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莹从小就失去了父亲,母亲改嫁,把她交给了外婆。外婆很勤劳,也很能干。她三十多岁就守寡,什么事都自己干。那时候,金莹还很小,比如要称百多斤的东西没人帮忙,她就把扁担一头搭在桌子上,一头搭在自己的肩膀上。后来,金莹有十来岁,金莹帮她抬粪,金莹太矮,上台阶的时候就教金莹斜着走,粪桶就不会磕脚。外婆很疼金莹,小时候的金莹,很是叼嘴,外婆总是劝她多吃饭,甚至看着她吃。巴不得要帮助她消化似的。金莹渐渐长大,她很懂事,也很孝顺。读书之余,什么活都干。挑水、种菜、采茶、打野菜,甚至帮外婆理财……总之,她有一颗感恩的心。十四岁那年,外婆去世。外婆的去世,唯一让她感到内疚的一件事,就是对不起外婆的那双期许的眼神。那是一个一字不识的文盲对一个读书人的崇拜。只要金莹坐在小桌子前做作业,外婆就舍不得碰那张桌子,更不会叫金莹干活。其实,金莹没有把百分之百的精力放在读书做作业上。因为外婆是睁眼瞎而且耳朵又聋。这使金莹联想到她的班主任汪老师。金莹读小学的时候,性格内向,穿着也没有别的女孩子那么光鲜时尚。人们不禁对她投来同情或是鄙视的目光。唯独汪老师不是那种人。记得刚升上五年级的时候,正是“******”时期,金莹每天早上装一口袋梅干菜当早饭。日子久了,身体缺少营养,每天下午(按时)第一节课就打磕睡。她的班主任汪老师,是一个三十来岁、身材瘦长,皮肤黑黑的青年人。这时,他正在追求一个人中翘起的李姓女老师。汪老师有一根两尺来长的苦竹教鞭。上午上语文课。如果是新课,汪老师就叫金莹用标准的普通话朗读一遍。当金莹下午瞌睡的时候,他没有用教鞭打她,而是用教鞭轻轻地在她桌子上厾几下,金莹就被笃、笃的声音惊醒了。这件事让金莹感激一生。毕业后,她没有条件读中学。她喜欢看书,除了采一季茶叶用来买口粮,就借书看,租书看,只要是书,她都看。整天沉浸在书的乐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