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章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中国哲学”一名并非古已有之,皆是后人从古人思想中抽丝剥茧,以西方哲学的一般研究模式来对其分析归类。但普遍认为,中国哲学的内涵是古已有之,而且其精髓在于先秦时期。当时的哲学思想以儒道墨法为盛,名家思想亦有其有趣之处。
随着世代更替流转,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占据主流地位的剩下儒道思想。大体在汉代,佛教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水乳交融,萌生中国的佛教哲学,从而与儒、道并立为中国三大哲学流派。随着历史发展,儒释道思想不断冲突又不断融合,因而我认为其后所谓儒释道各流派衍生的大量哲学思想,并不纯粹是一家的一脉相承。独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最核心的“天人合一”思想,儒释道便不约而同地作出了自己的解释。虽历代庙堂之上,多推崇儒家思想。后代文人多以儒学,或者说再以后的人,以宋明理学来研究“天人合一”,总结起来,推崇以“人”为核心的“天人合一”。而庄子的“天人合一”则把“天”置于核心。
那么,且来看看庄子是如何阐释自己的“天人合一”的。庄子在《齐物论》中谈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句话被许许多多研究庄子的学者、各路大师做过不同的翻译和理解。其中南怀瑾在他的《庄子讲记》中解释道,“天地是与我同存的,万物是与我同一的”。也就是说把天地、万物和我从性质上分离开来——我并不是天地的一部分,也不是万物的一部分,而天地、万物也不属于我。我与天地、万物同属于一种不知名的东西的一个部分,至于这种东西究竟为何物,大概是“道”吧。庄子的前辈(或者更多的人定义为老师)老子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普遍地说,庄子与老子在思想上并无差异,只是一般认为老子表达思想重逻辑,而庄子却更像个浪漫的诗人、散文家、预言家(照我看来更像那个楚狂接舆)。他也同老子一样论“道”,虽然成文下来洋洋洒洒,不如老子简洁,但本质上也是老子的“道”。因此他说的天地、万物、人,究其根源就是“道”所生。而“天人合一”的“一”,根据“道生一”的法则倒退一步,“一”也是“道”所生。那么,与其说“天人合一”,不如说是“天人合道”。
“天人合道”一词似乎把“天”和“人”的位置摆正了,但又回到了“道”的概念问题上。道是何物,能够囊括天地、万物和人呢?又该如何做到“天人合道”呢?用现代的语言,或许可以把“道”称之为“自然”吧。现代科学似乎总是喜欢将人与自然划分开来,似乎人从拥有社会性的那一刻开始就脱离了自然,站在了与自然对立的一面,甚至把人摆在了比自然更高的地位上。
但庄子《齐物论》一篇的篇名就已经告诉我们,世间万物包括人,都是一体的。因为“齐物论”一名包含“齐物”、“齐论”两大方面。其中,“齐物”认为,天地万物包括人,虽然看似千差万别,但归根结底都是齐为一体,也就是“合一”的,“合道”的。既然“天”、“人”生而同宗,固成一体,人又哪里需要去做到“天人合道”呢?庄子云:“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作为人,“无适焉,因是已”,地位无需摆正,思想才是需要摆正的——顺应自然,顺应与生俱来的“天人合一”。
虽然,人人都说庄子“出世”,倒不如说他“入世”。“入世”并非身入尘世,而是庄子的“精”“气”“神”已然入了这个世界的根本,到达了与自然合一的境界。后世,王夫之以儒解道,将儒道合一,在其《庄子解》中“解”得倒好——“天,人也,人即天也;天,物也,物即天也”。天人相通,万物同根,生命同源。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世人多对老、死,心存恐惧。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人对物我分别对待,才会无休止的追求外物,以至于深陷欲念之中不能自拔。如果一个人可以将自己和宇宙万物融为一体,就可以超越时间的界限,摆脱对外物的依赖,体验无穷无尽的天地。那时,他既不会贪生怕死,也不会将时间耗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他不会有恐惧,也不会有烦恼,逍遥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