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短篇qing小说 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514 吃得了屎吗

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九折肱 2501 2024-07-07 21:35

  《越王勾践世家》·勾践(3)

  福祸相仍

  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於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饹翟,齐小白饹莒,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

  这一次冲动带来了巨大的惩罚,曾经的王沦为阶下囚,勾践感慨万千,生不如死,喟然叹曰:“吾终於此乎?这下彻底完蛋了,要死在这会稽吗?文种善开人意,什么叫心理学?文种才是。主君不要丧气,你转念想一下,这也许是好事,就算不见得是什么光彩的事,未来的事情很难说,谁特么还有前后眼呢?你看商汤周文晋文齐桓,这些称王称霸的,哪一个不是遭遇重重磨难,最后他们都能王霸天下,这是为什么呢?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样看来,没有这些磨难就成就不了商汤周文晋文齐桓,当然也成就不了越王?这样看来,今日会稽之辱,是他日王霸之基,是一件好事。

  卧薪尝胆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於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文种的话太有道理了,勾践低着头笑了,没错有王霸之志者必将遭遇非常之祸,他日东山再起,只有一个办法——忍!乃苦身焦思,置胆於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会稽之耻让曾经的王低下了头,这一低头,一个天下霸主横空出世。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天下道理没有那么多,就看能不能做到,做不到,道理是道理,你还是你,做到了你就成就了。知道与做到真的是两码事!勾践知道了,他也做到了,不容易,非常人才能忍非常辱,才能成非常事。

  吃屎的狠人

  吴王:待吾疾愈,方为太宰赦之。

  范蠡:愿大王请求问疾,得见,因求其粪而尝之,观其颜色,当拜贺焉。

  勾践:下囚臣勾践贺于大王,王之疾至已巳日有瘳,至三月壬申病愈。

  勾践:下臣尝事师闻粪者,顺榖味,逆时气者死,顺时气者生。今者,臣尝大王之粪,其味苦且楚酸。是味也,应春夏之气,臣以是知之。

  吴王:仁人也。

  —————————《吴越春秋》

  这是《吴越春秋》的记述,未必为真,应该算是一部野史,其旁核众说、不徇本书。从这个故事来看,范蠡勾践吴王,判然不同。吴王同意赦免勾践,恰好生病了,本来要搞个告别仪式给勾践点面子,或者说恶心下勾践也可能。待吾疾愈。

  机不可失,夜长梦多。范蠡劝勾践赶紧离开,免生枝节,愿大王请求问疾,得见,因求其粪而尝之。勾践还真这么做了。一个人要多难才可以去吃别人的大便?吃得了别人大便的人这是对自己有多狠,有多卑微,这是狗一样的人生啊!吴王“仁人”的夸赞,勾践埋头跪谢,这一埋头埋下了多少恨。

  当然,这个故事表现了勾践的忍与狠,挖苦了吴王的糊涂,不过吴王这是有多傻才有此一赞,“勾践真爱我啊!”历史留下的东西不过是胜者与败者,笑到最后的任人夸,最后失败的任人笑,哪有什么真真假假,大家还是看热闹好了。至于要学习勾践的卧薪尝胆的精神,也不过是一句屁话,还是那句话,天下道理没有几多,做得到的没有几个,你以为你是谁,你吃的了屎吗?

  《楚世家》·勾践(4)

  中国有句俗话,一个好汉三个帮,历史看晋文有狐赵,齐桓有管鲍,秦穆有余百里奚,有明君也要有能臣,孤掌岂能鸣?

  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於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於吴。二岁而吴归蠡。

  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

  勾践希望范蠡留在国内辅助,范蠡明确指出,要是带兵打仗,军旅之事,文种先生不如我,要论治国理政,老实说文种先生强过我。这是范蠡之明。

  勾践自会稽归七年,拊循其士民,欲用以报吴。大夫逢同谏曰:“国新流亡,今乃复殷给,缮饰备利,吴必惧,惧则难必至。且鸷鸟之击也,必匿其形。今夫吴兵加齐、晋,怨深於楚、越,名高天下,实害周室,德少而功多,必淫自矜。为越计,莫若结齐,亲楚,附晋,以厚吴。吴之志广,必轻战。是我连其权,三国伐之,越承其弊,可克也。”勾践曰:“善。”

  大夫逢同谏曰:……且鸷鸟之击也,必匿其形。为越计,莫若结齐,亲楚,附晋,以厚吴。……三国伐之,越承其弊,可克也。

  逢同也是老谋深算,制胜克敌还得道家人物出场。勾践埋头装孙子七年,国民休养生息,渐渐有了复仇的想法。逢同警示,吴国势大,不可轻举妄动,不战则罢,战则必胜,越弱吴强,需要等待时机。现在吴国自恃国力有争雄天下之心,霸天下必然北进,向齐楚与晋,我们何不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让吴国与中原列国相争,我们趁机袭其后,大仇可报。

  居二年,吴王将伐齐。子胥谏曰:“未可。臣闻勾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此人不死,必为国患。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甪也。原王释齐先越。”吴王弗听,遂伐齐,败之艾陵,虏齐高、国以归。让子胥。子胥曰:“王毋喜!”王怒,子胥欲自杀,王闻而止之。

  果然,吴国志在天下,这就更能解释当初吴国所以赦免勾践。春秋争霸志在宾服列国,没有战国来的惨烈,直接吞并完事了。春秋到战国,始终执行吞并路线的只有一个秦国,秦人从来不理会周朝那些虚情假意的“礼”,扎扎实实吃一个消化一个,说实话,要不是强大的晋国横亘在东,周朝早就完蛋了。三国分晋之后,秦国东进野心勃勃,因为机会来了。而其他列国始终忙于争做老大,打服了就好,把人家的窝端了似乎太不仁义,既然讲仁义,何必战争?

  一方面吴国不吞并越国,实在是因为越国的地理形势,越多山多丘陵,易守难攻,即便杀掉一个勾践也不足以控制越国,反而激发起越人的同仇敌忾,实在是后顾之忧。赦免越国有利于巩固后方,以完成吴王心中的霸业蓝图。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