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利益使然
“现在有始皇帝压着,他们自然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就算是有,也不会表露出来,否则等待他们的,就是雷霆之怒,灭门之祸。”
“不过殿下,不管是蒙氏一族还是王氏一族,又或者是李氏一族,他们已经身居彻侯之位,官至宰相,廷尉。”
“他们现在可以说是升无可升,赏无可赏。”
“若是有那么一天,殿下上位之后,亲信之人都是那种货色,还有外戚和六国贵族鼓动,殿下到了那个时候还觉得这些手握重权的柱石能安耐住自己的欲望吗?”
“嘶...”
扶苏倒吸了一口凉气,他还是把朝堂之争看得太简单了!
因为他设身处地地想了一想,居然发现就算是自己站在他们的位置上,也没有任何的理由去反对。
最好的方式就是放任自流了,别说去反对,不去推动已经是最大的克制了!
“你也发现了,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你最亲密的支持者,也极有可能选择观望,你可知为什么?”
“因为他们都是既得利益者。”
“利益啊,什么是庙堂之争,利益二字而已。你既然能看到这一点,说明你现在大概还有可能把观念转化过来。”
“庙堂之争永远不会有什么君子之风,永远都是伴随着阴谋诡计的腥风血雨,甚至是铁血杀伐,你若是要学习儒家的精要,那便去找诸如荀子的大儒,你现在身边的人就差了一些。”
“当然,并不是说他们不好,只不过他们能够想到的,看到的终究有限,他们所学的乃是为臣之道而非为君之道。”
“而你要学的,是为君之道。”
“还请道长教我!”扶苏躬身道。
“今日之事,便先到这里吧,你也需要消化一下。不过你需要知道,六国之人可用,但是不堪大用。”
“如何收服他们,你若是能够想清楚今天的事情,自然是能够拿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若是想不清楚的话,那么也可以请教一下其他人。”
说完,轻尘便离去了。
虽然始皇帝把这一位交给了他来管教,但是这终究是一个成年的皇子,只能因势利导,却不能强行灌输,否则只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扶苏看着已经离去的轻尘,本来以为他今天说了一大堆,后面肯定会像其他人一样,再教给自己如何去做。
但是却没想到这人根本么有说什么,只是叫自己去想,或者找人询问。
自己这个老师,看起来有些涉世未深的样子,刚开始考校自己的时候那脸上的失望和不喜丝毫不加掩饰,根本就是直接表现在脸上的。
直到后来自己被问到痛处,提到了那个自己一直不愿意提起的人,对方才稍微提起了那么一点兴趣,愿意提点自己几句。
如此想来,对方这种立于不败之地的身份,怕是并不在意自己公子的身份吧,而今天的表现...大概是并不看好自己吧?
不得不说,扶苏虽然迂腐,但是眼光还可以,最起码看人还算准,只不过格局太小,身边也都是一些臭鱼烂虾,没什么见识。
当然,蒙恬虽然不在此列,但是他是一个武将,本来就已经功高盖主了,和扶苏的接触自然也就仅限于君子之交了。
当然,蒙恬和韩信很像,对于军事了如指掌,但是对于庙堂之争,就差远了。
“道长让我自己想清楚,又或者可以找人询问,然后拿出一份答卷。”扶苏坐在座位上,喝着利口的盐水:“那么道长到底是希望我自己想,还是找人问呢?”
轻尘倒是没有想到扶苏会想这么多,因为在他看来扶苏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子,所以就没有任何的掩饰。
他给出的两条路,代表的便是两种为君之道,一种是朝纲独断,类似于始皇帝这种,不过要做到这样的皇帝,万事万物都要心中有数才行,扶苏看起来并不适合这一条路。
另外一条就是群策群力了,扶苏的性格看起来就很适合这个路子。不过这一条路看似比上一条路简单,但是这很考验君王的控制力,玩得好就是刘邦,玩不好那就成了宋代的那些皇帝了。
当然,这只是暂时的,毕竟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人,不能拘泥于原本的目光。没准儿扶苏受个什么刺激,就忽然转性子了呢。
不过现在看起来,大概是很难。因为扶苏在想到这个问题之后,第一个想法并不是自己思考,而是想找人咨询一下。
然后他便遣人将他最熟悉的那一帮儒生给请了过来,淳于越便是其中最受扶苏器重的一个儒生。
“子曰:兼听者明,偏信则暗,若是到道长询问的话,自然是希望公子能够多听多问,博采众长,然后这答卷才能完美。”淳于越躬身说道。
“不知道长所问为何?”
“道长所问乃是...罢了,你们先出去吧,容扶苏再想一想。”扶苏本来打算像是往常那样脱口而出的,但是后来他敏锐地发现了一个问题:如果这些人要说话的话,他们会向着谁呢?
如果是在以前的话,他自然相信:食君之禄,担君之忧。
但是现在,经过今天的事情之后,他发现好像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一旦涉及到了大统之争,涉及到了庙堂之争,所谓的忠义,真的那么可靠吗?
原先别人拿其他的事情举例子的时候,他还不怎么担心,因为事情影响不大。
但是当轻尘道长直接拿李斯还有王贲,蒙恬这一类手握重权的大臣和将军举例的时候,他猛然发现:真的拿着一种涉及到国本的事情来考验人的忠诚,真的合适吗?
人心,真的经受得住考验吗?
昔日李斯深受吕不韦的赏识,甚至李斯能够从一个厕中鼠变成仓鼠,便是因为吕不韦的识人善用。
但是后来呢?
李斯为了自己的前程,甘愿为自己父王的急先锋,迈出了围剿吕不韦势力的第一步,李斯的师傅便是有名的大儒荀子,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但是他不是照样为了利益二字,出卖了自己的恩人?
所谓的忠义二字,在利益面前几乎是轻如鸿毛。
那么围绕在自己身边的这些人,就真的可信吗?
就算是他迂腐,但是扶苏并不会自大,他也不觉得自己的能力在吕不韦之上。毕竟那可是能和自己父王过招的人。
甚至父王也曾见有言在先:若不是吕相后来甘愿俯首,说不定失败的人就是他,那么在这之后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始皇帝了。
想到这儿,扶苏觉得很迷茫,他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告诉他,君子之道上善若水,天下之争也该是君子之争,应当效仿周礼,方可天下大治。
但是理智又告诉他,今天所经历的事情,才是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