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被困沙漠
沈绾妤这厢猜着宋知珩真正的用意,那边的两个人依依不舍之意快要溢出来。
苏念宜抱着陆清羽的腰。
“将军,如果我没有怀孕,肯定就随您一同去了……”
陆清羽搂着苏念宜的肩膀将人搂进怀里。
“你放心,没事的,我征战这么多年,肯定不会让自己出了问题,等我们的孩子出生,我一定能赶回来。”
苏念宜擦擦眼泪,又将头埋进了陆清羽怀里。
“将军,自从我嫁给你以来,还是第一次要与你分开这么久,实在是……实在是有些舍不得。”
沈绾妤背挺得很直,拧着眉站在旁边,陷入沉思。
苏念宜这会儿倒是没来找她麻烦。
她可能也知道,陆清羽走之后就没有人那么向着她,这会儿安稳了不少。
沈绾妤十分满意。
饶是陆清羽与苏念宜再念念不舍,战机是不等人的,容不得一丝延误。
旁边的副将瞅了眼日头,上前来轻声道:“将军,该出发了。”
陆清羽又摸了摸苏念宜的头:“放心吧,我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他这时候才想起了沈绾妤,转头拧着眉。
“你不要欺负念宜,我不在府中的日子,将念宜照顾好些。”
沈绾妤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又不能翻白眼,假装用手帕抚了抚眼角,擦了擦根本不存在的眼泪。
“将军放心吧。”
陆清羽这才又依依不舍地摸了摸苏念宜的脸,下定决心转头走了。
骑着马的一行人消失在巷口。
他们一走,沈绾妤立马回了头,一边朝着府里走一边嚷嚷。
“今晚多做点好吃的,红烧狮子头,炖猪蹄,什么山珍海味都给我端上来!”
“我要庆祝庆祝!”
苏念宜还站在原地看着一行人消失的方向。
沈绾妤才不管她,开开心心地回了自己的小院。
陆清羽走了,再也没有人动不动过来找麻烦,苏念宜也安分了很多。
沈绾妤一开心,每顿饭都吃的多了。
早上梅花为她梳妆的时候,沈绾妤看着镜子捏了捏自己的脸:“我怎么觉得我这半个月过来胖了不少?”
梅花一边给她梳头,一边念叨道:“哪里胖了?我倒是觉得,夫人这样子才好看呢。”
“夫人以前有些太瘦了,总是觉着很憔悴,如今倒是好多了。”
沈绾妤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就你嘴甜。”
梅花嘿嘿笑了两声。
已经半个月了啊。
从这里到边关要十日,快马加鞭也要五日。
那陆清羽已经在那边打了十天的仗了。
陆清羽这个人别的不说,带兵打仗还是可以的,只是,前线这么久了还没有传回什么消息,不应该啊。
难道是发生什么不好的事了?
沈绾妤没想到,自己一语成谶。
当晚,前线战报传来。
陆清羽轻信了错误情报,如今被困在沙漠里……
那片沙漠,沈绾妤倒是了解。
真巧。
沈绾妤看着战报上的地名,勾唇。
雁城,上一世,自己就是被流放到那个地方。
那个沙漠的情况极为诡谲,人一旦误入禁区,再想出来,如若没有熟悉路线的人指引,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战报通过信鸽传过来,要一天时间。
也就是说,陆清羽已经在沙漠中困了一天。
沈绾妤是知道他的,他带兵出去打仗,一般只会让士兵们带三天的口粮。
沙漠里没有水。
沈绾妤闭了闭眼睛。
自己上一世在雁城待了很久。
雁城的沙漠里有一种毒蝎,虽然剧毒,但是若是抓住了,便能卖很多钱。
上一世那种食不果腹的情况下,沈绾妤只能跟着大队伍,去沙漠里抓毒蝎赚钱。
一来二去,对那片沙漠倒是了解很多。
要不要去那里看一下……
沈绾妤皱着眉,轻轻敲着桌子。
平心而论,陆清羽对她做的那些事,就靠着她并不想过去。
但是,陆清羽带兵打仗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况且陆老夫人对自己也很好。
沈绾妤揉着眉头。
她知道,自己已经有答案了。
只是,她一个女子,就算孤身一人过去,现在特殊情况,也根本进不了雁城。
正是战时,雁城又是要塞,守城的人不会轻易让她进入。
但是要去沙漠,就必须经过雁城。
看来,还是要找人带自己过去。
沈绾妤想了许久,脑中缓缓浮现一个人影。
是了,现在只有他能够帮自己。
几乎没有犹豫,沈绾妤当即起身,拿起纸笔写了一封拜帖。
“将这封拜帖送去璟王府。”
她将东西交给梅花。
梅花见她表情严肃,没有多问,立马点了点头。
“顺便帮我套一辆马车,去珍馐楼。”
陆清羽已经在沙漠中困了一日,自己赶过去日夜不休,最快也要五日。
若不快些,恐怕会赶不上。
沈绾妤深深吸了口气。
最好今晚就可以出发。
三天的口粮省吃俭用一些,说不定可以撑七八日,就怕他们找不到水源。
宋知珩一收到拜帖,就明白了沈绾妤想做什么。
不知为何,他的心底里生起一股微妙的不悦来。
他沉吟了一会儿,压下那股不悦。
“白昼,去珍馐楼。”
宋知珩到的时候,沈绾妤已经在了,桌上已经上了满满一桌菜,还都冒着热气。
“不知陆夫人找我何事?”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沈绾妤总觉得宋知珩的声音有些紧绷。
她没时间想那么多,只躬身:“王爷,希望您能带我一起去雁城。”
宋知珩顿了一下。
“雁城?”
“怎么,你也知道陆清羽被困沙漠的消息了?”
“对。”
“臣妇……曾经去过那里,对沙漠的情况还算熟悉,如果能过去,说不定可以帮上忙。”
“你知不知道,陆清羽有投诚太子的打算?”
沈绾妤明白他的意思。
她躬身。
“臣妇知道。”
“你是个聪明人,知道这一层,自然也知道,我绝对不会去帮我的政敌。”
“王爷,您不是在帮您的政敌,是在帮您自己。”
她的声音掷地有声。
“若是能将他救回来,臣妇愿意将所有的功劳都给您。”
“到时候,王爷的事迹在边关将人人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