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到长安之后,一开始都是暂住我兄弟家里,他也够义气,直接将我举荐给了渊哥。
那倒也不是我第一次见渊哥,按我兄弟的说法,我俩在石碑前见过小青年的渊哥呀。只是过去小半个世纪,我的记忆完全模糊了。
在宽阔无比的朝堂之上,我只抬头瞟了一眼,便行礼低着头看地了,远远地也没看清楚,只觉得是一个身形强壮,面色微微有点发黑的中年人。
一通君臣之礼之后,我兄弟向那渊哥介绍了我,大致就是说我一辈子在太常寺任职,相关工作都很熟悉。
渊哥听完之后,忽然问道:“卿甚少举荐人来,此人为何得卿青眼有加啊?”
我兄弟沉默了一下,拱手道:“臣幼年孤身,得江氏照顾有加,方能学文习字,今日才有微微建树,时逢乱世,江氏子孙几经离散,唯这位与臣共患难,如今亦是年过花甲,便想为他在长安求得一隅养老之所罢了。”
我听着还挺感动,不过心中也有小小的遗憾。他刚与渊哥这番话,让我觉得是看在我爹养育他的面儿上,看在我跟了他这么多年不容易的份儿上,安置了一下我。他这死脑筋一辈子都没变,这是在向皇帝举荐我耶,就不能替我说两句好话夸夸我的业务能力么。
“如此,便还去太常寺吧,资历也够了,我看少卿也当得,你们议议,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上头渊哥说道。
我回过神来,忙伏地跪谢。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又回到年轻时候的办公室,然后从工位调到一间小的独立办公区里,往来的小年轻即使觉得你是个草包,也会尊你是个领导,这不就是大多数公务员的职业生涯的终点吗?
我心满意足地与他一起走出朝堂,忽然又有宫里內侍追出来说圣上有事找,让我那兄弟又回去了,我便在大殿外背着手等他,等了挺久的,心想这还真是红人儿了,没事儿就与国家元首单聊这么久。
我兄弟再出来时,面色有些严肃,我问他什么事,他苦笑一下告诉我“一堆事情”,唯一还有一点意思的工作是,渊哥让他牵头想想“铸钱”之事。
我一听,觉得格局还真是不一样,当时唐朝的版图还在从各草头王手上抢夺中,天下其实还乱着呢,但是这渊哥已经在思考稳定物价民生之事宜了,而且只有稳定下来的正统朝廷才会铸币,这渊哥还真有这一统天下的气派。
以往隋朝时用的钱币是“五铢钱”,就是圆币方口上印着“五铢”两个字的篆书。隋末天下乱了以后,这个铸造钱的也是有点乱了,质量很次,后来就几乎不能流通了。我们逃难的时候也多准备银元、金子这种硬通货,再不拿这种钱币。
我与我兄弟都觉得这个工作还真是挺有意思的,又有几个人有机会给一个国家设计流通的钱币呢?
渊哥提的要求就是,“与以往不同,体现我大唐气象。”
看,甲方的要求就是这么俏皮与天真。
我俩回家就讨论这个钱币如何“与以往不同”。他查阅典籍,找出了之前的刀币、三孔布等古币的样式,又研究了从秦朝以来的圆孔圜钱与方孔圜钱,这种研究的气氛与我们年轻时在太常寺里简直如出一辙。两个人仿佛又回到了那加班的日日夜夜。
后来我们达成共识,钱的形状,方孔圆形是不能变的,因为这是目前最方便携带的钱币。可以单独携带不易磨损,也可以通过中心的方孔将钱串起来携带。从秦朝开始便有了这样的形制。几百年来人都拿惯了的,而且铸造也是比较方便省力的。
那么我们就只能在钱币上的文字做文章了。以往的钱币一般是在钱币的左右两边写上两个字,比如我们隋朝的“五铢”钱,之前的朝代还有写“四铢”、“六铢的,这属于“价值党”,还有一种是写年号帝号的,比如“永光”、“景和”这种“名号党”,基本上就是分这个阵营吧。
因为要做到甲方“符合大唐气象”的要求,那么“价值党”就要让位,写的字得是与这盛世有关的。
所以要写点什么呢。
我第一反应就想到写“武德”年号,然后加上五铢,这样不就都价值名号都占了,可是我那兄弟却连连摇头,说我这与往日全无不同,如何体现“新气象”。
我与他狡辩说以往正经一统天下的朝廷都是两个字,现在是四个字,这不就是“创新”吗?
他就说,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从两个字变成四个字了,因为这个钱币是圆形的,会造成阅读的问题,拿到的人可能会不知道应该顺时针读还是逆时针读。
我说这根本不是问题,他自己都试试就知道怎么读能读通了,你管的也忒宽了。
我俩争论了一晚上也没有结果,我也知道自己才华不够,可能想不出什么高级的、划时代的词汇,心想反正这又不是我的工作指标,便回屋睡觉了。
后来这几天,我这兄弟又发挥了他爱钻研的特长,其实也就是现在说的“工匠精神”。把自己关在书房研究中几日不出。但是这也是他这个人的毛病,就是太钻,废寝忘食这个词绝对贴切。
于是当时他那个新娶的小妾徐氏就跟我叨叨快七十的人了要真一口气没上来死在里面可怎么办,她不敢劝,让我劝。不过这徐氏还是个挺有趣的女人,以后有时间说她。
我便推门进屋,发现他人坐在那里,已经面朝下趴在桌上了,又给我吓一大跳,我们那时候能活六十多岁的可不多,这年纪基本就是在死亡线上晃悠了,我忙跑过去看看他是不是出事儿了,不过好在很快就听到他均匀的鼾声。
我忙让那小妾找仆人把他抬回房里休息。这时,我发现他书案上放着一张正方形的宣纸,上面画着一个方孔圆形钱币的样子,四边分别写着“开”、“通”、“元”、“宝”几个字。
我凑过去看,发现这几个字写得清隽秀丽,笔划像是隶书,但是整体这个字是上下两个是正方形的,左右两个稍微有点长方形,拉长的感觉。不是很隶,但是你要说它是楷书吧,却又不尽然。似乎是一种精心设计过,专门配合这圆形的钱币的字体。
说实话,我当时才疏学浅没觉得这几个字有多么深刻,只是知道我兄弟写出了他觉得满意的字,所以安心睡去了。
第二日,我兄弟便去向渊哥这个甲方提交设计方案,排的日程是晚上,我没事儿便端着盘子托着这个纸一起进宫汇报。
我那兄弟才高八斗说话文绉绉的我怕你们听不懂,在这里大致翻译一下他汇报给渊哥的内容。
首先,这几个字应该跳着念,念完上下念右左,“开元通宝”。
“开元”一词古已有之,你们也懂的“开创新纪元”嘛,这的确特别贴合渊哥的想象中的自己国度的地位,他连连点头。
“通宝”一词却是我这兄弟自己创造的,钱币是流通货,所以是“通”,钱币是一种有价值的东西,所以是“宝”,“流通的钱币”,就是“通宝”喽。听起来也是顺口又吉利。前朝没有过的词,我们创出来,这就叫“创新”。
渊哥继续点头。
其次,如果你拿到这个钱币你不知道怎么念,你念成“开通元宝”或者“开宝元通”,其实意义也通,还有那么一点道教的意味在。因为在道教中会经常用到这四个单字,“开”表示“开悟”,元就是“洪元”,这是道教文化中创世纪的第一世纪,“通”便是“得道”,“宝”也可以说是“获得真知”。因此,合在一起就是“在洪元中开悟得道获得真知”。
李唐王朝就是信奉道教的王朝,渊哥他们这一支不是一直标榜是老子李耳的后代嘛。
所以用道教文化包装,绝对是符合甲方的要求和预期的,而且这样也成功解决了阅读顺序的问题,等于上下左右你怎么读都OK,寓意还甚好,比那“开元通宝”还拔高了一层。
渊哥听他说到这里热烈鼓掌,狂点赞。
我听到这里也是觉得我这兄弟的确是下了狠功夫研究,才能出这样的无懈可击的优秀成果,看来这做事钻研深了就是不一样。
后来我还问了我兄弟,为什么这个字体不用他擅长的楷书,他说自己写的楷书的笔画有粗细变化,他专门去铸钱处考察过,如果太细不是很好铸就,出来效果也不好,这个字体是他反复研究比对设计出来的,比较适合流通,用上个几十年字迹形状也不会改变。
唐代的这个“开元通宝”币,的确对后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我兄弟创造的这“通宝”二字,后来几乎成为了官方铸造钱币的标准名称,以后的货币,基本上都叫“某某通宝”了。只是他这项“创造”后世鲜有人知道。
因为你们现代大部分人还是把他当做一个“书法家”来看待,只是觉得这“开元通宝”四个字是他写的罢了。
渊哥点赞完他的这项工作,便问他其他几件事情做得如何了,我听来大致都是与别人商讨、斡旋政令之事,还牵扯多方利益,听着都难搞得很。
我兄弟这几天一头扎在这个钱币的事情之上,其他事情根本想都没有想,只得如实汇报,说回去再想想。渊哥面露不快的神色,却也没再说什么。