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那位作者来说,最终能呈现电影镜头一般的画面,他至少经历了以下三个步骤:
1.在自己脑海中形成画面
2.描述画面
3.检视画面感
先说第一步,在自己脑海中形成画面。
你想,作者自己脑海里缺乏画面,又怎么可能通过笔端的文字写出形象生动的画面呢?
说到这里,你或许就明白了,为啥你小时候写不出你没有经历过的事。
其实,就是脑海里没有那件事的画面和形象,你瞎编乱造拼凑出来的文章,最终无法逃过老师的法眼。
那么,如何在脑海形成画面呢?
这就得靠想象能力了。你也许听过有一种想象叫还原性想象。
什么意思?
假设你观看了2022BJ冬奥会四人雪车的比赛项目,你的脑海会留下这样的记忆碎片:
(1)穿着紧身衣的四名雪车运动员
(2)四名雪车运动员合力推着雪车,达到一定速度时,侧身跃入雪车
(3)弯弯曲曲的雪车赛道上,雪车飞驰而过
(4)现场解说员说:“哎呀!可惜,雪车刮蹭边栏,速度减了,影响排名
……
你会发现,这些记忆碎片,如果没有整理,很可能是散点状的,杂乱无章的,是模糊的。
对,这时你可以称之为印象。
还原想象,就是将这些散点状的、杂乱的,甚至模糊的印象整理、组合成比较完整的、有序的、清晰的画面,越接近真实状态越好。
再说第二步,描述画面。
以上述四人雪车比赛为例,你需要思考:
(1)以怎样的顺序组织画面?
(2)哪个是重点?需要多花笔墨描写。
(3)组成画面的,除了视觉的,还有什么?
再三考虑,你或许会这样描述四人赛车的比赛画面: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四人雪车比赛。”画外音响起。四名穿着绯红色紧身运动服,戴着雪车安全帽的运动员,扶着雪车,蹲在起点。终于,健壮的两条腿快速飞奔。雪车如同风雪中听闻枪响的野猪,疯狂地向前跑起来。还没看清楚跳车顺序,四人均已侧身跃入雪车。弯弯曲曲的赛道上,一个弯接着一个弯,雪车飞驰而过。“哎呀!可惜,雪车刮蹭边栏,速度减了……“
读者看到这段话,能不能唤醒他们脑海中类似的四人雪车比赛的画面呢?
还需要检验一下。
读一读,如果缺乏画面感,那就动笔改。
另外,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如果能请人看一看,“您说,我这段话画面感强不强?”那就再好不过了。
旁人觉得视觉冲击力少了点,你就需要补充视觉方面的描写;如果现场环境或者氛围不够,那就得增加环境的描摹。
当然,究竟如何修改,最终还得听令于你的写作主题。他人的意见只是参考,并非决定因素。
这三个步骤,对于熟能生巧的作者来说,有时候或许只是一瞬间完成的事。
对于初学者,恐怕要勤加练习,逐步掌握。
同理,如果你需要将一句话写得极具画面感,也可以参照这个步骤。
假设现在你想表达“要想成功就要行动”这个意思,可用一句话描述:
整天窝在家里吃吃喝喝,成功会砸到你吗?就算成功会掉下来,那也是先到马路上的人先被砸中。
你看,这就把成功需要行动的意思,通过画面传达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