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将计就计
玉锦兮几乎是逃离了京城,和她同样心情的还有小五。
空间自动飞奔候城,玉锦兮和小五正并排躺在榻上互相倒苦水。
玉锦兮:“差一点儿走不了,怎么那么多事儿啊!”
小五:“我也差一点儿走不了,小孩子没人权啊!”
“以后得让他们自力更生了,感觉没我他们就不会过日子了似的。”
“我那个便宜娘啊,没有我的确不会过日子,有了我她倒是会过日子了,我的日子不好过了。”
“呃?怎么了?她说你了?”玉锦兮摸摸儿子的头。
小五翻了个身,抱住老妈的胳膊撒娇:“老妈您不知道我娘跟我说什么,她说我们是客居在你家,要我让着珍姐儿。听听,让我让着她?!”
玉锦兮也有些懵,这话怎么听着有点儿不对劲儿呢?珍姐儿八岁,小五四岁,到底该谁让着谁啊?
她将信将疑地问:“你是不是听错了?她怎么会说这样的话?”
小五抱怨道:“我不过就是随口说了一句跟姐姐吵嘴玩儿的事情啊,就让她抱着我苦口婆心地教育了一顿。哎呦我的妈,眼泪汪汪的,我答应也不是,不答应也不是。”
玉锦兮懂了,半晌才道:“从她的立场看,她这么说其实也没错。”
在玉锦芳的眼睛里,她是带着儿子寄人篱下的。珍姐儿虽然不是玉锦兮的亲闺女,可她到底姓玉,而且是正儿八经在族谱上写在玉锦兮名下的。按照世人的理解,她就是玉锦兮的女儿。
而她玉锦芳呢,一来和玉锦兮同父不同母,她对这个庶弟一点儿也不熟,甚至在年少时还因为秦姨娘的事情对玉锦兮有隐隐的敌意。二来她的身份尴尬,作为林德田的妾室,而且还是一个被正室变相打发出门任其自生自灭的妾室,就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如今到底算什么。
说是林家的妾室吧?被正室赶出门了。说是玉家的女儿吧?她也没脸回去啊!
她都如此了,更何况小五?
可即便这般尴尬了,她也没有勇气离开,因为离开了玉宅,她不知道该去什么地方,更没有本事带着孩子活下去!
这样一想,她要求只有四岁的儿子对珍姐儿低声下气,也就不难理解了。
小五郁闷地道:“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才更烦啊!她又没错,我又不能说上辈子的事儿,只能听着了。”
玉锦兮想了个说法:“其实我已经被记到陈氏的名下了,按照族谱上来说,她就是我的亲姐姐。也许告诉她这个,她会好受些。”
小五并不乐观:“我觉得悬,她那性格就是那样,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辈子怕是改不了了。”
“那就好好待她吧,好在家里也没有什么要紧的事儿需要她做。至于林家那边,有我呢。”玉锦兮给出结论。
“也只能这样了。”小五把脸在玉锦兮的胳膊上蹭一蹭,还是亲妈好啊!
玉锦兮看他这孩子气的模样,不由想起一件事情来:“我看你对珍姐儿一口一个姐姐地叫着,这是想明白了?”
小五嘿嘿一笑:“想明白了。以前我小时候去看您,跟您睡一张床老爸都烦我,说我大了不该再缠着妈什么的。人生那么长,当小孩子的时间才多久啊?好不容易又成了一个小孩子,我要好好享受一下当小孩子的幸福时光!”
玉锦兮笑:“也是,那你就好好当个小孩子吧。等候城的事情结束了,也该带着你四处走走,看看当下的这个世界。日子还长着,等你进学总还要两年功夫,你就趁着这两年,痛痛快快地玩儿吧!”
“就是,就是。”小五乐呵呵地点头,不过他很快就发现了问题,“老妈,为什么是两年?我才两周岁!”
玉锦兮提醒他:“这时候的人都说虚岁,你虚岁四岁了,有的书香世家的孩子,虚岁三岁就启蒙了。我容你玩儿到六岁,都算你占便宜了!”
小五哀叹:“啊?不要啊!”
虚岁六岁,周岁才四岁半就要上小学?太悲催了!
不行,他要抓紧时间玩儿,痛痛快快地玩儿,酣畅淋漓地玩儿!
于是,他就跑到草地上追鸡撵狗去了。
玉锦兮看他大呼小叫地在草地上飞奔,一会儿抱着条小奶狗撸毛,一会儿钻进稻田逮鱼,也不管他,自顾忙自己的去了。
到了第二天一大早,玉锦兮如期出现在了候城悦来客栈的房间中。
青山等人已经吃过了早饭,在房间里等着她了。
见她出现,立刻欢喜地站起来道:“大人您来了。”
玉锦兮坐下:“说说看,有什么好主意?”
青山一五一十地把几个人商量了一天的计划详细地说明了,说完了便眼巴巴地看着她。
玉锦兮点头赞许:“不错,看来是下了功夫的。稍微改一下细节,今天晚上就先卖一遍。头一回自然有人将信将疑,若发现是真事儿,哪怕只有一个坊呢,后头的事儿就越来越顺利了。嗯,这一轮暂定三天,下一轮定在一个月后。你们放口风的时候,把这个消息也放出去。”
众人应了。
玉锦兮又问贾三磊:“三天的功夫紧不紧张?可够用?”
贾三磊踌躇满志地道:“仙人老爷放心,孩子们都是好手,还在候城认识不少人,自有传递消息的渠道,三天尽够了。”
玉锦兮点头:“那就去做。头一天先限定在靠近城门的那几个坊,里头应该有人知道咱们。”
那几个坊是流民进城的必经之地,玉锦兮也曾经在那边收运流民,被人看到并记住的可能性太大了。
贾三磊立刻带着人分头放口风去了,玉锦兮却给了青山帆悬几百两银子,让他们到大街上逛一逛,看看可有价格合适的毛皮土产之物。
“若是价格不划算就算了,反正这地方也不远,以后完全可以再来。”
青山和帆悬也出门了,到了中午回来的时候,居然收获满满。
玉锦兮都不敢相信他们竟然有如此多的收获,问了之后才明白,原来因为灾情的原因,外地客商几乎绝迹,当地的毛皮土产之类,也就没有了往年的销路。因此尽管粮食价格飞涨,这些不能入口的毛皮价格反而跌了。
青山兴奋地道:“大人,咱们再收些毛皮吧,我们今儿去的铺子可有不少好货,如今都积压着呢,那掌柜的还说要是咱们要的多,价格还可以再降降。”
毛皮虽然不耐久存,可她有保鲜区在啊,根本不用操心日子长了不保暖的问题。
玉锦兮见那些毛皮果然质量不错,便又给了青山几百两银子:“只管挑好的,让他们给送到这儿来。嗯,约白天的时间,晚上咱们忙。这个是定金,数量不拘。”
青山和帆悬兴奋得连午饭都没好好吃,立刻带着银子又去扫街了。
到了傍晚,贾三磊过来汇报,说是不但城门口几个坊放出了口风,就连附近的其它几个坊也都收到消息。不过根据大人的吩咐,今天晚上就城门口那几个坊放粮,因此他们在这几个坊投入的精力最多。
贾三磊担忧地道:“就是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这个福气。”
玉锦兮笑笑:“没有福气就没有福气,这种事情咱们说了不算。”
贾三磊转过弯儿来了:“唉,就是小的犯了心软的毛病,想着仙人老爷一门心思地让他们饿不死,生怕他们错过了机会。”
想来是今天白天看到了许多因为粮价奇高而生活窘迫的人家,所以心软了。
玉锦兮安慰他道:“这个却是无妨,虽说一个坊咱们就去一次,可他们谁住在哪个坊咱又不太清楚。若是有人今天错过了,自然会想法子到别的坊里投亲靠友地买粮。你不是跟他们说明天晚上咱们要去的地方了么?实在不行,明天白天你再派个人去转一遭便是。”
帆悬有另外一个疑问:“那大人,要是那些大户们也用这一招买咱们的粮食怎么办?”
玉锦兮笑笑:“所以才有限额啊。一个寻常人家,每家最多能有几人?十个人也就到头了吧?他们就是想占咱们的便宜,才能占多少?咱们一个月就卖一次,也就是够填饱肚子的,要想凭此赚钱却是难了。再说,宁可让那些大户们占些便宜,也不好让穷苦百姓活不下去卖儿卖女,人命可比银子值钱!”
青山道:“大人就是心善,最见不得老百姓受苦。”
玉锦兮叹息:“世间太苦,咱们能得以衣食无忧已是侥幸,能帮人一把是一把吧,好歹也少看些惨剧。”
贾三磊是被帮助过的人,感激涕零地道:“幸亏遇到仙人老爷,否则我们村里的人还不知道能活几个下来。”
玉锦兮摆手:“不说这个了,你们且歇着吧,如今客栈里生意冷情,我又定了几间房,连同下面的两个大通铺也都定下了。让孩子们别往城外跑了,好歹有个暖和地方住。吃饭的事情找青山,别给我省,不差那几个钱。”
不想听贾三磊滔滔不绝的感谢话,让青山带着他们分配房间去了,帆悬则搬了玉锦兮拿出来的肉包子下去分发。
玉锦兮看看自己的存货,昨天头疼课业的珍姐儿居然还想着让人上街买了十几笼大包子,非要让她带着不可。说是候城没有好吃的,她一忙起来就顾不上吃饭,还又是个大方的,必须要多多地带着吃的才成。
巫二家的刚炖了两只鸡,都被她盛了一大碗硬塞了过来,说是给弟弟吃的。
还是闺女贴心,那个臭小子还在稻田里捞鱼呢。
等天黑了下来,玉锦兮进入空间准备干活儿了。
靠近城门的小西坊内,今天白天突然流传开来一个不知真假的消息。说是来自京城的那个负责送流民回乡的大人又回来了,不但回来了,还要低价卖给大家粮食。没去壳的稻谷,一石只有六百文,算一算,跟以前城里大米最便宜的时候一个价。
要是把谷糠也算上,比原先一两银子一石米的价格还要便宜些。
只是这要求有些邪乎,人家不开铺子,也不摆摊儿,只走家串户地卖。卖也不在白天卖,而是晚上卖。
卖的方式也特别邪乎,就跟做贼似的,要每家每户在自家院子里放张桌子,上头放个灯笼也行,放盏油灯也行,点个火把也行,反正只要有个亮就行。然后呢,还得放个纸条,说自家有几个人,需要多少粮食。把钱一放,剩下的就不用管了,只管到时候收粮食就行。
这话怎么听怎么不靠谱,谁家院子大晚上的不关门啊?那人难不成要翻墙头进来?那么多院子,那么多人家,岂不是要累死他?!
还有,你说让放个纸条就放个纸条啊,我们都不识字好不好?
最早说这件事情的小伙子就说,不认识字就麻烦了,只好你们一家子都在院子里等着了,到时候仙人老爷数人头,按人头分粮食。不对,是卖粮食,得给钱,不给钱不行!
许多人就此打了退堂鼓,开什么玩笑?这天儿多冷啊!一大家子在院子里等着,还不知道人家什么时候翻他们家的墙,把一家子冻坏了怎么办?那人翻墙头的时候把腿摔折了怎么办?被人家当贼打了怎么办?
有人就恍然大悟,莫不是这是一窝贼?打着什么仙人老爷的名头,到咱们家偷东西的?
其余人纷纷点头,可不是咋地,定然是一窝贼!这是设了套儿让他们钻的!
见大家都义愤填膺地准备揍人,那小伙子偷偷地溜走了。
有热心的就去到处提醒,说是最近城里来了一伙贼,说得天花乱坠的,什么低价卖粮食之类,可别上当。
这么一提醒就发现了,何止他们小西坊啊,就连隔壁的大西坊也有人散播谣言了。再一问,又发现了两个坊。
几个坊主意识到这事有问题,凑在一起通了通口风,发现几个坊的时间居然还不一样,有的今儿晚上就来人,有的则明天晚上才去。
有一个坊主是从过军的,最是孔武有力,恨恨地道:“不能让这些贼这般招摇撞骗。这样,咱们将计就计,每个坊出几个人,他们不是说在院子里放桌子么?咱们多放几个,捡着院子大的人家放,好多藏些人,这样等那些人来了,咱们就能把他们一锅端了。”
这个意见好,有的坊主还补充了一番:“没错,既然是一窝贼,没准儿就是对好几家同时下手,这主意好。我们坊内的后生多,我们出二十个!”
人心齐,泰山移。几个坊主雷厉风行,很快就找到了合适的位置,在小西坊最靠近坊墙的几户人家院子里,设置了假象,埋伏好了人,只等抓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