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秦国历史,列国人才,在本国不得志,只要西游入秦,便有了建功立业的大舞台。他们出将入相,大展胸中韬略,一生过得丰富多彩,也为秦国的发展贡献了各自的力量。秦国就是在他们的努力下,以一西方边陲小国,逐渐成长壮大,几百年后,平灭列国,一统天下。商鞅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位。】
商鞅本名公孙鞅,因为是卫国人,又叫卫鞅,在秦国发达之后,受封商於之地,史称商鞅(为简略,就以商鞅称呼吧)。
对于胸怀王霸之策的商鞅来说,卫国太小了,不足以一展所长。所以他就来到了魏国,魏相公叔座一见之下,认为是大才,收归门下。凡有事情咨询商鞅,所说没有不中的。
公叔座还没有来得及向魏惠王举荐商鞅,自己就病倒了。魏惠王前来探视,问道:“万一相国病不好,这国家大事,我再去问谁呢?”
公叔座极力推荐商鞅,说:“此人虽年少,但乃绝世大才,足可任用,可举国而听之。”
魏惠王对商鞅没有什么观感,觉得公叔座病糊涂了,因此,就没有当回事。公叔座察颜观色,知道魏惠王的心思。又说:“如果您不想任用他,那一定要把他杀了,不能让他跑到其它国家,那样势必成为魏国的大患。”魏惠王说好。
魏惠王走了之后,公叔座叫来商鞅,说:“我做事先公后私。刚才我向大王推荐你,他不肯用。我又建议,不用则杀了你。所以,你现在赶紧逃命去吧。”
商鞅谢了公叔座的推荐之德,说:“大王既然不会因为你一句话就用我,肯定也不会因为你的另一句话而杀我。放心好了,没事的。”
魏惠王回去之后,对身边的人说:“公叔座病太重了,净说糊涂话。区区一个卫鞅,算的了什么呢!”果然对商鞅置之不理。
公叔座去世之后,商鞅在魏国无所事事。正好这个时候,秦国秦孝公张贴招贤公告,欢迎各国贤才来秦国工作,高官、高薪,高福利。卫鞅于是西行至秦。
商鞅与秦孝公的宠臣景监很有交情,他到了秦国,就住在景监家里,并请他向秦孝公推荐自己。朋友的这个忙,景监一定帮,很快就给约好了时间。
秦孝公见了商鞅,说:“你有什么样的教诲可以告诉我呢?”
商鞅从三皇五帝的治国方略开始说起,滔滔不绝地讲了两三个小时。对面的秦孝公,听着听着,觉得很是无趣,时不时地点瞌睡。最后说:“你的这一套,太过高邈了,我学不来。”
商鞅出去之后,秦孝公骂景监,说:“你推荐的是个什么人啊,说得云里雾里,不着边际。”景监回家了抱怨商鞅。商鞅笑着说:“没事没事,你再帮我约约,这次我换一个聊天背景!”
五天之后,商鞅又见到了秦孝公。这次,商鞅讲的内容和上一次完全不同,说的是贤王的治国方略。秦孝公这次到是没有点瞌睡,偶尔还插几句话。但是也是不怎么感兴趣。
景监难免又是几句怨言,说:“两次了,大王都不怎么喜欢听,你说怎么办?”
商鞅大笑道:“没事没事。我知道大王想要什么了。你再帮我一次。”
“最后一次啦!”
“好,最后一次。”商鞅大笑不已。
五天之后,卫鞅第三次见到了秦孝公。秦孝公问:“先生这次又准备说些什么给我听呢?”
商鞅说:“这次,我要讲的是强国之策、霸王之道。”
“何为霸王之道?”
“霸王之道就是……”
这次,商鞅只讲了一小会,就告辞走了。秦孝公听得意犹未尽,对景监说:“不错不错。这个卫鞅有点意思。你给我再约约他。”
景监回家对商鞅说:“这次大王很高兴,要约你明天再见。说说你这三次会见,有什么玄机。”
商鞅说:“第一次,我说的是帝王之道,是三皇五帝的功业,见效慢,要几百年才能大见成效,可谓九利一弊。第二次,我讲的是王者之道,是圣王的功业,也要一二百年,可谓七利三弊。这一次,我讲的是霸王之道,只需要十几年就可大见成效,可谓利弊参半。大王等不及,只喜欢霸王之道。”
第二天一早,秦孝公与商鞅见了面,说:“昨天讲的霸王之道,我很是感兴趣,希望先生详细给我说说。”商鞅说:“好啊。”
这一次,秦孝公和卫鞅相谈甚欢,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不觉间就到中午饭时间了。秦孝公也不让商鞅走,把饭菜摆上来,边吃边谈。一直到深夜,犹然神采奕奕,不觉疲倦。君臣二人连续谈了三天三夜。
几天以后,秦孝公召集秦国高层,隆重推出商鞅并对即将进行的变法展开辩论。商鞅在这个辩论会上,详细论证了变法的必须和对国家利益,与反对的贵族们进行了激烈的论辩。最后,在秦孝公的绝对的毫无保留的支持下,商鞅取得了胜利。
秦孝公当庭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负责变法,王以下,皆听其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