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章 九世之仇
《姜齐》—九世之仇
周夷王要找回他作为天子的尊严,杀鸡骇猴来立威,异姓诸侯齐哀公倒了霉,活活被周夷王煮死。
为什么周夷王这么暴烈的行为?这与他执政的遭遇有关,终于在诸侯国的辅助下继承了王位,感恩涕零,甚至做出了对诸侯朝拜高接远送的行为,导致威望日减。有人帮他出主意,必须得建立天子的威严,于是齐哀公倒了霉。一是齐国属于异姓诸侯,二是的确齐国发生了一些侵伐周边小诸侯国的事情,而这些小诸侯国与周联系密切,大的诸侯没把周放在眼里,譬如当时的楚国,要求周王提升爵位未遂,干脆自个儿封王,对周天子蔑视到了极点。小诸侯国只能寄希望周朝的庇护,互相依赖。这就发生了周夷王拿齐哀公开刀立威的惨案,活该他倒霉。主谋是谁呢,纪侯。从此,齐国与纪国结下了仇恨,后来继位的齐国国君先后多次伐纪国来报仇。春秋末期,尽管周天子威望消减,但是传承下来的礼制还有很大的约束力,所以齐国不能把帐算到周王的身上,只能怪罪纪侯谗言。
纪国是一个褊狭弱小的诸侯,毗邻齐国。齐国大,常常欺负纪国。于是纪侯在周夷王那里说了齐侯的坏话,导致了齐哀公被烹杀。估计纪侯也没想到事情闹得这么大。出了这么大事,不好收拾,自己国家弱小,只能多交朋友,尤其是鲁国,那是天子的宗亲。所以纪国一直跟鲁国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周王自然也站在纪侯的一边。齐国多次找纪国麻烦,都被周鲁说合或者直接帮忙防御,抵挡了齐国的进攻。但是齐国人对这个仇恨始终不能忘怀。一直延续了近200年,终于在齐襄公的时候完成了复仇大业。齐哀公到齐襄公,历经九世,历史上称为“九世之仇”。
说实话,齐襄公时候对扩张领土有很大的野心,先后侵犯兼并了一些小诸侯国,对邻居纪国早就有吞并的欲望,只是因为鲁国等几个大点的诸侯国在其间调停帮忙,纪国才免于被灭。齐襄公时候,纪国的几个好朋友国家相继出现内部矛盾,给了齐襄公机会,于是一举拿下纪国。纪国在历史上就消失了。
但是,齐襄公的复仇在历史上引发了相当大的争论。有支持的,有反对的,各有各的理论。不管支持还是反对,采用的依据都来自《春秋》,也就是孔子修撰的著作。
提到这部春秋,可不得了。几乎等同于当时的法律法规,宪法一般的存在。《春秋》最大的特点就是微言大义。所谓微言,是说用极短的话,甚至几个字,乃至一个字对天下诸侯进行判定。很严重,或者标榜为榜样名扬千古,或者斥之为反面典型,在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耻辱。寓褒贬于微言,这是春秋的主旨。
《春秋》是怎么样记载齐国吞并纪国的事情呢。只有一句话“纪侯大去其国”。按照春秋的笔法,一个国家被另外国家吞并,一般的情况是某某灭某某,对灭人国者提出批判。但是纪国的事情上,很反常。“纪侯大去其国”,表面上好像说纪侯远远的离开了自己的祖国,这是委婉的说法,实际就是说纪国被灭了。为什么不直接说呢?这要讲到春秋另一个特点,“为贤者讳”。这下争议来了,究竟谁是贤者呢?既然说的这么婉转,一定有它的特别意义。有的学派比如公羊派,认为齐襄公是贤者,因为齐襄公的目的是复仇,《春秋》是大力提倡复仇的。虽然仇恨已是九世,又怎么样呢?百世也要报仇。这是公羊一派的解释。左传与谷梁传认为纪侯是贤者,他们的观点是《纪侯大去其国》,意思是很多贵族大臣百姓都认可纪侯跟着他走了,纪侯恨得民望。没有指责齐襄公,是因为确实是曾经纪侯做的不对。总之,争来吵去的一大堆,谁也不认可谁。
我们现在来看,不过是齐襄公打着复仇的幌子行扩张的事实。发动战争总要有个名义,正当的名义,要好听一点。复仇,是最正大光明的说法了。春秋之所以不进行显明的评定,估计也是考虑到这个事上,周夷王有很大的责任,但是不能把矛头指向周王吧,只好含糊其辞。我看不是为齐襄公讳,也不是为纪侯讳,真正的是为周王讳,但是谁都不敢把这点说出来,于是吵了许多年,阿公阿婆的都有自己的道理。
因为《春秋》对于齐襄公复仇没有明确的定论,有微言,但是毕竟含糊其辞,各有各的解释,都能说得通。到了西汉武帝时候,汉武帝要出兵匈奴,理由是什么呢?他就拿了齐襄公复仇来说事。汉武帝说:”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遂坚决北伐匈奴。因为汉高祖曾有“白登之围”被迫贡献金帛女子的耻辱;吕后也遭遇过匈奴致书之辱;文景两代,也都不断遭受匈奴入侵,所以,汉武帝决心复仇,解决边患。这是挑起战争的正当理由。当然这也是因为汉武帝时期国库雄厚,到了汉宣帝的时候,也有大臣主张出兵匈奴,理由也是汉武帝的一样,但是汉宣帝最终没有伐匈奴,因为当时的国力没有汉武帝时候的资本了,归根结底还是实力的问题。实力雄厚,何患无辞?
史记中并没有对齐哀公被烹杀作出任何评议,一笔带过,也没有对齐襄公灭纪国进行议论,估计司马迁认为复仇之说何必多言,不过是扩张领土,兼并弱国的说法而已,没有议论的必要。相反,一些理论家的学派纠缠不休,乱嘈嘈的争个没完没了。说到齐襄公,复仇这件事他做的挺痛快,但是他另一面的表现更特殊,便是他与异母妹妹齐文姜的那段畸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