌值班,下次轮到她,还要十几天。
郭明生虽然不在京城,可是他的老关系都在这里,婚宴上的那些鱼虾蟹类也赚足了大家的眼光,如今玉锦兮最忙的,就是给许多人家的宴席提供海鲜。不是一斤两斤的那种,而是动辄几十乃至上百斤的那种大订单。
冬天是农业社会中上层人物最喜欢的季节,因为可以赏雪赏梅花,顺便展示一下家底儿以及拉拢一番人脉。还有,冬天还是许多人家选择成亲的季节,一来是因为新娘子的礼服太厚了,夏天成亲太遭罪;二来是不用担心食物储存久了会坏掉。
唯一的遗憾是菜蔬瓜果的种类少了些,但有了玉萃斋之后,这些都不是事儿,还能不动声色地体现一下自家的财力。
再加上今年冬天格外冷,西山温泉庄子那边都有好几块菜地的菜被冻坏了,光禄寺只能到玉萃斋进货,玉锦兮这个当东家的就忙碌并快乐着。
菜蔬瓜果她有的是,除了收获季节在外头大批量购进的,比如西瓜和橘子之类,还有就是她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储存的。
拿厚厚的棉被把菜蔬瓜果盖上,铺子里还点了炭盆,空间出产的菜蔬质量又好,四五天过去,蔬菜还是水灵灵的。
这就给了玉锦兮足够的时间上山下海北上南下,别说海里的鱼虾了,就连关外的牛羊毛皮,也不过就是两三天的事儿。
这是她最喜欢的生活,尤其是在看到空间里储存黄金的箱子多了一个又一个之后,她就更满意了。
最令人满意的是,现在没人来找茬儿了。
珩兴会这个冬天被她打压得不轻,在后头靠山的命令下,把苗头只对准了德诚会,还派了人来玉萃斋接洽,备了厚礼问能不能从她这儿进点儿货。橘子已经被玉锦兮全都卖给德诚会了,但是香蕉这种水果很不错啊,玉大人您看要不要施舍我们一点儿?
来人十分会说话,态度极其谦卑,还隐晦地表达了以前都是误会,都是两任会长太过飞扬跋扈跟我们珩兴会其实没关系的意思。
珩兴会的大批会员,其实就是老实巴交的商户啊商户,不过是迫于淫威才加入珩兴会的啊!如今骑虎难下,生意又被德诚会抢了许多去,好多商户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上有八十老母下有三岁幼儿,一大家子都靠一个铺子养活,实在是不容易啊。
玉大人您大人大量,您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求求您给我们一条活路吧。
玉锦兮心软了。
她能毫不留情地对待上门挑衅的小混混,也能秋风扫落叶一般地教训背后的始作俑者,可来人说的就算是夸张之语,有一件事情却是没错的,那就是珩兴会的商户,大多数都是市井百姓。
两个行会高层的对峙,损害的是这些底层商户的利益。
玉锦兮不说成,也不说不成,只是在有珩兴会的商户小心翼翼来问能不能进些香蕉的时候,给了他们和德诚会商户同样的批发价。
珩兴会的商户们大喜,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出去,很快珩兴会的商户们就都知道了。
玉锦兮叹息,罢了,反正卖给谁都是卖,若是从她这儿能够消弭两个行会之间的恶性竞争,倒也是件善事。
再说了,虽然学经济学是很久之前的事情,可有一些简单的原理她还是记得的。有助于市场发展的是竞争,不是垄断。
她以前对珩兴会出手,也不过是珩兴会采取的手段有些下作,属于恶性竞争罢了。
如今的珩兴会已经换上了第三任会长栾万宝,好像还是顺天府尹荣世广家的某个管家。话说这个荣家,怎么这么多管家?
这个栾万宝还是很识时务的,上任没多久就到了玉萃斋求见玉锦兮,说是以后一定会约束好属下,绝对不会欺行霸市。
玉锦兮向来吃软不吃硬,既然如此,那两个行会之间的竞争,她就不直接插手了。不过她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她只和商户打交道,至于会长那一级别的,她不管。
栾万宝自然是千恩万谢,他还怕这位玉大人插手呢。
一边庆幸着自家大人提点得准确到位,一边腹诽着前两任眼光太差,把一头猛虎看成了小猫,放心地去琢磨怎么和德诚会死磕去了。
德诚会高层是有意见的,可玉锦兮既然摆明了中立,而商户们也不在乎那些高层之间的事儿,也只能无可奈何地看着玉锦兮两头通吃。
只是这样一来,巫二泉就实在忍不住了,大人啊,咱们家铺子太小了啊,如今每天外头买菜的人都要排长队,光维持秩序就要耗费几个人手啊,这还是人家顺天府衙役时不时过来看一下的情况之下的。
玉锦兮觉得他说得对,可买铺子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周围的商铺没有一家要卖的,都指望借着玉萃斋的东风顺便沾点儿光呢,怎么可能会卖铺子?
她又是个官身,行动上不太自由,家里人手又少,若是新铺子离得太远,着实不方便。
好在她有丰富的阅历,让人单开了一个柜台,接待那些大客户的订单,嗯,玉萃斋给送货上门。这事儿,让风正和潮平来负责。
然后又给信誉良好的老客户们单独弄了个账本记账,十天半个月的上门收一次账,以减少在铺子里的停留时间。上门收账的事儿,让巫二泉带着岸阔管着。
安排好之后,效率大大提升,铺子外头排队的人一下子少了大半。
瞧瞧,她这日子过得多好,周游大月的同时还不耽误赚钱,太让人眼红了。
心情大好的玉锦兮甚至开始教闺女外语了,谁让闺女如今是失学儿童呢?
郭家家学的质量太高,玉锦兮不想随便找个学堂把闺女塞进去读书。这个时代,能给女孩子读书的地方少之又少,只有那些达官显贵的家学可以选择。
可官场之上最忌讳的就是改弦易辙,她已经和郭家绑在一起了,就不能再表示出对其他人家的过度青睐。而让女儿到别人家去读书这种事,是只有关系极为紧密的人家才会做的。
就连郭明生的岳父郑相家,玉锦兮都没去问,虽然有郭明生这层关系在,郑相肯定也会同意的。
反正她有时间,她就自己教好了。一个女孩子要学的东西有限,她知道的东西多得很,有的是可以教的。
珍姐儿也很喜欢爹爹教,还兴致勃勃地跟爹爹一起弄出个课程表来。
书法、绘画、算学、稼穑、厨艺,这些都是爹爹擅长的,比学堂里的先生教得都好,有的连先生都不会。
女红可以找行舟和绿水学,爹爹虽然不怎么会,但是可以给她画花样子,想要什么样的都有。
不过玉锦兮还是觉得这些东西不够,因为官宦人家的女孩子学的也都是这些。呃,算学和稼穑她们不会很精通,但珍姐儿如今不大,学的也不深。
玉锦兮自己可以无视这个世界的许多规矩,可是珍姐儿不成,她是官宦人家的女孩子,将来肯定也会嫁入官宦之家,一生之中的大多数时间是在内宅度过的。除了人人都会的一些本事,玉锦兮想让她拥有独特的本领,这样能让她过得舒服些。
在权衡再三之后,玉锦兮决定教她梵语。
这个世界的历史只在本朝拐了个弯儿,元朝之前的历史都一样,自然也有一个去西天取经的唐朝和尚。
这位唐朝和尚带回来许多经书,其中有不少还没有翻译成汉语,就算是弟子们继承了这份事业,但毕竟是没有亲身见闻过的,所以至今仍有一部分经书被束之高阁,只有一小部分比较短的经文,以梵文的发音流传开来。
玉锦兮看中的,就是这一部分经文。
她想的很明白,一个女孩子家,在这个时代最大的幸福,无外乎是家宅安宁、夫妻和睦、子女孝顺……反正都是和内宅有关。如今的内宅女子绝大多数是信佛的,就算是不怎么信,也不耽误她们去寺庙里拜佛。如果珍姐儿表现出能够读懂梵文佛经,并能够准确翻译出来,定能有好名声传出。
这种好名声不会影响别人利益,别人自然不会因此视她为敌。又因为和佛家有关,还能让她有借口出门透透气。去寺庙里跟高僧会面没有什么风险,没准儿还能借机和其他想求个护身符之类的官夫人们交个朋友,真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最要紧的是,玉锦兮自己的亲身经历,她之所以有两百多年好几世的记忆,起因都是一个小和尚。
做做善事挺好的,好人有福气。
就这么决定了。
珍姐儿一听说爹爹要教给她梵语,高兴坏了。
有石碑帮着作弊,梵语教学十分容易,玉锦兮教得开心,珍姐儿学得也欢喜,叽里咕噜说话真有意思。
只是有一件事情是玉锦兮解决不了的:珍姐儿缺少同龄人玩伴。
在闺女又一次说起她的十二到十六姐姐,十一到十八哥哥之后,玉锦兮醒悟了,这是个大问题,必须解决。
郭家第四代的守孝期虽然只有三个月,但他们中有很多未成年,要想回到京城来继续上学,至少要等到郭明生那一代守孝期满之后。而现在,就算是他们的家学继续上课,也是在洛邑。太远了,珍姐儿去不了。
按说玉宅坐落在内城的思诚坊内,周围还是有些家世不错的邻居的。可是由于玉锦兮平常连大门都不走,睦邻友好这件事情都是巫二泉去做的,这就导致了玉宅的当家人和坊内的邻居们都不认识。
现代人的通病,玉锦兮早就习惯了,也没想改。
可是珍姐儿一个六岁的小女孩儿,是需要同龄人的玩伴的,要不也太可怜了。
可今年冬天这么冷,别说玉锦兮舍不得了,就连珍姐儿也不愿意出去玩儿。她在家里多舒服啊,只有她和爹爹能进去的那个家,地方又大,又有好多猫啊狗啊鹿啊当宠物,不出去,才不出去呢。出去就要穿成个球儿,连迈步都费劲。
玉锦兮想啊想啊,眼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珍姐儿天天抱着只小狗叽里咕噜说梵文,奶声奶气地给几只小驯鹿劝架,终于想出个主意来。
不就是缺玩伴么?不就是外头天冷么?好说,咱回老家!
家里人听说她要带着孩子回老家之后,都有些接受不能。生意正火爆着呢,这时候回老家?还赚不赚银子了?
客路问:“大人,铺子怎么办?”
玉锦兮答:“照旧开着。”
青山问:“那就是我跟客路都不回去呗,那货呢?也支撑不了几天啊!”
玉锦兮答:“我还回来呢。”
珍姐儿急了:“爹爹你不要我了么?”
玉锦兮抱着闺女哄:“当然不是啦,爹爹几天回去一次,过了年就接你回来,你和爹爹接着一起上班。”
行舟问:“大人,我们跟着您还是小姐?”
玉锦兮答:“你们俩跟着小姐,看着她们别给珍姐儿裹脚。”
绿水问:“那我们这就收拾东西?”
玉锦兮答:“去吧。”
巫二家的问:“大人,我们呢?”
玉锦兮答:“就行舟绿水跟着我们爷俩回去,你们都在这儿照顾生意。等过年的时候,我再来接你们一起走。”
巫二泉问:“那是不是要预备些年礼带回去?”
玉锦兮答:“可不,把这事儿给忘了。你去看着置办吧,别怕花钱。”
岸阔问:“大人,我能跟着您不?”
玉锦兮摇头:“你去给二泉帮忙去,过了年再带你去衙门。”
风正问:“大人,最近要货的人家比较多,我一个人忙不过来,可以和潮平分着送货吗?”
潮平同问。
玉锦兮答:“能啊,这有什么不能的?家里活儿多,你们自己看着办,想做什么跟我说一声便是。若是我没时间,找二泉说。”
一家子都很高兴地立刻行动起来。人心齐,泰山移,只花了一天的功夫,就把回家的行李和礼物都打包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