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将军的病弱继室16
到了李茂成的书房,一声通报之后,星河便走了进去。
意外的是,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富贵将军,李茂成的书房并没有星河想象中那样奢华富贵。
反而质朴简单得很,除了南边墙角的博古架,便是一架架上的书。
还有那张宽大的、上面摆满了文书的书桌。
星河进去的时候,李茂成正坐在书桌前低着头写着什么,听见脚步声,便抬起头来。
他的脊背挺得笔直,仿佛一袭坚韧的青竹,令人想起铁骨铮铮之类的词来。
李茂成长得非常俊美,修眉俊目、英挺雅致,三十多岁的年纪,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褪去了十几岁少年的青涩,拥有的是历经岁月的成熟阅历。
身上有种令人信服的沉稳魅力,轻易就能让人沉迷。
是个极品的男人,星河心想。
“你来了。”李茂成刚看到星河的模样时,愣了一下。
才说道,“看样子这段时日你的身体调养得不错。”
星河并不意外他会知道自己在调养身体,点点头道:“这还得谢谢将军府让我能安静地调养。”
李茂成听了她的话,一时之间竟不知道她是真心的感激,还是在嘲讽府里对她的忽视。
不过他不在乎这点,便直接开门见山了。
“想来你也知道,今年宫中的中秋宴你也要随我出席的,
以前我不知道你在宁远伯府的时候有没有参加过,现在你嫁入将军府,身份变了,
入宫的一切规矩礼仪等都要随着你如今的身份来。”
星河说:“我以前并没有入过宫。不清楚入宫参加宴会要做些什么。”
“放心,我已经找了人来教你礼仪规矩。”李茂成显然也想到了星河未嫁时的身份。
都快被养废了,哪里知道入宫后的规矩,因此干脆给她指了人来教导。
“这样最好了。”星河松了口气。
“那,还有别的事吗?”她睁着水灵灵的眼睛问。
她这段日子好吃好喝地养着,身上长了不少肉,容貌更是与之前的面黄肌瘦有着天渊之别。
像是彻底长开了一样,肌肤变得莹润如雪,双眼灵动清澈。
唇瓣红润,从可怜巴巴的豆芽菜变成了娇俏妩媚的大美人。
李茂成看着她微微抬起头满是疑惑的眼神,心神一动。
忍不住转移了视线,心中激灵灵像是被羽毛扫了一下。
他垂下眼,不再看星河,说:“没有了,不过不必太紧张,到时候会有人来提醒你该怎么做。”
“好的,那我先离开了。”
星河便转身走了出去,于是便没有看见李茂成看着她身影的复杂眼神。
等回到自己的院子,不久之后便有一个嬷嬷被云栖带了过来。
说是老爷给她找的从宫里出来的嬷嬷,能教导她许多事情。
星河的小日子便在学规矩礼仪和了解世家贵族关系中过得飞快。
教导嬷嬷不愧是从宫中出来的,对京城里高门大户的事情知之甚多。
谁家与谁家是世仇啦,谁家又与谁家联了姻,谁家又与谁家貌合神离。
星河像是听故事一样听得津津有味,但她又并不能只当做是听故事。
她是要记住世家大族的关系,及其族人们的身份地位的。
豪门贵族那么多,想要记清楚可不是一件小事。
幸好星河早就被锻炼得几乎过目不忘,这才记住了各家大族的人物关系。
教导嬷嬷考了她几回,便对她赞不绝口了。
李茂成听了云栖对星河的回报之后,沉吟了一会说:
“看样子她果然是个聪明人,中秋宴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了。”
其实他之前还是有点担心,龙星河不能担当起将军府主母的职责。
毕竟她之前的性格实在不让人放心,就算这几个月有了改变。
但谁知道她会不会突然又变了回去呢,尤其是宫中那么个复杂的地方。
直到这会儿听到她能记住各家大族的人物和关系,李茂成才放心了些。
云栖接着又给李茂成递了一叠纸张,说:“这是老爷您要的,京城中未婚的青年才俊的资料。”
李茂成接过那些资料,翻了翻,便皱着眉头问:“就这些?”
“是的,所有还未定亲的与小姐身份地位合适的少年英才都在这上面了,至于其他的
不是身份低了就是已经有未婚妻了。”云栖回答道,原来这是在给李淑找未婚夫。
李茂成看着上面列举的所谓青年才俊,并不是很满意。
他把资料扔在桌子上,说:“把有妾室通房的都排除掉。”
“这。到了成亲年纪的男子,就算没有妾室,通房丫鬟却是很寻常。
怕是没有几个能真正洁身自好的。”云栖为难地说道。
李淑已经快九岁,她这个年纪还没有定亲的姑娘已经非常少,不少姑娘都已经出嫁甚至生了孩子了。
而与她同年纪的男子,不是已经成亲就是定亲,特别是身份地位高、才貌双全的。
这种俊才早早就被人盯上了,李茂成现在才给女儿找,已经有些迟了。
李茂成没想到找个十全十美的女婿这么难,倒是有些后悔没有早早下手给女儿定下了:“是我耽误清儿了。”
“怎么能怪老爷您呢?老爷也是慈父心肠,想要多留小姐在家几年。”
云栖宽慰道,他是最最了解李茂成的人。
李茂成对女儿是疼爱非常,什么都想给她最好的,
舍不得她小小年纪就嫁去别人家伺候丈夫公婆,才把女儿留到了现在。
“罢了,这事急不得,我还是要好好寻摸一番,就不信真的没有跟清儿老配的青年才俊了。”
李茂成道。星河并不知道自己的便宜丈夫正在为女儿的婚事头疼,
她自己为中秋宫宴的事准备了许多,除了学习礼仪规矩,
就是准备出席的衣裳首饰,还要关注一下自己的生意。
天香阁的生意上了正轨之后,她又把那家书店扩张了,
修整成两个区域,一个区域摆着要买的书籍;另一区域则改为阅览室。
她没有按照这个时代普遍的书铺模式来做生意,
而是改造成类似于现代的书店,集售书、租书、阅读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