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若论实际的权势,黄歇在楚国的地位,是其他三位公子不能比的。
因为楚考烈王对春申君的信任,超过了一般君王对臣下的信任,而是带有强烈的情感依托。
楚王在秦国为质的十年,生活上当然不会受到亏待,可是精神上,却是异常孤单。周遭都是秦人,说话的声音与楚国相差甚远,不用说生活习俗等等了。而楚王质子的身份,又令他根本上就开心不起来,时时有种被监押看管,身不由己的感觉。
在这种情境下,能有黄歇陪伴在身边,悉心照顾,朝夕相处,十年下来,这份情谊端的是非同小可。黄歇年长,楚王是将他当作父亲一样看待。等到后来,为了回国争位,黄歇不惜身陷死地也要助力楚王归国,更是证明了黄歇的忠诚。
最重要的是,黄歇对楚王,是发自内心的忠诚和爱护。不用说有二心了,就是现在,楚王需要他去死,他也是眉头都不皱,只要自己的死能够给楚王带来好处。
因此,君臣二人,事实上是共有楚国。楚考烈王在位二十多年,春申君的地位就稳如磐石二十多年。这等境遇,比起来,齐孟尝君被逼流亡,与齐湣王反目成仇,导致齐国的一次大劫难;魏信陵君被魏王猜忌,自陷酒色,郁郁而终;赵平原君一直就只是个方面之臣,从没有执掌大权。春申君比他们,不知强了多少倍。
黄歇自己胸中韬略也不让于人,治国谋政也是一把好手。有楚王的支持,他在楚国大展身手,改革开放,整顿内政,楚国经济社会渐有起色,逐渐国富民强起来。对外,他不轻易开启战端。
不主动打仗,不意味着不能打仗。
春申君打的第一战,就是救赵。春申君执掌大权后没有几年,秦军兵围HD,平原君前来与楚国结盟,求取救兵。按照春申君的意思,这个盟不能结,保持与秦国的关系是符合楚国当下利益的。不过,平原君与楚王在结盟会谈时,他的门客毛遂突然持剑挟持楚王,用话语挤兑楚王,楚王无奈之下,答应结盟,随后派出十万大军去救援赵国。
统领这支救兵的,正是春申君。因为感恩秦昭王的厚遇,春申君非常不愿意与秦军交战,只是楚王的命令也不能不听。他带着楚军行进到HD附近,便驻军观望。正好,前来救援的魏军,也采取了同样的观望态度。
正常情况下,赵国可能就被秦军给灭掉了。楚军完全可以趁火打劫,可以与秦国一起合谋,夺取分割赵国的土地。不料,魏国信陵君居然窃取魏王虎符,夺取魏军的指挥权,和赵军内外夹攻,打了一个胜仗。
这打乱了春申君的如意算盘,但也不算太差,毕竟他是领兵来救赵的,现在,赵国得救,秦军退兵。楚既没有得罪秦王,又兵不血刃取得这么大的一个胜利,总体上来讲,算是圆满完成,立了大功。
但是,十万大军出来,刀兵分毫未动,再这么回去,说起来总是感觉别扭。春申君一琢磨,干脆,顺路打一仗好了。
他这一琢磨,鲁国倒大霉。楚军十万兵,凶神恶煞一样杀向鲁国。鲁国现在国力衰弱,能打仗的军队都没有多少,面对楚军来袭,象征性地抵抗了一阵子,最后举国投降。中原古老的鲁国,就这样被灭掉了。
鲁国与楚国接壤,土地全部并入楚国。这下,春申君风光得不得了,这是开疆拓土的大功啊。而且,楚国最近几十年,一直是被其他诸侯国压着打,这次打鲁国,取得如此巨大的胜利,整个楚国都沸腾了。
楚王和春申君的声望扶摇直上,达到了顶点。客观上,夺取鲁国,也为楚国带来了相当庞大的财富,于楚国国力的增强,大有裨益。一时间,楚国初露中兴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