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结束后,墨子染在关雎宫休息,她迫不及待地踢掉鞋子,躺在贵妃榻上,翘着二郎腿,跟云烨讨论着岐国质子和林小姐和亲的事宜。
墨子染吃着岐国进贡的荔枝,突然说,“烨哥哥,不如明日办一次荔枝宴吧。顺便将温如玉和温如意安顿下来。据我所知,他们兄妹二人,不被岐国皇后所喜爱,所以才会做质子。我们不如帮帮他们。”
云烨剥着荔枝,对着她宠溺一笑,“好,说起来,温如玉兄妹还是我们的师兄妹。他们也是师承清月宗。但是他们之前应该是没见过你。”
墨子染眨着大大的眼睛看着他,“是吗?我怎么不知道。”
云烨默默地叹了一口气,“正常,他们二人刚刚拜师的时候我也不知道。听说,还是师尊偷偷的派师父去岐国收徒。你该叫一声师兄,师妹的。你呀,什么都不知道。温如玉,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我让人将原来的荣国公府收拾了出来,请他们住进去。”
墨子染一副吊儿郎当,啥都不在乎的样子,拍了拍云烨的肩膀,“放心吧,玉师兄不会害我这个师妹的。而且我听说今天文昌伯爵府的几位小姐欺负了如意师妹。明天我一定好好收拾她们。虽然我不会写诗,但我会背诗啊。我要用人格魅力碾压她们。”
第二日,荔枝宴上,群芳争艳,百花盛开。文昌伯爵府的小姐沈宜清首先提议要吟诗作赋,赢得彩头。并且矛头直指墨子染。
其实不怪文昌伯爵府的小姐瞧不起墨子染,实在是她和墨子澜的名声太差了。虽然都生长在皇宫,云烨文武俱佳,是京城少年的偶像。墨子澜花花公子一个,常年混迹于青楼楚馆,写给歌女的诗词倒是不少。武功绝佳,是京城有名的纨绔子弟,谁都打不过他。墨子染,师承清月宗,京城传闻,每天只会缠着云烨,啥都不会。文能识字,武能爬树。废材一个。
墨子染平静地看着她,“沈小姐,你确定要和我比?”
沈宜清傲慢的抬着下巴,“对啊,难道郡主不敢吗?”
墨子染微微一笑,“敢,我不会写诗,但我在一本古籍上看过一些文章和诗词。倒是可以写出来分享一下。我保证这些你们绝没看过。怎么样?”
沈宜清点了点头,神色中尽是鄙夷,其他小姐也是一副看好戏的样子。
墨子染看向云烨,“那就劳烦烨哥哥为我们画一幅荔枝图了。”
这时林尚书之女有不满了,“郡主一人丢脸还不够,还要拉着殿下吗。这也太过分了吧。”
云烨吩咐白术:“备好笔墨。”又看向众人,“能为染染丢脸,我心甘情愿。”
一直默不作声的温如玉也站起身来,“本王不才,就为这次的魁首画一幅画吧。”
沈宜清一脸娇羞,看向温如玉,“小女子一定会尽力的。”
温如玉笑而不语,他一定会有机会为墨子染作画的。
说话间,云烨已经画好了一幅画。墨子染不假思索,提笔就写:荔枝生于岐国。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色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墨子染笔走龙蛇,顷刻而就。沈宜清看后默不作声,不多时就一声惊呼,“郡主,我甘拜下风。日后还请郡主见教。”
墨子染十分惊讶于沈宜清的变化,文昌府一向教条,她臭名昭著,她们看不起也是正常。对于自己的抄袭行为,更是愧疚,“沈小姐多虑了,这个是我背下来的,不是我写的。”
沈宜清摇着头,“郡主真是善良,怕我面子上过不去如此谦虚。我饱览群书,从未见过这篇文章。看来京城传闻大多都不可信。”
温如玉笑着展出了一幅画,画上的女子正是墨子染,画旁题着一首诗: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大家称颂不已,墨子染心中一惊,难道温如玉也和她一样,有着现代记忆?
温如玉温和地笑着,“诸位莫要夸赞温某,这首诗是郡主五年前所做,我偶然听到,今日心有所感,题在画上。郡主莫怪。”
墨子染虚惊一场,“师兄画技惊人,把子染美化成了天仙,我当然开心了。”
云烨眼中划过一丝不满,顺手拉过她,认真的看着她,用低沉的声音说:“不用美化,你就是我的仙子。”
墨子染心头好像有羽毛拂过,微微一颤。她会心一笑。二人都没注意到温如玉的眼神中有着一丝异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