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听妈妈的话
2011年的新年来的有些早,但对于读高三的林枫来说,寒假可能连7天都不到。
最近一周开始由于沐小禾老师要回老家,所以补习就被搁置。
苏晴晴老师虽然自告奋勇想帮林枫补习。可临近过年,她家人也不让她到处跑。
此时学姐正在电话里跟林枫抱怨:“明明我都已经考进大学了,他们却还不让我出去玩。”
林枫很难评判学姐家风是否严格,但能把学姐教得这么优秀,她父母肯定差不到哪里去。
“以后会有机会去玩的,别着急!”林枫安慰道。
他的话刚说完,电话那头就传来学姐母亲的喊声,“苏晴晴,你怎么整天都在煲电话粥?是不是谈男朋友了?”
林枫只听到这话,对面就已经挂断。
他喃喃自语道:啊,有些好奇学姐和她妈妈的对话。
可惜他没有超能力,不可能听到母女间的交谈。
学姐家房间内,苏晴晴一脸乖巧地坐在椅子上。
而在她面前站着的,则是掐着腰的苏妈妈。
“晴晴啊,我不是不让你谈恋爱,只是你确定那个男朋友不是骗你的吗?”
“妈,为什么你总觉得别人在骗我啊?”
苏晴晴忍不住反驳,她不喜欢别人说林枫坏话。
苏妈妈欲言又止,最后叹气道,“唉,妈妈也是担心你。你要记住一点,别被男人骗去酒店,不然后悔的就是自己。”
“哎呀,你说什么呀!”苏晴晴脸红。
学姐在内心深处一直受到妈妈的影响,虽然苏妈妈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和她当面谈起异性的话题。但也会从侧面跟女儿灌输一些思想。
例如把所有的美好都留到结婚那一刻,那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爱情。
你看看妈妈和爸爸,就算到了这个年纪也依旧相亲相爱,那是因为我们把所有的冲动和期待都留到结婚那一刻。
这些话苏晴晴现在回想起来就感觉有些刻意,甚至没啥关联性。
可是在妈妈多年的潜移默化之下,她多多少少还是会受到一些影响的。
苏妈妈叹气,“我应该跟你说过我有一个姐姐吧?”
苏晴晴点点头,“可是我从来没见过姨妈啊!”
接下来,她就听妈妈讲了一个不知是否真实的故事。
八几年是一个梦幻的年代,一边说着开放引进外资,另一边却还在用粮票计划限购。
大姨在这样的背景下考上大学。
但她的学校生涯和苏晴晴所认知的却有些不一样。
在各种外资商店的进入下,普通人对外国人好像天生就多了一层羡慕。
而大姨就这么认识了学校里的一位国外助教。
由于国家倡导学习外语,所以助教小哥的地位还有点高。小哥带着他西方思维在学校里勾搭异性。
大姨就这样成了小哥的目标。
由于那个时代的人相对单纯,大姨在小哥的花言巧语下被骗了。
没几个月,大姨发现自己的肚子大了起来。
在那个年代,未婚先孕是会受到歧视的。更有严重的会被人以流氓罪抓走。
可惜,外国人好像有特权,所以那位小哥屁事没有。
但大姨的情况不一样。
学校命令她回家解决私人问题。
这是私人问题的事吗?
苏妈妈的家人得知这事时已经找不到大姨这个人了。有的人说她可能自寻短见了,也有人说她通过别人的关系去到国外。
总之,苏妈妈已经几十年没见过自己的姐姐。
......
听完这故事苏晴晴当然觉得很恐怖啊,尤其是想到那个年代,那就更可怕了。
苏妈妈看着女儿语重心长道,“所以......你确定那个男孩子值得你托付终身吗?”
“这......”
苏晴晴不像那些恋爱脑女人,也不敢保证自己对林枫有着绝对的信心。
她是为数不多可以在感情里保持理智的女性。
这也是她不大会对林枫无理取闹的原因。
现在听妈妈问出这个问题,她考虑过后觉得,学弟好像也很“理智”?
上大学之后,苏晴晴除了和宿舍的同学交往外,也认识了一些“朋友”。这些朋友有些是莫名其妙在叩叩上加她好友的。
入学的时候班干部要求填写资料。这些网络朋友加她时备注都说是同学,可是她在班群里找了找,发现居然不是班里的同学。
她一开始还很奇怪,但慢慢的发现好像无聊的时候一起聊聊天也是一种消遣。
年轻人聊着聊着就容易谈起感情问题。
苏晴晴觉得自己还是“新手”,所以抱着“取经”的心态去“咨询”。
说起自己的男朋友,学弟好像一点都不粘人。
听朋友们说,谈恋爱时对象不仅每天要发早安晚安,只要断联时间超过八小时,都害怕对方失踪。
苏晴晴初听觉得太过夸张,但细细咀嚼又发现自己家的那位像是散养一样。三两天不联系都好像是正常情况。
可深想之下,这真的正常吗?
也就好在最近有了一些改变,那也是每周去图书馆补习的结果。
换成以前,约出来见面的次数都少得可怜。
现在妈妈问:他值得你托付终身吗?
这问题有些拷问人性,甚至如果由她来询问林枫,后者能够给她一个真实且满意的答案吗?
她不清楚,同时也害怕听到对方的回答。
......
另一头挂断电话的林枫就没想过苏晴晴母女的谈话会这么沉重。
此时他考虑后决定开车去流溪原找曹溪。
虽说过年期间春运比较麻烦,但南方开车倒是不用太担心这个问题,毕竟公路又没结冰。
找这位主播的主要原因就是需要她帮忙“带”农产品。
新清城老家那边好几个饲养户抱怨和公司的新老板有分歧,对方的收购价格压得太低。
林柱身为亲戚,出于情面就需要帮着老乡们找出路。
可他也不见得有渠道,只能求助自己的儿子。
林枫想来想去,除了网络直播带货,好像也没啥办法。
养殖户一般赚不到大钱,那是因为钱都被中间商赚走了。
渠道很重要,没有公司集中收购,散户养下去可能会亏本。这也是新公司老板压价的底气所在。
可老乡们也有脾气,一开始林枫做主大家都和和气气地,带领大家一起发财。新老板却要压榨他们,这能不反抗吗?他们辛辛苦苦忙活这么长时间是为了给你压榨的吗?
当然,要是到后期还是找不到渠道,他们或许还是会跟公司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