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著名诗人王安石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年味也越来越浓郁了,去远方打工挣钱的人们,陆陆续续地满载而归了。
我们广西人过年,习惯了贴对联,放鞭炮,放烟花,包粽子,做米果。
米果,是我们广西人过年最喜欢的特色小吃,就像北方人逢年过节喜欢吃饺子一样。
我的老家做米果分成几个步骤。第一步揉面,第二步炒馅,第三步包米果,第四步煮米果。
米果的外皮是用米粉制作的,老家传统的馅料,根据个人口味来制作。
我的妈妈喜欢用猪肉、虾皮、木瓜、葱做米果的馅料。
第一步揉面。妈妈将糯米粉和粘米粉按7:3的比例倒入大盆中,一边加热水,一边拿筷子搅拌成絮状。
然后用力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上保鲜膜醒发半小时。
第二步炒馅。醒面的过程中,妈妈将半熟的木瓜去皮去囊,将所有的食材洗干净之后,她把木瓜和猪肉切成小颗粒,葱切碎。
弄好这些之后,就起锅煎猪肉了,猪肉煎出油之后,她把多余的猪油去掉。
再加入木瓜、虾皮和调料一起炒熟,出锅前再撒上葱花。这样,米果的馅料就做好了。
第三步,包米果。妈妈将醒好的面团揉成长条,切成一个个大小均匀的小剂子,按扁后待用。
这时,我和姐弟都会过来帮忙包米果,大家围坐在桌子旁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妈妈教我们把小面团捏成瓷碗的形状,然后,将适量的馅料放进去,再收口,于是一个圆滚滚的米果就包好了。
第四步,煮米果。米果全部包好之后,妈妈再将大铁锅洗净,倒入半锅清水,点燃柴火慢慢地熬。
然后,她再将一个个米果,轻轻地放进锅里煮,煮到米果全部浮在水面上,就是熟了。
记得小时候,米果还没有煮熟透,我们这些嘴馋的小孩子,就迫不及待地捞一个米果放进瓷碗中。
我们再用筷子将米果夹成两半,米果皮薄馅多,飘散出诱人的香味。
在我们的老家,一个个白白胖胖的米果,象征着独特的年味,象征着新的一年的希望,象征着幸福美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