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犹如晴天霹雳
以往谈贸易合作,大都是双方官员在当地官员陪同下,后边跟着双方工业部长。
这次洽谈打破常规,官员们同乘几辆车,工业部长与贸易商同乘而行。
参观团前往小镇最大的海拉尔友谊商场,首席官员车内,北边代表伊万诺夫望着车窗外的小镇。
这次小镇给他的印象与以往几次不同,且都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保留了一些旧的俄式建筑,冒出了一大批新楼房。
“新建筑如雨后春笋,真像一个新城市。使这个边境小城很有特色,很有朝气。”
陪同伊万诺夫同乘一辆车的是外办副手。
闻言,便是笑道:
“不但如此,当前的高档商品越来越多,但同时也考虑到当下的经济状况、老百姓消费水平、口袋里有多少钱和紧迫需要,当地尽量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伊万诺夫看得出来,小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比前些年提升了好多。
紧随其后的几辆车,其中,一辆白色车内,沈明城与北边工业部长坐在车厢内谈笑风生。
伊萨耶夫说道:
“这几年,随着政策逐渐放宽,两国边境每天都有不少小商人悄悄倒卖各自国家的商品,一些个商品质量堪忧,与其让这些人扰乱市场,我们主动发起了这次贸易合作……”
“看来这次贸易是水到渠成!不过,我想告诉阁下的是,与北边进行贸易的不只是个体户和没有资金实力的倒爷。”
“嗯!听说你的贸易公司开在淞沪市,获得美利坚所有外资银行的资金支持?”
“没错!但您也晓得,像我们东方国际贸易公司这般规模,可以为北边提供贵国国民所需要的所有日用品。”
“我相信沈先生有这个能力!”
“这是部分货品的照片,明天,我司会让阁下亲眼见到这批货的样品。”
为了顺利达成此次贸易合作,沈明城早有准备。
前几天与供货工厂老板签订合同时,他要求所有工厂,限期送来样品。
样品不方便携带,却可以拍照。
沈明城顺势取出一沓照片递过去,工业部长伊萨耶夫看到照片里面全是他们老百姓所需要的日常用品,两只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照片,十分贪婪。
“这是暖瓶?棉大衣?这这这……这是棉靴?!”
“这不是我们国家铁路职工棉服吗?”
“看来!今年冬天,不仅我们的铁路职工有新棉服穿,老百姓可以过个温暖的冬季了。”
“嗯……这是罐头?”
伊萨耶夫凑近些看了看拍着罐头的照片,又急忙翻看后边拍着军绿色铁皮箱装的压缩饼干。
“你还能弄到军方食品?!”
伊萨耶夫激动到语无伦次,倏地抬起头,看沈明城的目光充满了虔诚,就像是面对上帝。
坐在副驾的汪小姐,先是惊讶于沈明城竟然精通俄语。
还以为他们需要翻译,两人非但用不着专业翻译,这聊天也是越聊越到了兴头。
只会讲一些生硬磕巴英语的汪小姐,虽听不懂他们在聊什么,可是,汪小姐回头看了看伊萨耶夫手里的一沓照片,再看看对方脸上的激情,已然明白伊萨耶夫开心的像个孩子的缘由。
沈明城解释道:“这个压缩饼干是民营食品,不过也是军方科技人员指导下研发出来的二代压缩饼干,增加了压缩豆糕。”
“压缩豆糕?味道一定非常美味吧?”
很显然,伊萨耶夫整个人都在激动,早已被照片里面军绿色铁皮箱上面摆着的小块包装的压缩饼干深深吸引。
压缩豆糕比起压缩饼干更有饱腹感,当做干粮可以说是当下最好的食品。
“这批货目前正在工厂紧急生产。下一个批次,我会亲自出配方,调配出更多口味,添加果脯等更有营养的食材,做出来的压缩饼干,除了供应军队干粮,还可以成为贵国百姓日常搭配咖啡、茶水的必备点心。”
沈明城微微一笑说道。
“好!太好了!”
“这种压缩饼干采用绿色金属桶包装,桶内充满氮气,能够长期储存。每桶可装20斤压缩饼干,即使在热带环境下也可储存很久。”
伊萨耶夫撅着大胡子下巴,目露精光,“这是最好的军粮。”
“当然,贵国的冬季漫长,每年至少有5、6个月都处于寒冷季节,需要大量煤炭资源。而我们国家资源丰富……”
“你说的没错!我们国家需要煤炭!太需要了!”
参观团到达海拉尔友谊商场的时候,基本上,沈明城已经把本次贸易合作敲定。
所以,一下车,伊萨耶夫也是拉着沈明城。
直接甩开那些官员们,谈笑着踏进商场参观。
友谊商场也是早已接到通知,商场内环境干净整洁,所有售货员皆是站成一排,热烈欢迎两国参观团的到来。
北边官员们亲眼见到了档次高、管理的非常有秩序的百货公司,里面陈列的家具、服装等都相当好。
经过高档皮鞋专柜时,一向喜欢穿军靴的北边官员们便是停下,拿起一双皮鞋看了看,对皮鞋的精致做工赞不绝口,随口问道:“这双皮鞋多少钱?”
售货员赶忙说道:“这是意大利进口皮鞋,2000多一双。”
身旁的俄语翻译,很快翻译了售货员的话。
伊万诺夫惊讶不已,“你们竟有人买得起这么贵的皮鞋?!”
早已走到前边的进口衬衣专柜的一行人,闻声,回头看了看伊万诺夫等官员。
伊萨耶夫偏过头,低声问道:“那个2000多块一双的意大利皮鞋,下次你能帮我弄到货吗?”
沈明城微微一怔,当即半开玩笑道:“待会儿我买几双,您带回国。”
“我们不能这样做,有心人若是举报,我这个工业部长就会被冠上收受贿赂的罪名……”伊萨耶夫拍着沈明城的肩膀风趣笑道。
“哈哈哈……,下次,意大利皮鞋,以及欧洲的好货,在下一定亲自带去北边。”
参观结束,两国所有随行人员全部去了酒店,参加欢迎晚宴。
领事司也把参观与谈判进展,第一时间汇报给商务部门。
商务部门只好趁夜把通知发布出去。
“因某些因素影响,取消本次与北边外贸招商会……”
半个晚上,这一晴天霹雳般的消息,飞快传到了所有参加外贸招商会的工厂老板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