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后修仙时代之小太监

47 一心愿求无痕药 谁把诗词弄心疤

  经过简单的调研,小李子初步掌握了这三个村的基本状况,祝家村之所以人口增加的快,其实他们的水田是最少的,主要的是他们开垦山地都种番薯,木薯,芋头等杂粮,采取多吃杂粮少吃米饭的策略,这才用最少的水田,拼命的开垦了最多的山地,养出最多的人口来。

  分村时,他们抓到了一个最坏的抓阄,是最吃亏的一方,现在却是变成了最大的村。

  外出时竺竹两村多带米饭团,祝家村多带杂粮,常被竺竹两村取笑。

  但是就分量而言,祝家村却能吃个大半饱,竺竹两村吃的虽然是米饭团,但是只能吃个小半饱。

  祝家村因为分村时吃了个大亏,所以这回分山无论如何都要占个大便宜。

  而原来占尽优势的竹家村现在已经沦落到了最弱的弱鸡村,这回打死也不能让恶霸村占了便宜,一旦让恶霸村占了这便宜,弱鸡村就永远的翻不了身了。

  人口增长,山林消失,这是一个无人能破解的局。

  了解了基本状况之后,小李子决定不掺和他们三个村之间的事,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解决,现代人讲的是退耕还林,以保护环境,但是这里,显而易见,他们还未认识到这样的问题,就算认识了,也没有能力来对付这个问题。

  这是农业社会最大的问题,也是天灾人祸的根源,无解。

  除非限制生育,但是这里的人命毫无保障,很多人家的孩子都养不大,养大了又要参军打仗......

  无论以家庭,或以村,以乡,以郡县,以州,以山(在阙龙皇朝,山相当于省),以国为单位,人口都是生存的重要标志,人多生存容易,人少生存艰难,人口是财产,也是消耗品,人至少则族立灭。

  发展人口不论什么时候都是真理。

  莫说其他,就说开垦,人少就弄不出来水渠,无渠就不能灌溉,开荒就无从说起。

  不说战争,就是械斗,人少就村无。

  这也是村民们爱皇上的原因,若是皇上出事,械斗随时时发生。

  既然决定不掺和三村分山的事情,小李子现在要做的事就是马上回宫廷一趟,找九公主要灵药,来治竺百问得脸上的伤。

  已经过了这么多天,皇上应该早就对自己娄蚁般的小命,早就应该没有兴趣了,也不知道自己中秋晚上吟诗的事怎么了,自己会不会已经名扬天下了......

  小李子决定明天一早就让竺梁集向村里借一匹马,这里离皇宫500里,也就是250公里,这马一天应该可以跑300里,但是自己不会骑马,只能让竺梁集带着自己同乘一骑,这样一来一回,不知道要用多少天。

  莫不要到时灵药有了,竺百问得脸上却是已经结疤了......

  不行,得借两匹,轮着骑。还有钱,要想办法弄点钱,就算人不吃饭住店,也要饮马......

  正在小李子想着如何救竺百问得的时候,女先生找他来了。

  真是想打瞌睡的时候,就有人给你递上枕头,小李子一见到女先生,就马上跟她借钱。

  女先生应该是有钱的人,在这村子里,她老爸可以领一份工资,又可以参加生产队的分红,家里只有她和老爸两个人口,存点钱应该是很容易的。

  其实夫子是很节俭的人,他的积蓄都用来接济村里的孩子了,女老师倒是有一些,不过放在家里,没带在身上。

  知道小李子借钱是为了医治竺百问得得脸上的伤,女老师自然是慷慨解囊,但是现在,夫子急事找你,赶快去,明天一早再办借钱的事。

  原来是邻居两村的村长里正和他们的夫子到了,真是人以群分,物以类聚,村长与村长在一起,夫子与夫子聚一块。

  村长们在打嘴仗,祝家村长说竺家村不讲武道,使用了兵法,丧失了勇武精神,这次的打石仗胜负不能算数,明天一早,我村的小孩就来叫阵,这回可不准再使用兵法,咱们硬打硬的再来一场......

  竺家村的村长说,我们以勇武为主,兵法辅之,有何不可?你看我村的冲锋,那里输你村了?而且你看我村那个独自冲锋的小伙子,一个人就敢单挑你村的所有人,你们村仗着人多势众,可惜飞陀打得那简直就是水瓜汤,半点也奈何不了我们村的那个后生......

  夫子们这边也是你来我往,丝毫不让双方,不过他们说的是诗。

  原来,祝家村有几个后山在皇都服完役以后没有立即回村,在都城里闲逛了几天,闲逛中发现人们在津津乐道的谈论着一首诗词,便想起了村里的夫子也是喜欢诗词之人,便花钱买了一份诗词回来。

  听说,此诗词便是皇宫里中秋诗会里那首唯一的登峰造极的杰作,竺家村的夫子很是感兴趣,知道小李子是皇宫来的小太监,便想问问小李先生,想必小李先生会知道其中一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作者:李诗人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诗词,除了笔迹不同,就是自己的李狗剩变成了李诗人......

  望着自己中秋之夜写下的这首诗词,小李子恍如隔世,思绪万千,与那时相比,自己收获了更多活下去的勇气。

  可才收获的勇气,见到此诗词,似乎又大打折扣了......

  一心想躺平在这山村,直到心死身枯,但愿终释这无限秋风之恨,却先是竺百问得脸上的伤,但是事关自己的无心之两失,又是关系到一个少女的终身幸福,小李子也就心虽不愿回皇宫,但是不得不回,虽然心有千千痛,但是有救赎的心情堵住,那心是自然没有那么多的位置来安放自己那分哀伤了。

  而这诗词,那“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却将小李子从不着边际的虚假逍遥里瞬时拉回到了残酷的现实之中。

  就像一重重无聊的枷锁,层层叠加到一个毫不相干的人的身上一样,本想以心死来减轻苟活着的心痛,苍天却是像一个顽皮的小孩一样,老是去扒弄你那心中的疤痕。

  死去本来不容易,生存也是极艰难,逃不掉这人世间的许多事,心难。

  “作者有家不能回,有杀贼之心却是报国无门,身藏器而被供奉在神台之上,慢慢的失去了血肉之躯体,失望之际,却不能大声疾呼,唯有借诗词,将心中的万般即将逝去的豪情,藏匿在人间繁华,少男少女心事之中,蓦然回首,那若隐若现之人,看似近在咫尺,实是远在天涯,至死也是不可遥及。”小李子遥想到了那个诗人,从敌营走了八千里,似乎找到了自己的祖国,一心想着收复河山,却被临安的皇帝,把他奉为爱国的模范,却不给他一兵一卒,在一次次的失望中,最后绝望。

  刚才还在吵吵闹闹的三个夫子,和竺家村夫子的大女婿,还有小女儿,听了小李子的一席话,静静的呆在当场......

  许久以后,竺家村的夫子这才回过神来,小心翼翼的问小李先生道:“作者是怎样的人,小李先生认识?”

  “这首诗词是我写的。”小李子不无幽幽的说道。

  众人听闻大吃一惊,齐齐望向眼前这个只有十五岁的小太监,简直是不敢相信,非常明显,这诗,还有刚才的话,与眼前的人的年龄和身份都极不相称。

  “爷爷小时候给我讲过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个从敌营里一路过关斩将,经历了八千里路云和月,最终找到了那个逃跑到一个叫临安的小地方的皇帝,本想着可以带兵收复故土了,谁料皇帝只知道偏安一隅,只是把主角树为爱国的典型,却不给他一兵一卒,在一次次的失望中,最后绝望。”倒不是自己穿越的事秘不可示人,只怕自己说出来别人未必相信,何必费哪无谓的口舌?小李子只好编一个故事,说道:“我就是以爷爷的故事的主角的心态,借中秋的繁华写的这首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