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章 苏秦论韩
《韩世家》·(2)
从太史公三晋世家的记载篇幅来看,韩国最少,赵国最多,其次魏国,据不准确统计,赵国洋洋洒洒有一万四千多字,魏国七千多,韩国只有三千左右,比较来看,韩氏的春秋战国史在三晋来言,是最没有存在感的,或者说平淡无奇,大体上处于一个弱势的状态。
赵氏最灿烂,无论是晋国时期,还是三家分晋以后,都起到一个主导的态势,魏国来看特别是进入战国之后,达百年都属于天下雄国,只有韩国默默无闻,回头看,几本没有什么波澜,更别说左右天下的光环角色。
韩国总的印象是一个追随者,一个不得不面对四面强敌且无力反抗的一个弱者,毗邻魏国与秦,受尽了魏国与秦国的欺凌,只能是被动挨打,几乎没有奋起的阶段,除去申不害在韩国短暂的一次变法之外,找不到亮点,太史公记述申不害变法的结果也不过是“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所谓的”不来侵伐”也不见得就是韩国自身的强大威慑,毕竟那十几年的时间各国都各忙各的,形势所然,即便没有申不害的变革,估计也是”不来侵伐”,差不多说这次变革对韩国的国际地位影响不大。
可以说,韩国是战国二百多年最不具有影响力的国家,基本上都是憋屈、苟延的状态,秦国统一的步伐第一脚就踏在韩国的土地上。韩国始终是魏国的一个跟班,从没有直起腰过,唯一的一次韩赵联盟围困政治不稳的魏国,还因为两家没有谈拢不欢而散,成为一个颇为滑稽的事情。韩国出于自身长远利益的角度希望将魏国瓜分,赵国不同意,只要求魏国割地赔款,韩国觉得这样不行,给我的土地少不得还让人家拿回去,还赚一个恶名,不干,私自退兵,于是魏惠王得以顺利即位,成功反杀。其实韩国的想法没有问题,只有从根本上瓦解魏国才有机会自保乃至图强,因为韩国太难了,国土小人口少,打一个二三流的郑国还被一顿揍,终于把郑国给灭了,大部分的胜利果实都被魏国拿去了,自己得到的那一块还不能有效控制,人口太少。
不过也有人说韩国听上去也不错,听得是苏秦的话:
韩地方千里,带甲数十万。天下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以韩卒之勇,被坚甲,跖劲弩,带利剑,一人当百,不足言也。夫以韩之劲,与大王之贤,乃欲西面事秦,夫羞社稷而为天下笑,无过此者矣。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夫以大王之贤,挟强韩之兵,而有牛后之名,臣窃为大王羞之。”韩王忿然作色,攘臂按剑,仰天太息曰:“寡人虽死,必不能事秦。今主君以楚王之教诏之,敬奉社稷以从。”
看看苏秦的话韩王听了不壮怀激烈才怪呢,霎时间觉得自己就是天下之雄。苏秦的话没有几分可信的,无非就是见面几顶高帽子甩过去,哄得你心旌摇荡,最后“敬奉社稷以从”,苏秦跟那一个国家也是同一套说辞,所以拿苏秦的话来说事,就是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