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短篇qing小说 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第96章 秦晋之隙

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九折肱 2185 2024-07-07 21:35

  《晋世家》·晋国霸业·秦晋之隙

  晋文公、秦缪公共围郑,以其无礼於文公亡过时,及城濮时郑助楚也。围郑,欲得叔瞻。叔瞻闻之,自杀。郑持叔瞻告晋。晋曰:“必得郑君而甘心焉。”郑恐,乃间令使谓秦缪公曰:“亡郑厚晋,於晋得矣,而秦未为利。君何不解郑,得为东道交?”秦伯说,罢兵。晋亦罢兵。

  说起郑国,他们的祖宗可不赖,郑武公有勤王的美誉,到了后来特别是郑庄公,这可算是个厉害角,史家呼为千古奸雄第一人,郑庄公时期在国际上玩的很溜,阴谋阳谋都会玩,更是不把周王放在眼里,不高兴了还要揍周室一顿。郑国在春秋前期算是赫赫大国。

  郑庄公以后,郑国就逐渐衰落了,诸侯列强纷纷改革,东齐,南楚,西晋,郑国的地理位置很倒霉,四处平原,无山河可守,可以说是四战之地,那么春秋中晚期的列强称霸也往往以郑国作为一个跳板,谁要称霸都得过来踩一下郑国,搞的郑国非常狼狈,夹在大国之间,谁强靠谁,这也没办法的事,打又打不过,守又守不住,只能楚来归楚,晋强附晋。

  公子重耳流亡的时候曾经路过郑国,这时候郑国依附强楚,楚国势力最强,而且已经渗透到中原各国。重耳过郑,郑国君不加礼遇,特别是朝内有个大臣叫叔詹,提议杀掉重耳,以绝后患,好在郑君不拿重耳当回事,不然历史上恐怕就没有晋文公了。

  城濮之战后,晋文公胜楚,一时威望腾飞,周王都要亲自去参加会盟。现在来看,晋文公重耳可算是恩怨分明,哪怕你管我一顿饭,你国家有了困难,我也是义不容辞,一定报答,譬如对抗楚国救援宋国的城濮之战,还有著名的退避三舍,不管晋文公的私心如何,事实上他的确没有辜负流亡时期对他有恩的人或者国家。当然,能报恩者,也能报怨。郑卫曹几个国家可算是尝尽了苦头,这里单说郑国。

  现在伐郑,一是流亡时对重耳置之不理,更是因为叔詹要杀重耳,一是因为城濮之战,郑国依站在楚的阵营,当然拿下郑对于晋国版图的利益自不必说,何况郑国平原沃土,属于国际上的一个枢纽,郑国如果被晋灭,晋国势力可以说傲视中原,威逼南楚西秦。于国于私,晋文公一定要伐郑。

  晋文公伐郑使了个心眼,联络秦国一起去,这样避免了后顾之忧,虽说秦晋交好,毕竟都是站在自己国家的利益上,万一偷袭于后,晋国得不偿失。也正是因为秦晋之间非常微妙,表面上睦邻友好,但都互相提防,晋强威胁秦,秦大势必压晋。

  秦晋之间产生矛盾就从这次晋文公伐郑开始,挑拨的是郑国人,叫烛之武。先是围郑,逼的叔詹自杀谢罪,仍旧不依不饶,非要灭郑不可。这时候郑人烛之武站出来了,玩了一手离间计。亡郑厚晋,於晋得矣,而秦未为利。君何不解郑,得为东道交?”秦伯说,罢兵。晋亦罢兵。秦穆公为什么这次轻易被人挑拨私自撤军呢,仅仅是因为烛之武的警醒吗?恐怕不是,城濮之战晋国大捷,周王都亲自犒赏封伯,秦国也参与了盟会。亲人不是滋味啊,论实力秦国不弱晋国,无奈不敢染指中原,不是不想,中间隔着晋。晋文公主导盟会,晋国更加强大,列国纷纷投奔晋的旗帜下。秦人这时候开始有点担忧,晋国征服中原诸侯,没目标了,有的话就是西秦,如果联合诸侯伐秦,怎么办?这个问题始终在秦国人的心里放不下。并不是因为烛之武的警醒才让秦人恍然大悟,不是那么回事。协助伐郑估计也是秦国的无奈之举,下定决心私自撤兵不告晋文公,估计也是深思熟虑,早就预料到秦晋早晚会有一战,如果伐郑成功,确实如烛之武所说,晋国的利益最大,甚至几乎所有的利益都归晋国。当然,没有秦国不是晋国灭不了郑,而是因为忌惮秦人在后方。

  秦国一撤兵,晋国马上就撤了,为什么不攻了呢?就是担忧秦人在后,这次联军伐郑不胜而散,让秦晋之间的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秦晋之间的真正撕破脸在晋文公死后,各自露出了彼此的真面目,有晋文公在,曾经的友谊还在,谁也不愿意当一个破坏者。

  下面是烛之武退秦的原文,来自左传: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的这次外交非常成功,不仅退秦,而且与秦建立了外交关系,秦人甚至留下兵马帮助防御。秦人借这次机会用行动表示了对晋国的担忧,开始走远交的策略,无形中对晋国施加了压力。秦晋之间由此出现了裂痕。秦晋之好出于国家利益,现在出现矛盾,也是国家利益。如今人所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诚哉斯言!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