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孔明,想必对于读过《三国演义》的人来说是个太熟悉不过的人物:南阳卧龙岗人士,自比管仲乐毅,人称“卧龙”,刘玄德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从此为蜀汉披肝沥胆,屡施奇谋,文治武功蜀汉无人能称其右,最后受刘备重托,继承先帝遗志,起兵伐魏,然而天命不济,殒命五丈原,后人皆尊其为一代名相。
诸葛亮的事迹无需多言,刘备白帝托孤后,蜀国全仰仗着这位丞相,继续着刘备恢复汉室的梦想。其中诸葛亮先后六出祁山,率军伐魏成为了蜀汉后期主要的军事行动,同时也创造了很多经典的场面为人津津乐道。笔者就是其中的一个,不过在反复读过几次三国之后,脑中逐渐产生了一个疑问:诸葛亮为什么要六出祁山?
表面上看,诸葛亮六出祁山是为了完成先帝刘备的愿望,攻灭魏国,重修汉室基业,但真是如此吗?荆州失陷,夷陵惨败,蜀汉经历一系列惨痛的变故之后国力直线下降,原本就在国力上处于劣势的蜀国现在几乎可以说是和曹魏不在一个档次,这种情况下仍然要坚持伐魏之举,岂非以卵击石?而那位在演义中几乎成神的诸葛丞相难道没有发现?难道孔明真的如《出师表》中所言为报先帝之恩而强为之?
要弄清这个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先读懂两篇文章,纵观《三国演义》,笔者认为有两篇文章最为重要,一篇即《出师表》,另一篇即《隆中对》。而且尤以《隆中对》最为重要。它完整地阐述了诸葛亮为刘备量身定制的战略计划,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整个战略的基础便是以荆州益州为根本,发展国力。国力达到成熟之后,东联孙权,派一大将出益州,联军攻合肥而向陈留、许昌;刘备自引一军出荆州,占天水而向宛城、洛阳。换句话说,就是采取“双头蛇”战术,让曹军首尾不能相顾,从而一举灭魏,天下二分。之后就简单多了,《隆中对》中说过,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天时,孙权据守长江以东,占地利,而刘备占的是人和,灭魏之后,刘备是汉室宗亲,天时自然在他这一边,此时天时地利人和,刘备占天时和人和两大优势,估计不久就会出现“百万雄师过大江”般的第二次赤壁之战,最终灭掉孙吴,实现天下一统,恢复汉室基业。而之后果如诸葛亮所言,在他的谋划下,借荆州,占益州,东联孙权,北拒曹操,刘备几乎就要成功了。
然而,关羽大意失了荆州,刘备怒而伐吴,招致夷陵大败,被陆逊火烧连营七十余里,蜀军精锐尽失,刘备白帝城殒命,蜀国国势急转直下。此时刚刚接受了刘备托孤重任的诸葛亮想必已经非常清楚:蜀国实际上已经基本失去了争霸天下的机会,汉室复兴已经彻底无望了。不但如此,现在的蜀国岌岌可危,曹丕闻听蜀国夷陵大败立刻动了伐蜀之心,好在诸葛亮凭借一些列的计谋“安居平五路”,化解了眼前的危机。但是如果不赶紧想出对策,下一次或许就平不下来了。于是,诸葛亮迅速的做出了应对方案——与东吴重修两国之好。
《出师表》中,我们看得出,刘备之于孔明,乃是知遇之恩,诸葛亮对刘备是万死不辞,两人关系甚至比关张二人更近。荆州是东吴偷袭得手的,刘备又是因为伐吴而死,这样的大仇,一般人绝对是“此仇不报非君子”的态度,然而诸葛亮却忍了,反而派出使节去游说孙权重修孙刘两家之好。为何?因为他明白得很:蜀国危矣!只有重新联吴才能保住蜀国,牵制魏国使之不敢来攻。联吴成功的诸葛亮本来想喘口气,好好想想今后的路,不料后院失了火,于是赶紧率军七擒孟获平定南蛮,把后院安定了。终于,他有时间去思考,他的蜀汉,刘备留下的蜀汉究竟还有什么道路可以走。想必这段时间的诸葛亮日夜难眠,殚精竭虑的思考着、计算着、谋划着、选择着。最终,他写下了《出师表》,站到了刘禅的面前——经过痛苦的抉择,诸葛亮的决定是——出兵伐魏。
这是一个悲壮的抉择,也是一个万般无奈的抉择。单看《出师表》一文,陈词慷慨激昂,好似一个继承了先帝遗志的丞相要接过旗帜,继续着那未竟的事业。然而,只要把这篇文章放在当时的大环境中就会发现这岂不是痴人说梦吗!以目前蜀国的实力,别说是伐魏了,就是自保都显得捉襟见肘,难道孔明真的无视种种不利局面执意继续刘备的事业?笔者认为大大的不然,诸葛亮的北伐并不是要灭魏,而是要保蜀。
失去了荆州,夷陵的大败又损失了几十万精锐,加上原本就不多的名将接连去世,让这位大权在握的丞相看到的是满眼的凄凉和危险。与曹魏国力的不对等让他感到了迫在眉睫的危机,如何应对魏国可能的攻势?如何能让吴蜀联盟更加牢靠?思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一个看似自取灭亡的方法——主动出击,把战争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与其等着你魏国的大军来攻,倒不如我先攻你。众所周知,战争中进攻一方会占据更加主动的位置,换句话说,诸葛亮希望自己挑选对自己有利的战场以最大化的抵消魏军兵力上的优势。伐魏有两点好处,一个就是牵制住魏国的精力、兵力、国力,让魏国疲于防守,根本心思想着如何灭蜀,另一个好处就是让吴国不敢轻视自己,或者说体现出可以作为吴国盟友的价值,从而让吴国认为蜀汉仍然是一个强有力的盟友而非累赘。
这是一个没有选择的选择,也是一条饮鸩止渴的计谋。纵观六出祁山,包括后来姜维的九伐中原,对魏国造成多少实质性的伤害?答案是几乎没有,魏国无非是丢了天水汉中,后来又打回来了,其整体国力和核心地区几乎没有受到任何伤害。反观蜀国,连年远征打的蜀国国力尽丧,民生凋敝,青壮年劳力匮乏至极,最终被魏国轻而易举的灭掉了。这就是诸葛亮这条伐魏计谋的最大缺陷,笔者相信孔明在下决心写《出师表》之时已经预见到了最后的结局会是这样,然而在这样的形势下,他只能尽一个丞相的职责,尽量保证蜀国能够在他去世之前不被魏国所灭,以求九泉之下无愧于先帝刘备,至于身后之事已非他能力所及。他最终做到了,他成功的拖延了蜀国灭亡的时间,而他的继任者姜维也忠实地执行着这个战略,直到最后。
说到诸葛亮六出祁山,就不得不说说他的主要对手——魏国主将司马懿,就战略角度而言,笔者认为司马懿更胜一筹,因为他完全看穿了诸葛亮“拖”的战略,而将自己的战略意图也定为了一个“拖”字。
笔者原来在读三国时颇为看不上司马懿,认为他总是避战,手握数倍于敌军的兵力却不出战,和诸葛亮干耗着,实在太怂,有辱军人的精神。后来才逐渐发现他的这一手“拖”玩儿的漂亮,玩儿的高明,玩儿的诸葛亮没脾气。魏国众多名将之中唯有他看穿了诸葛亮伐魏的真正意图。所以,手握几倍于诸葛亮的兵力,又是在本土作战,种种优势比起“廖化充先锋”的蜀军不知道强出多少倍,然而在这样有利的条件下竟然选择不战,这正是司马懿的高明之处。两个国家的战争说到底是国力的比拼,这是非常明白的道理。魏国国力之盛,蜀国国力之衰不言而喻,蜀国主动来打而司马懿选择避战来应对的目的就是为了拖住蜀军,让诸葛亮求战不得,又不甘心就这么罢兵,陷入两难境地,白白的耗着国力,加速蜀国的崩溃。司马懿这一招果然灵验,诸葛亮如鲠在喉,今天送女人衣服,明天阵前踢头盔的羞辱,魏国众将都忿忿不平,唯有司马懿本人气定神闲,还下令“诸将敢出战者斩”,弄得孔明几乎无计可施。蜀军远道而来,粮草补给运输极为困难,要知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哪,李白乃是唐人尚且发出这样的感慨,数百年前的蜀国人得消耗多少人力物力才能保证诸葛亮的军队供给?即便是有什么“木牛流马”这也几乎是个无法想象的巨大消耗,诸葛亮清楚这一点,司马懿也深知这一点,这就是为什么强大的魏军不战而赢弱的蜀军却急于求战。
综上所述,蜀汉丞相诸葛亮和魏国大都督司马懿,两个人的战略核心都是一个“拖”字,然而意义却是截然相反,一个是为了掌握战略的主动而主动出击推延蜀汉亡国的时间,另一个则是拖住蜀军,为了消耗蜀国的国力,导致其加速崩溃从而用更小的代价获胜。最终,在孔明这种饮鸩止渴的战略下,蜀国国力耗尽被魏国轻而易举的灭国,然而,这悲剧却是诸葛身后之事。
五丈原弥留之际,诸葛丞相的内心一定是释然的,他的确做到了,尽了一个丞相,一个忠臣最大的努力,可以在九泉之下面对先帝刘备和他那些并肩为之奋斗的战友们了。
想必在那九泉之下,奈何桥边,前来迎接他的刘备也会上前来对他深深一拜,道一声: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