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那些我们都会走的路
大山环抱的村庄,一个个空壳的房子。空壳的松塔,幸福都飞了出去,包括她们年轻的女人和孩子。藤蔓爬上了房屋,蒿草齐腰还高,野花都爬上了屋脊,挥挥手,是高兴还是辛酸。那些出去又回来的老人,还有跟在她身后的小黄狗。他怕外面的土埋不了他的骨骼,一辈子的坎坷啊在心里都暖成了幸福。感谢祖国,给了我诗人的情感,大山里我把幸福高悬,走出大山,我热泪盈眶。(白杨林《感谢祖国》)
虽为偶然翻看的《感谢祖国》,可白先生笔下的感谢却让我心情起伏不定。是啊,长大的我们离家、离国、漂流远方。曾不知,那些我们记忆里的人事物,早已被自己遗忘了。想想这发展的新时代,它们却显得有些“落后”了。可我不想忘却,在这冷冰冰的时代里它们是我难忘的记忆。虽不是参与其中,但我却是领悟至深。
隋末唐初的唐玄奘,兴许有人会形容他为一介僧人,但在我心里他是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人也。一路西行,那个年代的交通工具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可就是这么一个人,靠着双脚一路前行,这是多大的毅力,才能让他一直坚持到底。如果当时他回头不走了,那现在的文化将是怎样的底蕴;如果当时他不回来了,那今天的我们又将收获多少;如果当时他的思想比出现错乱了,那么我们又将学到什么。这一切,都是他为祖国而做的。他完全不用那么辛苦的西行学习文化,可他就是想要发展本国文化,就是这样一个纯粹的理由。放眼望去,今时今日,除了捏着课本朗诵事迹的学生们因为分数而不得不记住他,还有多少人记得这个为我们祖国文化传承有着巨大贡献的他呢?
汉朝的昭君出塞,一个在大家眼里平凡的女人,可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个大家看来平凡的女人缓解了当时严峻的情形。匈奴觐见,稍有差错便会引来战争,当时的女孩都不想远离家乡,远嫁匈奴。这时候的昭君还是个普通平凡的宫女,无人关注。但遇到这样的情形时,昭君没有犹豫,国家兴亡对于她来说才是最重要的。披上嫁衣,远离亲人,前往匈奴。昭君历经万难,到达匈奴后的她并没有因为远嫁而影响心情,也没有因为嫁到这里就痛恨匈奴的子民。她做了件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事,她把祖国的各类事物教与匈奴人,用心的帮助其发展。所以她换来的是祖国的安宁与匈奴人民的感谢,可她并不是因为想要别人感谢她而去帮助别人,她是把祖国放在了第一位。在这个新时代里,谁又会忍住离家之痛去做有利于身边人的事呢?
明朝郑和,征服大海的男人。郑和七下西洋的事迹,可谓是一段佳话。但人们只记得他七下西洋,却少有人知他去做了什么,而在这途中他经历了什么,知道的人更是少之又少。那时候的海上安全指数比现在低了不是一点点,而是上千倍,甚至上万倍。虽然当时船泊已经有着些许发展了,可征服海上天气,还是难上加难。我们的郑先生,历经海上重重困难,打开了世界海外市场,这一路的艰辛又有多少人知道呢。害怕吗?说不害怕是假的,可在害怕前是祖国的经济与政治,这些都是郑和坚持下去的理由。可以想象得到,在海风呼啸的海上前行、海浪漂浮的船上站立,是多么困难的事啊。但是郑和没有打退堂鼓,而是迎难而上,把可怕的大海征服了。如果没有他,我们的海外贸易,是不是得落后好几千年呢?
我感谢祖国的发展,感谢祖国给了我们这个新时代。可在享受新时代给我们带来舒适的同时,我更多的希望我们不要让这些记忆逝去。
正如我们的回忆一样,我们的回忆里有很多的东西都值得去期待,也有很多东西是需要我们去放弃的。放弃与期待很难,可我们终究得在这两者中做选择。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是一个三岁孩子都懂的事儿,我们这样一个成年人更加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应该是恍恍惚惚的过这一生。
依旧。走出大山,我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