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簌扑簌的风总算是停了,一片绿色清幽的山峦伫立着,青绿的嫩芽从枝桠迸发,春天的迹象逐渐蔓延开来,春的气息占据了整个兰阳村。
不同于冬天时冰冷如骨无法舒展手脚,而且冬天里纯属前期工作开展,很多工作都看不到实际成效。一到春天,虽然依然是春寒料峭,但冬天播下的种子,在春天很快就有了收成。
刘威在村委办公室忙里忙外的,一个早上跟个陀螺似的转个不停。
最近这几个月,除了上级给的党建任务以外,还真让他们顺利拉来了几笔投资款,不但把道路硬化的难题解决了,对于村里公共卫生的公厕建立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
明明都卓有成效了,龚毅还是停不下来,一个劲的想要拉更多的投资,还打算把兰阳村打造成什么网红旅游景点。
他从小在兰阳村长大,什么犄角旮旯都窜过,龚毅说的网红旅游景点,他真心是不看好,毕竟大山里最具特色的也不过是侗族的建筑和服饰以及少数民族自带的文化,但跟其他地区天然的独特旅游资源相比,他们的确逊色得很。
但看着龚毅信心满满的样子,刘威也不好打击他,毕竟他来了这里快一年了,跟当时来的时候的年轻张扬不同,整个人都成熟稳重许多,但脸上的沧桑和鬓边的白发都昭示着他这些日月的操劳辛苦。
忙忙叨叨一个上午又过去了,刘威想起通道县有个通道转兵纪念馆今天似乎要举行一个参观日活动,就忙不迭推了推龚毅。
正在文件堆里扎了一上午的龚毅瞬间思绪被打断,疑惑的看着刘威说话。
“赶紧收拾一下,带你去通道纪念馆转转。”
刘威着急忙慌的收拾起桌面,抄起摩托车钥匙一边催着龚毅。
“那是什么地方,去那干嘛?我还有两份投资项目书没写完呢。”
龚毅头也没抬,继续埋在文书里头,眯缝着眼睛看着电脑。
“通道那边有个纪念馆,我听着说今天那边有党建活动,就想跟你去学习学习,赶紧的,去去去。”
龚毅被刘威拉扯着,只好放下资料半推半就的跟着过去。
伴随着摩托车“突突突”的声音,一路驶到了通道县的纪念馆。
龚毅一下车,便被这个土砖结构样貌纪念馆所吸引,进去里头也不大,一眼能望到头,走了几步,却被眼前一对皮箩所吸引。
“刘主任,这是什么?”龚毅看着刘威,刘威看了一眼,这么多年都熟悉的故事就涌上心头了,便跟龚毅娓娓道来。
“这是个非常经典的故事,这叫一担皮箩。1934年冬天的一个黄昏,流源村12岁的杨昌彬和父亲悄悄地收留了一名右腿受重伤的红军战士。这名战士叫邱显达,22岁,江西瑞金人,在湘江战役中负伤。为了不被国民党官兵发现,父子俩每天偷偷上山采药,给邱显达治伤。在养伤的日子里,邱显达给昌彬讲打土豪分田地的故事,讲共产党带领穷人闹革命的故事。从此,昌彬就记住了红军,记住了共产党。两月后,伤愈的邱显达握住昌彬父子的手深情地说:“谢谢你们的救命之恩。我是一名红军战士,一名共产党员,我的伤好了,过几天就要去追赶部队了。我没有什么报答你们的,我原来是一个篾匠,就织一担皮箩给你们做个纪念吧。”于是,他上山砍来楠竹,精心织好了一担皮箩送予昌彬父子。邱显达离别时。他给昌彬父子连磕了三个响头,哽咽着说:“等革命胜利了,我一定回来看你们”。八十五年过去了,杨昌彬他一直珍藏着这担皮箩。每当看到皮箩,往事就涌上心头,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流。他常说:“留住皮箩,就留住了红军精神,留住了侗乡人民对红军的热爱,对共产党的拥护。”
龚毅认真的听完后,一拍大腿说:“有了,兰阳村有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